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4911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107863.0
申请日:2010-0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割集的无线带状传感网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图论中点割集的思路分布式求解无线带状传感网中的点割集,再通过点割集中节点的剩余生存时间估计无线带状传感网的局部网络的寿命,最后通过信令交互预测出无线带状传感网的全网网络的寿命。与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本发明的预测方法为分布式计算方法,灵活性高且扩展性好,能更准确、实时地预测局部和全网的网络生存时间,有利于展开带状传感器网络的性能分析和实施二次布设。
-
公开(公告)号:CN101383736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810201237.0
申请日:2008-10-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区域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布设的优化方法。包括:首先对包含障碍区和热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范围进行网格化,根据节点检测模型和对各不同类型区域的覆盖要求,建立待优化的目标函数,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来求解最佳的节点布设位置集合,并结合布设问题的特点设计了最好-最坏变异和弹性势能变异两种变异算子,以加快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最后,利用匈牙利算法得到节点初始布设位置集合与优化布设位置集合的最佳一一映射关系,使节点移动到优化布设位置所消耗的总能量最少。通过本发明,可以高效地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布设优化所面临的高维优化问题,从目标检测功能的角度来提高监测区域的覆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110713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45602.9
申请日:2007-09-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下的信息融合系统性能测试床系统,能提供高保真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融合系统性能测试,其由目标仿真模块、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模块、信息融合模块、性能评估模块、人机接口模块五个模块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模块提供高保真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并在传感器节点和汇聚节点挂载信息融合模块,实现信息融合系统的测试。信息融合系统在线运行结束后,性能评估模块根据性能评价体系,定量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经人机接口模块显示各项评价指标,如此能够实现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信息融合算法的性能测试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0589369C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710037539.4
申请日:2007-0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短波OFDM移动多媒体传感器网络TDMA多用户传输的方法,传输系统工作频率300~400MHz,信道带宽8MHz,设有N个基站以及M个用户端,各基站通过专用光纤与指控中心连接,通过GPS进行时统。在每个基站无线信道时域里的一个定期重复的帧结构被分为M+1个时隙,第1~M个时隙分别一一对应用户端1~M向基站上传数据,第M+1个时隙N个基站依次向M个用户端同时下传数据。用户端向基站的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大于750kbps/路,基站向用户端的下行数据传输速率大于30kbps/用户。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使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传输效果佳,并且具备多路图像同时传输,以及城市环境下的具有相当的绕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188489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037539.4
申请日:2007-0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短波OFDM移动多媒体传感器网络TDMA多用户传输的方法,传输系统工作频率300~400MHz,信道带宽8MHz,设有N个基站以及M个用户端,各基站通过专用光纤与指控中心连接,通过GPS进行时统。在每个基站无线信道时域里的一个定期重复的帧结构被分为M+1个时隙,第1~M个时隙分别一一对应用户端1~M向基站上传数据,第M+1个时隙N个基站依次向M个用户端同时下传数据。用户端向基站的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大于750kbps/路,基站向用户端的下行数据传输速率大于30kbps/用户。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使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传输效果佳,并且具备多路图像同时传输,以及城市环境下的具有相当的绕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170486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610117606.9
申请日:2006-10-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三层体系构架,底层为随机布设末梢感知微传感器网络,能快速自动组成分簇、网状、树型等灵活的网络拓扑,完成信息感知、单节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多节点协同处理与融合等功能;中层为中程无线MESH传感器网络,由固定和移动节点组成,可与底层通信,完成层间协同处理与融合、高速数据传输等功能;顶层为光纤等其它接入网络,提供更大的冗余机制和通信负载平衡能力。可缓解四大受限,用于军事侦察、环境监控、公共安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136937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710047099.0
申请日:2007-10-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协同信息处理方法,先在各节点端建立势场模型及激活概率更新模型,然后各节点端根据各自当前睡眠/激活概率确定当前自身状态,所有被激活的各节点端检测目标,具有智能体的宿主节点端根据智能体所携带的信息处理算法信息对自身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形成中间结果同时将自身信息发送,而收到宿主节点端发送的信息且检测到目标的各节点端分别根据势场模型计算各自对智能体移动路径决策的作用势,并将相关信息发送,宿主节点端根据接收到的各对智能体移动路径决策的作用势确定智能体下一跳应移动至的节点端,同时各被激活的节点端根据激活概率更新模型及接收到的信息更新自身的睡眠/激活概率,如此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协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149117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010107863.0
申请日:2010-0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割集的无线带状传感网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图论中点割集的思路分布式求解无线带状传感网中的点割集,再通过点割集中节点的剩余生存时间估计无线带状传感网的局部网络的寿命,最后通过信令交互预测出无线带状传感网的全网网络的寿命。与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本发明的预测方法为分布式计算方法,灵活性高且扩展性好,能更准确、实时地预测局部和全网的网络生存时间,有利于展开带状传感器网络的性能分析和实施二次布设。
-
公开(公告)号:CN101795501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910198056.1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传感器网络物理信号协同压缩感知系统及感知方法,该系统包括物理信号感知节点、物理信号重构节点、时间同步节点;各物理信号感知节点用以对物理信号进行采样,对所获采样信号向量进行随机映射得到随机映射值,同时对采样信号进行统计量计算得到统计值,将随机映射值及统计量发送至一物理信号重构节点;物理信号重构节点用以收集来自所述物理信号感知节点的随机映射值及统计量值,完成随机映射值矩阵归一化,并基于压缩感知重建算法实现物理信号重构。本发明可减少每个节点的数据通信量,提高了整个无线传感网络的寿命。同时,能在强衰落信道环境、局部节点失效及高数据丢包率情况下实现物理信号的重构及有效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01350828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810042393.7
申请日:2008-09-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扩散气体源协同定位系统及方法,其中,气体源检测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方式自动组网。网络中的气象传感器节点提供风速和温度等环境相关信息;时间同步节点提供时间同步信息;气体源检测传感器节点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周期性采集节点位置气体浓度的测量数据;报警的气体源检测传感器节点根据自身局部数据、气象传感器的气象数据和气体源扩散数学模型,计算出气体源位置的初始估计,生成携带气体源位置估计值和优选测量数据的移动代理模块,并选择性迁移至邻居节点;邻居节点综合自身传感器数据和来自移动代理模块的信息重新估计气体源位置,以得到气体源位置的最优估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