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及其混磨法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691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98800.4

    申请日:2017-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C09K5/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石蜡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包含石蜡和赤泥,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石蜡:赤泥=(0.4~0.55):(0.45~0.6)。同时还公开了混磨法制备该材料的技术方案。通过热重和差热分析测试,表征所制备的相变储能材料的热稳定性。本发明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大批量用于工业化生产。将本发明相变储能材料用作建筑物的保温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室内外热量传递幅度,降低室内温度波动,在保持人体适宜温度范围内,减少建筑供暖或空调的使用,实现了建筑节能。

    用于地下硫酸盐侵蚀环境的约束管灌注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0924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0287633.3

    申请日:2018-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硫酸盐侵蚀环境的约束管灌注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材料制造领域。该约束管采用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按照离心工艺预制成型,现场施工时人工成孔,放入抗侵蚀约束管,然后按设计要求向管内安置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经养护硬化后制得。本发明利用抗硫酸盐侵蚀的约束管将内部灌注的混凝土与外界侵蚀环境隔绝开,保证了内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及各项力学性能参数,从而满足在地下硫酸盐侵蚀性环境条件下对桩体结构耐久性能的要求。本发明桩体成型品质高,结构组合合理,材料力学性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桩体承载能力高。

    用于地下硫酸盐侵蚀环境的约束管灌注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0924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87633.3

    申请日:2018-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硫酸盐侵蚀环境的约束管灌注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材料制造领域。该约束管采用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按照离心工艺预制成型,现场施工时人工成孔,放入抗侵蚀约束管,然后按设计要求向管内安置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经养护硬化后制得。本发明利用抗硫酸盐侵蚀的约束管将内部灌注的混凝土与外界侵蚀环境隔绝开,保证了内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及各项力学性能参数,从而满足在地下硫酸盐侵蚀性环境条件下对桩体结构耐久性能的要求。本发明桩体成型品质高,结构组合合理,材料力学性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桩体承载能力高。

    一种大掺量工业废渣硅酸盐水泥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579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07379.5

    申请日:2016-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45 C04B7/26

    Abstract: 一种大掺量工业废渣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属于硅酸盐水泥的制备方法。在保证水泥强度等级不降低的基础上,以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等量替代水泥熟料,同时达到水泥的其它性能指标均满足国家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各项标准,从而达到降低水泥生产成本的目的。按照本制备方法,经一定处理后的工业废渣可以以70%-80%的质量比等量替代水泥熟料,生产PC52.5,PC42.5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每吨水泥成本可节省30%以上。利用该方法生产的水泥各龄期强度等同或高于原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并具有水化热低,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增进率大,能耗低,变废为宝,所配制的混凝土抗化学侵蚀能力强等各项优点。

    一种石膏基石蜡/硅藻土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362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47635.3

    申请日:2016-0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063

    Abstract: 一种石膏基石蜡/硅藻土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一种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分别将硅藻土和石蜡按以下比例称取20g;分别为:1#材料为硅藻土:石蜡=0.6:0.4、2#材料为硅藻土:石蜡=0.55:0.45、3#材料为硅藻土:石蜡=0.5:0.5、4#材料为硅藻土:石蜡=0.45:0.55;将硅藻土和石蜡混合后研磨2小时,最后呈粉末状态即可;将研磨2小时的混合材料倒入模具中,在80℃热风循环烘箱中烘干4小时;将烘干后的材料从模具中取出,再研磨2小时,使石蜡与硅藻土充分融合,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粒径均匀;按照10%、20%和30%的掺量加入石膏中,制备成石膏基石蜡/硅藻土相变储能材料。该材料结构致密,粒径均匀,使用寿命延长,用作建筑物保温材料调节室内温度,可以大大节约能源。

    适用于地下硫酸盐侵蚀环境的预应力管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98913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810288172.1

    申请日:2018-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硫酸盐侵蚀环境的预应力管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材料制造领域。所述预应力管桩的管体为双层管体,管体外层为纤维增强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保护层,内层为钢筋混凝土管层,管体内部填充硬化的泡沫混凝土。保护层将内部承载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层与外界侵蚀环境隔绝开。并在施工现场待其沉桩后,向管径内注满泡沫混凝土,从而避免地下水的渗入对管体内壁造成直接破坏,从而增加桩体在地下硫酸盐侵蚀环境中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施工工艺简便,可工业化高效生产,管体成型品质高,经久耐用,能够满足各类地下硫酸盐侵蚀环境中对桩体耐久性能的要求。

    一种可视化表征水泥基材料水分空间分布和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333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410804020.4

    申请日:2014-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视化表征水泥基材料水分空间分布和含量的方法:取一成型好并养护一定龄期的水泥基材料,干燥得到试样;用石蜡密封试样除浸水面外的所有端面和侧面;将试样放入平底容器中,浸水面用小垫块支撑;将平底容器置于X‑CT成像装置台上,往平底容器中注入高出试样浸水面一定距离的水进行毛细吸水实验,同时开启X‑CT成像装置,对水分侵入试样进行X‑CT成像;对X‑CT图像进行灰度分析,得到试样毛细吸水深度的变化;利用毛细吸水深度和时间,得到毛细吸水深度系数;利用毛细吸水深度系数和试样孔隙率,得到试样毛细吸水质量的变化。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够定量表征水分侵入深度的演变,还能够准确预测毛细吸水质量的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