-
公开(公告)号:CN11196674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773504.2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对象的基础数据;向对象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对象确认指示;若接收到对象确定信息,获取待处理对象的补充数据、结果贡献数据、原始数据和证明数据;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对基础数据、补充数据、结果贡献数据、原始数据和证明数据进行标签化处理,得到第一数据集合和第二数据集合;由于该方法中可公开的数据可以发送至对公众公开的云平台且可公开的数据可以对联盟链用户做精准推送,保密的数据可以存储在区块链中,因此,在推动成果产业化的同时可以保障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6702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0773522.0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交互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设备、联盟链网络和云平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分析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用于获取待处理对象的基础数据,补充数据、结果贡献数据、原始数据和证明数据;以及按照第一规则对基础数据、补充数据、结果贡献数据、原始数据和证明数据进行标签化处理,得到第一数据集合和第二数据集合,由于该方法中可公开的数据可以发送至对公众公开的云平台且可公开的数据可以对联盟链用户做精准推送,保密的数据可以存储在区块链中,因此,在推动成果产业化的同时可以保障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机密性,数据处理设备对可公开数据实施统计和数据分析,为数据交互系统的全方位应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96702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73522.0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交互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设备、联盟链网络和云平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分析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用于获取待处理对象的基础数据,补充数据、结果贡献数据、原始数据和证明数据;以及按照第一规则对基础数据、补充数据、结果贡献数据、原始数据和证明数据进行标签化处理,得到第一数据集合和第二数据集合,由于该方法中可公开的数据可以发送至对公众公开的云平台且可公开的数据可以对联盟链用户做精准推送,保密的数据可以存储在区块链中,因此,在推动成果产业化的同时可以保障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机密性,数据处理设备对可公开数据实施统计和数据分析,为数据交互系统的全方位应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351309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280813.9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IPC: H04L29/08
Abstract: 一种网络节点间计算任务卸载平衡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包括:在终端节点周围的Ntotal个雾节点获取自身的处理性能数据;终端节点根据雾节点的处理性能数据,以预设逻辑计算得出所有Ntotal个备选雾节点的调度优先级信息;终端节点根据雾节点优先级信息,从Ntotal个雾节点选取N个雾节点作为终端节点计算任务的卸载目标节点;终端节点根据预设任务量计算逻辑计算任务分配信息,根据任务分配信息将计算任务划分为N+1个子任务,分别发送到被选取的N个雾节点和终端节点进行计算;雾节点根据计算过程中的实时性能信息更新自身的处理性能数据并发至终端节点。本发明解决了雾节点计算卸载不均、无法兼顾计算任务的延迟以及雾节点间能耗的公平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306351082S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30482822.4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带文献信息录入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屏幕面板。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科研论文及著作信息登记。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屏幕中的图形用户界面。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5.图形用户界面的用途:用于科研论文及著作信息登记。
主视图为文献信息录入列表,在主视图点击“是”按键,进入变化状态图1;在变化状态图1填写完成点击“保存”后,点击“下一页”进入变化状态图2;在变化状态图2填写完成点击“保存”后,点击“下一页”进入变化状态图3;在变化状态图3点击“数据上传”进入变化状态图4;在变化状态图4上传完成点击“保存”后,点击“提交”返回变化状态图3;在变化状态图3上传完成点击“保存”后,点击“提交”进入变化状态图5;在变化状态图5点击“导出”进入变化状态图6;在变化状态图6点击“返回首页”可返回主视图界面。
6.本外观设计产品应用的最终产品包括: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