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性能预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65986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280285.X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性能预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换热器换热性能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换热器的流动单元并根据所述换热器的结构参数构建所述流动单元的物理模型;根据所述物理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构建油气水三相流相间传递机制耦合模型;根据所述油气水三相流相间传递机制耦合模型构建油气水三相流流动与传热的全耦合群体平衡模型;对所述全耦合群体平衡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模型计算结果并根据所述模型计算结果确定努塞尔数和范宁摩擦因子;根据所述努塞尔数和所述范宁摩擦因子确定综合换热因子;所述综合换热因子用于评价所述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本发明能够提高换热器性能的预测精度。

    一种管道带压在线不停输快速抢修封堵装置以及封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73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71936.7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带压在线不停输快速抢修封堵装置,包括用于封堵管道外壁的套筒夹具;所述套筒夹具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地拼接形成一用于封堵管道泄漏处的密封壳体;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密封壳体的注胶孔。本申请中为降低成本并且提高目前现有各类燃气管道夹具的安全性,将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丙烯等材料应用到管道夹具上,并通过浇注、压缩成型、CNC加工、3D打印等方法来提高套筒夹具的表面质量,相较于传统夹具,非全金属套筒夹具可避免安装过程中由于金属碰撞产生的火花带来的燃爆风险,夹具其中一侧采用铰链连接,提高自由度,方便拆卸安装。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EGS地热系统发电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3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81695.7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EGS地热系统发电量方法,包括:获取主控因素,并根据所述主控因素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第一地热系统样本集;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采集目标地区中所述主控因素对应的数值,得到采集信号;对所述采集信号进行滤波,并根据滤波后的数据构建第二地热系统样本集;对所述第一地热系统样本集和所述第二地热系统样本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训练数据集;将所述训练数据集输入至CNN‑LSTM组合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发电量预测模型;将待测数据输入至所述发电量预测模型中,得到累计发电量。本发明能够准确、稳定地预测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EGS地热系统发电量。

    一种全流型的原油换热器流动换热性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420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08100.7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流型的原油换热器流动换热性能预测方法,包括:构建全流型油水两相流预测模型;向全流型油水两相流预测模型输入待测流体的参数,利用油水反相模型判断待测流体的分散相,若待测流体的分散相为水相,则求解基于水滴分布的全耦合群体平衡模型直至结果收敛,得到第一结果并根据第一结果确定待测流体的流型和流动换热相关参数;若待测流体的分散相为油相,则求解基于油滴分布的全耦合群体平衡模型直至结果收敛,得到第二结果并根据第二结果确定待测流体的流型和流动换热相关参数;根据待测流体的流型和流动换热相关参数确定换热器的综合换热因子。本发明解决了无法预测多种流型的流动传热特性的问题。

    一种高热流密度加热表面的透镜式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66674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554443.5

    申请日:2014-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热流密度加热表面的透镜式模拟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部件、平行光发生器、凸透镜、冷却器和遮光板;其中平行光发生器安装在固定部件上,用于发出平行光,该平行光具有低能流密度;沿该平行光发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凸透镜和冷却器,凸透镜能够使具有低能流密度的平行光在冷却器表面形成高热流密度加热表面。本发明的模拟装置获取的高热流密度加热表面具有分布均匀、热流密度大、无接触热阻,发热效率高、升温迅速的优点,而且热流密度和加热区域半径具有可调性,同时可以通过改变遮光板透光孔的形状和尺寸得到不同形状和面积的加热边界区域,能够满足热工测试和物理实验领域的各类高热流密度加热的要求。

    一种用于测量流体截面平均温度的金属泡沫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27892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310526717.5

    申请日:2013-10-31

    Abstract: 一种用于测量流体截面平均温度的金属泡沫混合器,属于热工测试技术的管道温度测量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大管径管道截面上不均匀的速度分布和壁面效应,导致了截面上温度分布不均匀,无法准确测量管道内流体的截面平均温度的问题。本发明的用于测量流体截面平均温度的金属泡沫混合器包括入口管、混合管、金属泡沫、出口管和铂电阻,混合管的一侧开有进口,混合管的另一侧开有出口,金属泡沫烧结于混合管内形成金属多孔骨架,所述入口管焊接在混合管的进口处,所述出口管焊接在混合管的出口处,所述铂电阻插入出口管内。本发明用于测量流体截面平均温度。

    一种部分填充金属泡沫的平板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28406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524696.3

    申请日:2013-10-31

    Abstract: 一种部分填充金属泡沫的平板式换热器,涉及一种平板式换热器。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平板式换热器存在换热性能低,换热通道的压降大的问题。本发明的平板式换热器包括多个金属泡沫片,所述多个金属泡沫片由上至下等间距水平设置在换热器通道内,所述每个金属泡沫片由前段金属泡沫片和后段金属泡沫片组成,前段金属泡沫片和后段金属泡沫片沿换热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前段金属泡沫片的孔隙率为0.65至0.85之间,孔密度为50PPI至150PPI之间,所述后段金属泡沫片的孔隙率为0.85至0.99之间,孔密度为5PPI至150PPI之间。本发明换热性能高,且换热通道的压降小。

    一种火筒式加热炉

    公开(公告)号:CN104374085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54430.8

    申请日:2014-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筒式加热炉,包括壳体、燃烧装置和排烟装置。其中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被加热介质经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空间连续流动,内壳体内填充含有纳米金属颗粒的热媒,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和火筒,排烟装置包括烟囱和烟筒。在内壳体内的热媒中添加纳米金属颗粒使得热媒的导热系数增加,而且当热媒吸收火筒的温度升高时,在纳米金属颗粒的影响作用下热媒分子的扰动作用更加剧烈,进而提高了加热炉的加热效率。

    一种热管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96570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52597.0

    申请日:2014-10-17

    Abstract: 一种热管,包括两端封闭的外管、蒸发端、蒸汽腔、冷凝端和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外管的内壁上铺设有外层金属泡沫、在热管的中心轴处设置有内层金属泡沫。传统热管内有一个占用空间较大的蒸汽腔,本发明利用原本较大的蒸汽腔,在腔内另外增加两层金属泡沫材料,提高腔内金属泡沫的占有率,以增加液体的回流通道,提高液体的流量,从而提高传热的效率。

    一种部分填充金属泡沫的平板式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2840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24696.3

    申请日:2013-10-31

    Abstract: 一种部分填充金属泡沫的平板式换热器,涉及一种平板式换热器。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平板式换热器存在换热性能低,换热通道的压降大的问题。本发明的平板式换热器包括多个金属泡沫片,所述多个金属泡沫片由上至下等间距水平设置在换热器通道内,所述每个金属泡沫片由前段金属泡沫片和后段金属泡沫片组成,前段金属泡沫片和后段金属泡沫片沿换热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前段金属泡沫片的孔隙率为0.65至0.85之间,孔密度为50PPI至150PPI之间,所述后段金属泡沫片的孔隙率为0.85至0.99之间,孔密度为5PPI至150PPI之间。本发明换热性能高,且换热通道的压降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