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54957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1121545.2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地震数据的空间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特定区域内的第一三维地震数据,该第一三维地震数据包括局部异常数据;对第一三维地震数据和第二三维地震数据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三三维地震数据和第四三维地震数据,该第二三维地震数据为第一三维地震数据去除局部异常数据后得到的数据;根据局部异常数据,得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空间融合因子;根据第三三维地震数据、第四三维地震数据、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空间融合因子,得到第五三维地震数据;对第五三维地震数据进行能量恢复处理,从而完成第一三维地震数据与第二三维地震数据的空间融合。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三维地震数据的成像质量、可解释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44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910798065.8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度模型更新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系统,方法包括:确定地质层位;根据地质层位、共成像点道集和深度域偏移剖面,确定多次波发育的深度范围;根据多次波发育的深度范围和深度域偏移剖面,获得深度域层位信息;将深度域层位信息导入共成像点道集中,自动拾取出第一剩余时差和第二剩余时差,针对位于地质层位浅层以下至地质层位深层以上的地层逐层拾取出第三剩余时差;根据各剩余时差建立三维层析方程并进行网格层析反演并将合格的网格层析反演后的速度模型作为更新后的速度模型输出。本发明在多次波发育区域引入层位信息,强制性沿着层位追踪剩余时差,能够提高速度反演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5495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811121545.2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地震数据的空间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特定区域内的第一三维地震数据,该第一三维地震数据包括局部异常数据;对第一三维地震数据和第二三维地震数据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三三维地震数据和第四三维地震数据,该第二三维地震数据为第一三维地震数据去除局部异常数据后得到的数据;根据局部异常数据,得到第一、第二和第三空间融合因子;根据第三三维地震数据、第四三维地震数据、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空间融合因子,得到第五三维地震数据;对第五三维地震数据进行能量恢复处理,从而完成第一三维地震数据与第二三维地震数据的空间融合。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三维地震数据的成像质量、可解释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1558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775751.3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速度模型突变界面的方法、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所述消除速度模型突变界面的方法包括:在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的突变界面周围预设的缓冲距离内创建缓冲区域;按照预设方向构建从缓冲区域的第一边界至第二边界的多条平滑路径;根据每一条平滑路径两端样点的速度值以及预设速度梯度初始值确定每一条平滑路径上各样点的速度平滑值;将每一条平滑路径上各样点的速度平滑值作为各样点的速度值,使得同一条平滑路径上的各样点的速度值依次递增或递减,以消除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的突变界面。本发明消除了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的突变界面从而消除成像假象甚至假断层,提高了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41029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113092.9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地质戴帽的速度建模方法,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该涉及地质戴帽的速度建模方法包括:基于区域地质调查图上的层位和断裂的空间属性,构建地面三维模型;对层位和断裂进行地下三维空间的追踪识别,并形成地面-地下三维模型;获取各套地层的速度范围,所述各套地层包括浅表层;结合所述地面-地下三维模型,逐层外推各套地层的速度,获得浅表层的速度范围;基于所获得的浅表层的速度范围,修正获得的浅表层的速度,以构建速度模型。解决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中浅层速度建模的刻画不够精细的问题,以便满足目前降低页岩气勘探风险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54323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576613.3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能量包络的地震波初至拾取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原始地震资料进行首次初至拾取,获得首次拾取的地震波初至;去除首次拾取的地震波初至中的异常值,并缩小首次拾取的地震波初至的范围,将缩小后的范围作为二次初至拾取时窗;基于原始地震资料计算振幅能量包络的地震道数据;在二次初至拾取时窗内,对振幅能量包络的地震道数据进行二次初至拾取,获得最终的地震波初至。振幅能量包络的地震道数据的抗干扰能力增强,易于进行初至识别,能够提高地震波初至拾取的效率和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68679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254525.2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地震勘探采集记录极性的处理方法,包括:根据检波器采集的波数据确定针对每个数据道的振幅极大值时间;获得对应于所确定的振幅极大值时间的样点幅值;根据所获得的样点幅值确定数据道的极性符号;以及重复上述步骤以得到多个数据道中每个数据道的极性符号,并将所述多个数据道中极性符号所占比例小于预定值的数据道确定为反极性数据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对应于振幅极大值时间的样点幅值来确定数据道的极性符号,并根据多个数据道中极性符号所占比例可以确定数据道的极性。上述方法对数据道的极性检测准确且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093326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410221656.6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勘探资料中波长剩余静校正处理方法,属于地球物理勘探地震资料处理领域。本方法包括:(1)输入构造形态控制的高程静校正数据和叠加速度,然后抽取共检波点道集数据、共炮点道集数据;(2)速度扫描获取线性动校正的速度;(3)优选参与叠加的炮检距范围及叠加;(4)检波点和炮点中波长静校正量提取及应用;(5)多次迭代求取准确的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量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9332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21656.6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勘探资料中波长剩余静校正处理方法,属于地球物理勘探地震资料处理领域。本方法包括:(1)输入构造形态控制的高程静校正数据和叠加速度,然后抽取共检波点道集数据、共炮点道集数据;(2)速度扫描获取线性动校正的速度;(3)优选参与叠加的炮检距范围及叠加;(4)检波点和炮点中波长静校正量提取及应用;(5)多次迭代求取准确的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量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8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1009025.3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V1/5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震模拟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有限差分声波方程对震源子波进行波场延拓,将波场延拓后的所述震源子波作用于三维速度模型;通过观测系统获取所述波场延拓后的震源子波作用于三维速度模型时产生的地震记录;对所述地震记录的数据进行划分得到OVT片,并对OVT片进行编号;选择相同编号的OVT片构成一次观测数据;对所述观测数据进行OVT域真地表真速度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得到偏移成像结果;对偏移成像结果进行分选,一次分选构成一个OVT蜗牛道集;分析所述OVT蜗牛道集的反射信号随方位角的变化规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