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386442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1108903.1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速带发电装置,装置包括压电发电装置和储能装置。压电发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压电发电单元。压电发电单元包括减速带、压力扩增器、压电材料和内部带凹槽的箱体。减速带、压力扩增器和压电材料自上而下依次放置在箱体中。压电材料通过连接线路与储能装置相连。压电发电装置包括依次相连形成带状道路减速带的若干个压电发电单元。若干个压电发电单元的压电材料通过连接线路呈并联和/或串联连接。装置还包括升压电路板,升压电路板设置在储能装置与压电材料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发电质量可靠性高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734804U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721476361.9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除汞和二噁英的低温等离子体集成净化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反应器和纳米陶瓷吸附装置。预热器中的烟气经进气口进入等离子体反应器,利用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含氧自由基将原子态汞(Hg0)氧化生成气态氧化汞(Hg2+),同时利用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高能电子轰击二噁英分子,使其裂解生成无毒或毒性较低的小分子物质,等离子体反应器出口和引风机相连,连接处设置检测口和压力监控点,在引风机作用下,烟气进入纳米陶瓷吸附装置,经等离子体反应器处理后产生的气态氧化汞(Hg2+)和一些小分子物质被吸附在纳米陶瓷蜂窝板上,最后烟气经出气口直接排出。本实用新型净化装置可以将飞灰中的汞和二噁英在水泥窑前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效率高,能耗低,而且结构简单,适用性强,运行费用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187462U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21362351.8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联合动力波的工业废气净化装置,是一种涉及多污染物联合控制的装置。包括等离子体处理部分:进气口、导流板、等离子处理单元、电源系统;动力波技术吸收部分:循环泵、动力波洗涤塔、喷嘴、反应液贮槽、液沫分离器等。冶炼工业废气经过除尘预处理后,经等离子体净化器进风口布风板进入,等离子净化器出口和风机相连接,连接处设置检测口和压力监控点;风机直接与动力波洗涤塔进气口相连接,动力波装置出气口设置液沫分离器,然后废气经排气筒直接排出。本实用新型联合净化系统中可同时进行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去除效率高,能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212492249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563847.8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净化系统,属于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领域。该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净化系统包括:用于对VOCs废气进行除尘和除油的预处理过滤装置;吸附转轮,包括用于对经过预处理过滤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进行吸附浓缩的筒式沸石分子筛模块;对来自吸附转轮的经吸附浓缩的挥发性有机物废气进行燃烧脱除处理的催化燃烧反应器。该吸附转轮包括壳体、废气进气口和出气口,在该壳体中设置有彼此连通的陶瓷换热器和转轮装置,该陶瓷换热器与该废气进气口连通,该转轮装置与该出气口连通,该转轮装置包括多个立柱,该多个立柱中的相邻的立柱之间设置有用于吸附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至少一层分子筛模块。(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316203U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21499318.3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选择性VOCs净化系统,包括气体检测调控装置、分子筛转轮吸附装置、蓄热燃烧装置、热量回收装置和高能离子反应装置。高能离子反应装置包括若干个高能离子反应单元。气体检测调控装置包括VOCs浓度传感器和控制阀,气体经VOCs浓度传感器检测后,通过控制阀分为两路管路。高浓度有机气体直接进入蓄热燃烧装置燃烧,或者经过分子筛转轮吸附装置进一步浓缩VOCs后再进入蓄热燃烧装置燃烧。燃烧烟气通过热量回收装置回收热量后进入高能离子反应装置进一步净化烟气。低浓度有机气体或分子筛吸附后的微污染气体进入高能离子反应装置净化。本实用新型具有全工况处理VOCs气体污染物、操作便捷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