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2679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003464.2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485 , H01M10/054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维纳米线状钛酸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一维纳米线状钛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含有钛的过氧络合物分散液;S2、往所述含有钛的过氧络合物分散液中缓慢加入钠化合物形成溶液;S3、常温常压条件下,往所述溶液中添加醇获得一维纳米线状前驱物沉淀;S4、将所述一维纳米线状前驱物沉淀分离干燥后,经低温加热反应获得一维纳米线状钛酸钠产物。该方法工艺简单,工艺参数易控制,易于大规模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02594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58602.4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7 , E21B43/263 , C09K8/66 , C09K8/68 , C09K8/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密油气储层二次压裂的方法和应用,重点应用于页岩气、页岩油储层二次压裂领域。方法包括:在初次水力压裂的基础上分级注入微纳米尺寸的含能爆破材料颗粒,将其输送至初级裂缝壁面上,利用脉冲电流引爆的方式,实现二次压裂。该方法能够形成沟通基质孔隙的密集缝网,缝网将大大增加基质孔隙孔壁暴露面积,增大油气脱附、运移通道总体排出面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可选用的含能材料种类丰富,通过物理、化学的手段进行材料调控与材料复合,根据不同的储层岩性、物性等特征设计二次压裂方案;采用的含能爆破材料可与高强度的微小尺寸支撑剂复合,一次性实现压裂剂与支撑剂的注入,为进一步提高页岩气、页岩油产量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815231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120095.0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酪根生油能力的微观评价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烃源岩中选定的干酪根部分加工成干酪根纳米薄片;步骤二、对所述干酪根纳米薄片进行有机溶剂处理,以将其中的可溶性的有机质及干酪根生油阶段的中间产物洗出;同时,分别对有机溶剂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干酪根纳米薄片进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成像,得到初始成像组图像和处理后成像组图像;步骤三、对所述初始成像组图像和处理后成像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干酪根含油性的定量信息。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以深入到纳米尺度,评价烃源岩有机质生排烃能力;实现微米级有机质定点提取、有机质溶烃能力评价、干酪根内部微结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079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10436148.4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质裂解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聚焦激光器进行光路校准以及强度测试,获取具有指定光强的聚焦激光束;对有机质样品进行预处理,得到扫描电镜样品;选取所述扫描电镜样品上的有机质区域;利用所述聚焦激光束对所述有机质区域进行裂解,并对所述有机质区域进行实时成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质裂解的方法及装置,基于扫描电镜和聚焦激光器,能够原位观察有机质的裂解过程。该方法是真正观察裂解过程中有机质结构与形态随时间变化的原位分析方法,可以用于不同类型有机质的区分,以及不同有机质生油能力评价等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653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651802.8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4 , G01N1/286 , G01N1/32 , G01N21/21 , G01N21/64 , G01N23/00 , G01N23/2251 , G01N2001/28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盐储层样品的制备及评价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含盐储层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无水介质切割机将储层样品切割为试样,试样具有平整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将试样的第一表面粘结在导电基底上;将试样的第二表面进行清洁抛光处理;在清洁抛光处理后的试样的第二表面上设置导电层;将导电层与导电基底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含盐储层样品的制备方法,由于在制备样品的整个过程中储层样品都没有与水接触,从而避免了水对含盐样品中物质组成的破坏,确保了储层样品中盐类信息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含盐储层孔隙评价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58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90258.0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2202 , G01N2223/6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扫描电镜中的散油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含油的储层样品,并从所述储层样品中切割得到待散油的样品块;将所述样品块置于由吸油材料制成的吸油罩中;将相互粘合的吸油罩和底板置于扫描电镜的样品仓内,并持续抽离所述样品仓内的空气;当所述扫描电镜的样品仓内的气压在预设时长内保持不变时,将所述样品仓内的气压恢复至标准大气气压;将相互粘合的所述吸油罩和所述底板从所述样品仓内取出,并从所述吸油罩中取出散油后的样品块;将散油后的样品块置于所述扫描电镜的样品仓内进行观察。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扫描电镜中的散油方法及装置,能够避免对扫描电镜镜筒及样品仓造成不可修复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4193382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407887.6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页岩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无机质颗粒,加入表面活性剂,分散均匀,再加入稳定剂混合均匀,得到胶体悬浊液;步骤二,将胶体悬浊液离心,取沉淀;步骤三,将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和步骤二所得的沉淀混合,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液;步骤四,将混合液低温固化,然后取出至于真空环境中升华去除溶剂,得到多孔材料;步骤五,将多孔材料置于胶体溶液中,后陈化进行凝胶化,取出,煅烧,得到仿页岩结构材料。本发明通过定向冻融法能够制备得到仿页岩结构的多孔材料,能够通过所得的仿页岩结构的多孔材料模拟页岩油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为页岩油所处环境及其浸润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阐述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07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36148.4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质裂解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聚焦激光器进行光路校准以及强度测试,获取具有指定光强的聚焦激光束;对有机质样品进行预处理,得到扫描电镜样品;选取所述扫描电镜样品上的有机质区域;利用所述聚焦激光束对所述有机质区域进行裂解,并对所述有机质区域进行实时成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质裂解的方法及装置,基于扫描电镜和聚焦激光器,能够原位观察有机质的裂解过程。该方法是真正观察裂解过程中有机质结构与形态随时间变化的原位分析方法,可以用于不同类型有机质的区分,以及不同有机质生油能力评价等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4237267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515478.8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密储层纳米孔隙中残余油的电镜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电镜样品;对所述电镜样品进行处理,得到显露微纳米孔隙的平整截面;在所述显露微纳米孔隙的平整截面上获得无荷电现象的背散射图像;其中,所述无荷电现象的背散射图像显示微纳米孔隙、原生有机质分布;在同一成像位置,获取残余油荷电的背散射图像;其中,所述残余油荷电的背散射图像显示微纳米孔隙、原生有机质分布;分别对所述无荷电现象的背散射图像和所述残余油荷电的背散射图像进行孔隙提取,得到残余油在三维孔隙空间中的分布,实现致密储层纳米孔隙中残余油的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913316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811001853.1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23/08 , C01G23/053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多孔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钛源分散于含有氢氧化锂的双氧水水溶液中,搅拌形成透明溶液A;将透明溶液A进行加热反应获得纳米线状结构前驱物B;将纳米线状结构前驱物B分离后,经低温退火处理获得纳米线状结构前驱物C;将纳米线状结构前驱物C分散于酸溶液中进行氢离子交换,得到纳米线状结构前驱物D;将纳米线状结构前驱物D经高温退火处理获得多孔纳米线状结构二氧化钛产物E,即二氧化钛多孔纳米线。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多孔纳米线。该二氧化钛纳米线具有多孔结构,可大大增加纳米线结构的比表面积,提升材料在电池电极、催化、光催化、传感、太阳能电池、亲疏水、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