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75909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210357104.9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谱整形的不同自然主频检波器的一致性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输入;2)、预处理;3)、炮记录编辑:对两种资料选取同物理位置的多炮记录进行保留有效波部分的顶切、底切编辑处理并剔除不正常道和野值;4)、综合频谱分析:分别对编辑处理后的不同自然主频的炮记录进行综合频谱分析;5)、求取谱整形比例因子:根据两个综合频谱以及需要调整的方向分析得到不同频率对应的振幅比例因子;6)、炮记录谱整形:利用求取好的谱整形比例因子对所有需要调整的炮记录进行谱整形,获得与目标炮记录一致的炮记录;7)、输出:将谱整形好的炮记录输出。该发明在改善不同检波器自然主频记录的一致性处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513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177812.X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叠前道集能量均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收集已知复杂构造区的叠后地震数据、叠前CRP道集和标志性地质层位;应用所述叠后地震数据、叠前CRP道集和标志性地质层位计算叠前CRP道集构造能量校正因子;应用叠前CRP道集构造能量校正因子和叠前CRP道集,得到校正后的叠前CRP道集;本申请针对复杂构造、高陡构造地质条件下,叠前CRP道集存在与构造相关的系统性能量差异,在不需要重处理的基础上,给出的一种能够实现叠前道集能量校正的方法,从而提高叠前地震反演的精度,进一步更加准确的反映储层真实的弹性、物性及流体。
-
公开(公告)号:CN11095495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811121545.2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地震数据的空间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特定区域内的第一三维地震数据,该第一三维地震数据包括局部异常数据;对第一三维地震数据和第二三维地震数据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三三维地震数据和第四三维地震数据,该第二三维地震数据为第一三维地震数据去除局部异常数据后得到的数据;根据局部异常数据,得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空间融合因子;根据第三三维地震数据、第四三维地震数据、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空间融合因子,得到第五三维地震数据;对第五三维地震数据进行能量恢复处理,从而完成第一三维地震数据与第二三维地震数据的空间融合。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三维地震数据的成像质量、可解释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88181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811050713.3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流体替换的井中流体因子敏感度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包含初始纵波速度、初始横波速度、初始密度的测井曲线,确定储层位置,建立初始模型;对初始模型进行Gassmann流体替换,获得替换模型,计算替换模型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根据初始纵波速度、初始横波速度、初始密度与替换模型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分别计算初始模型与替换模型的多个流体识别因子;根据流体因子敏感性公式,计算每个流体识别因子对应的敏感性。本发明通过Gassmann流体替换,确定流体识别因子及其敏感性,优选敏感性高的流体识别因子,有助于精确反应储层特征,寻找含油或者含气的储层,为常规油气、煤层气及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0941029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113092.9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地质戴帽的速度建模方法,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该涉及地质戴帽的速度建模方法包括:基于区域地质调查图上的层位和断裂的空间属性,构建地面三维模型;对层位和断裂进行地下三维空间的追踪识别,并形成地面-地下三维模型;获取各套地层的速度范围,所述各套地层包括浅表层;结合所述地面-地下三维模型,逐层外推各套地层的速度,获得浅表层的速度范围;基于所获得的浅表层的速度范围,修正获得的浅表层的速度,以构建速度模型。解决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中浅层速度建模的刻画不够精细的问题,以便满足目前降低页岩气勘探风险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36775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308837.1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28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参数交会图绘制方法,包括准备参数数据;设置交会图上样点的尺寸范围;基于所述参数数据计算每个样点的颜色;基于所述参数数据计算每个样点的大小;基于参数数据,根据计算的颜色和大小绘制交会图。利用本发明的方法绘制交会图,使得多参数交会图在平面上能比三参数交会图多表达一种参数信息,在交会图上拾取某些信息时,能减少拾取误差,使得反投影时不会发生过多的误差。利用此类技术得到的多参数交会图将有助于精确反应储层特征,寻找含油或者含气的储层,为常规油气、煤层气及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5277973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224894.2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的子波分解优化方法,属于地震信号处理领域。本方法包括:(1)建立过完备子波库;(2)计算过完备子波库中所有子波与待分解信号的内积比率;(3)根据优化子波库门槛值来自适应地建立优化子波库;(4)从优化子波库中选择具有最大内积比率的子波;(5)判断该子波的内积比率是否大于有效匹配门槛值,如果大于有效匹配门槛值,则认为此次匹配是有效的,提取该子波,将待分解信号减去该子波得到剩余信号,并将该剩余信号作为下一次迭代的新的待分解信号,然后转入第(6)步;否则,将优化子波库门槛值和有效匹配门槛值分别减小10%,然后返回步骤(2)。
-
公开(公告)号:CN10367590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57104.9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谱整形的不同自然主频检波器的一致性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输入;2)预处理;3)炮记录编辑:对两种资料选取同物理位置的多炮记录进行保留有效波部分的顶切、底切编辑处理并剔除不正常道和野值;4)综合频谱分析:分别对编辑处理后的不同自然主频的炮记录进行综合频谱分析;5)求取谱整形比例因子:根据两个综合频谱以及需要调整的方向分析得到不同频率对应的振幅比例因子;6)炮记录谱整形:利用求取好的谱整形比例因子对所有需要调整的炮记录进行谱整形,获得与目标炮记录一致的炮记录;7)输出:将谱整形好的炮记录输出。该发明在改善不同检波器自然主频记录的一致性处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94102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1811113092.9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地质戴帽的速度建模方法,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该涉及地质戴帽的速度建模方法包括:基于区域地质调查图上的层位和断裂的空间属性,构建地面三维模型;对层位和断裂进行地下三维空间的追踪识别,并形成地面‑地下三维模型;获取各套地层的速度范围,所述各套地层包括浅表层;结合所述地面‑地下三维模型,逐层外推各套地层的速度,获得浅表层的速度范围;基于所获得的浅表层的速度范围,修正获得的浅表层的速度,以构建速度模型。解决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中浅层速度建模的刻画不够精细的问题,以便满足目前降低页岩气勘探风险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54957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1121545.2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地震数据的空间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特定区域内的第一三维地震数据,该第一三维地震数据包括局部异常数据;对第一三维地震数据和第二三维地震数据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三三维地震数据和第四三维地震数据,该第二三维地震数据为第一三维地震数据去除局部异常数据后得到的数据;根据局部异常数据,得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空间融合因子;根据第三三维地震数据、第四三维地震数据、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空间融合因子,得到第五三维地震数据;对第五三维地震数据进行能量恢复处理,从而完成第一三维地震数据与第二三维地震数据的空间融合。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三维地震数据的成像质量、可解释性和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