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电缆顶封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7454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640872.7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发明为过电缆顶封装置,包括替液机构、锚定密封及内锁机构、解封和过线机构,所述替液机构包括替液阀和堵塞器,所述替液阀由上接头、外工作筒、活塞阀、压帽、凸形密封件、导滑套、弹簧、调节螺母和转换接头有序连接构成;外工作筒上设置有连通孔;导滑套靠近转换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转换接头的内孔连接,另一端与活塞阀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滑套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活塞阀之间;所述堵塞器包括打捞头和密封段;所述密封段外表面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活塞阀的内阀口内部与所述内阀口的内壁接触,形成对活塞阀与密封段的密封。本发明提供的过电缆顶封装置通过设置替液阀完成替液功能,操作简单。

    一种二氧化碳泡沫封窜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013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93370.3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为了解决目前实验装置不能模拟泡沫在地层长时间运动过程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泡沫封窜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注入系统、循环驱替系统、回压系统、加热保温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注入系统用于将二氧化碳、地层水、起泡剂通入循环驱替系统;回压系统用于向循环驱替系统提供压力,以使循环驱替系统达到设定的压力;加热保温系统用于向循环驱替系统提供热量,以使循环驱替系统达到设定的温度;循环驱替系统用于模拟地层条件下泡沫生成及流动过程;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循环驱替系统的实验数据。本申请通过循环驱替模拟二氧化碳泡沫体系在地层长时间运动的过程,从而探索泡沫体系封窜机理。

    一种过电缆顶封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7454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40872.7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发明为过电缆顶封装置,包括替液机构、锚定密封及内锁机构、解封和过线机构,所述替液机构包括替液阀和堵塞器,所述替液阀由上接头、外工作筒、活塞阀、压帽、凸形密封件、导滑套、弹簧、调节螺母和转换接头有序连接构成;外工作筒上设置有连通孔;导滑套靠近转换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转换接头的内孔连接,另一端与活塞阀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滑套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活塞阀之间;所述堵塞器包括打捞头和密封段;所述密封段外表面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活塞阀的内阀口内部与所述内阀口的内壁接触,形成对活塞阀与密封段的密封。本发明提供的过电缆顶封装置通过设置替液阀完成替液功能,操作简单。

    一种井下超临界CO2流量计标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6008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34980.1

    申请日:2018-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超临界CO2流量计标定装置及方法,标定装置采用撬装式结构,一端与泵入系统连接,另一端与注气井口连接;现场标定的方法步骤如下:(a)、接入标定装置;(b)、确定标定管路;(c)、标准流量采集;(d)、井下超临界CO2流量计标定。本标定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标定系统无法模拟井下真实状态、只能室内标定的难题,实现井下智能配气装置中超临界CO2流量计的在线标定校准,并无需考虑超临界CO2收集称重和回收问题,提高了超临界CO2流量计的可靠性,为井下精细分层注气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新型化学吞吐增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2148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087178.4

    申请日:2014-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稠油开采技术领域内一种新型化学吞吐增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向油井的目的地层注入质量浓度为0.1~1.0%的表面活性剂,关井2~8天;然后,向地层中注入层内生气剂,所述层内生气剂包括A剂和B剂,所述A剂为碳酸盐,所述B剂包括无机酸液和催化剂,并且A剂和B剂溶液用量的体积比为2:1;最后,向地层注顶替液将层内生气剂顶替进地层,闷井至井口压力小于2Mpa时结束闷井,开始放喷;所述顶替液为质量浓度为3%~4%的氯化铵或氯化钾溶液。本发明采用化学吞吐与层内生气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化学吞吐过程中地下原油乳化困难,无法解除近井地带的无机堵塞、地层能量较低时反排率低,增产效果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