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6969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144765.3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模化储能参与的电网频率紧急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各储能控制子站的等效状态量;当储能控制主站接收到功率紧急控制指令时,确定所述功率紧急控制指令的类型;基于所述功率紧急控制指令的类型和等效状态量,确定各储能控制子站控制范围内的各储能执行站的功率指令,以基于所述功率指令进行电网频率控制。本发明结合各储能控制子站的等效状态量和功率紧急控制指令的类型进行控制,考虑了各储能设备当前状态可提供的功率紧急支撑能力,实现紧急控制功率在分散布置的储能设备间的协调分配,能够更加充分高效的发挥储能的功率支撑能力;优先利用储能的快速功率响应能力,降低对系统其它频率资源的需求,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6028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898113.3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率约束确定新能源和直流规模的方法,包括:计算初步满足频率稳定性约束的常规机组的最小开机容量,以作为初始的安全开机容量约束,调整新能源并网规模;获取各个规模下的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弃电率,根据消纳要求,将满足最大新能源弃电率的新能源并网规模作为新能源最大开机规模;基于生产模拟的常规机组的最小开机容量,校验电力系统是否满足频率稳定约束;根据暂态频率偏差的最大值、引起暂态频率偏差最大值的故障持续时间、电力系统的惯量和电力系统额定频率,确定电力系统的最大直流外送规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法确定新能源和直流开发规模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7696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104149.X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力系统的弹性能力评估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电力系统的变电站枢纽程度指标;变电站枢纽程度指标包括枢纽程度值大于预设第一阈值的变电站个数;获取待评估电力系统的输电断面裕度指标;输电断面裕度指标包括裕度低于预设第二阈值的输电断面个数;获取待评估电力系统的输电通道密集程度指标;输电通道密集程度指标包括所述待评估电力系统被划分成的网格中输电通道的线路密集程度值大于预设第三阈值的网格个数;基于变电站枢纽程度指标、输电断面裕度指标和\或输电通道密集程度指标,评估待评估电力系统的弹性能力。本申请能够基于多个指标对待评估电力系统的弹性能力进行评估,及时获知待评估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59914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810295690.6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多重故障筛选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电网数据;根据电网数据进行网络分区和故障截断,并统计截断故障阶数;基于网络分区和截断故障阶数对电网故障进行处理获得多重故障。该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采用合理方法将电网分区并统计截断故障阶数,根据分区和截断故障阶数筛选出多重故障,克服了现有技术因为计算能力的限制,计算大规模电网时,现有技术仅能考虑一阶故障和双回线的二阶故障,不能考虑所有线路二阶组合及以上阶数故障的缺点,能实现在大规模电网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76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0614750.0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常规电源开机获取新能源临界占比的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最小开机;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最大开机;根据新能源常规电源最大开机及最小开机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开机的运行域及可行运行域;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常规电源开机的可行运行域,确定新能源临界占比。本发明从整体电源结构的全局视角出发,明确了常规电源开机可行域对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影响,评估了新能源电源接入规模的限制条件,实现对新能源临界占比及整体电源结构可行性的定量评价,实现了新能源与常规电源的协同规划及协调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64467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195092.X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生产模拟运行模型;根据生产模拟运行模型,计算局部区域内因断面阻塞而造成的新能源弃电率;对新能源弃电率进行修正,确定修正后的新能源弃电率;将修正后的新能源弃电率与弃电率考核指标进行对比,当新能源弃电率大于弃电率考核指标时,统计分析各个局部区域的修正后的新能源弃电曲线,利用恒功率法得到储能初始容量;基于新能源弃电时长的累积概率得到储能的最佳配置时长,根据最佳配置时长,通过优化搜索对储能初始容量进行优化配置,确定满足新能源弃电率考核指标时所需配置的储能优化容量,储能优化容量包含优化功率容量和优化能量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165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375723.1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感应电动机贡献短路电流的等效比例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感应电动机的负荷比例上限,并根据负荷比例上限建立含有不同类型感应电动机比例的配电网场景;确定目标区域内馈电线路的平均供电半径;建立配电网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和配电网等效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调整所述配电网等效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中感应电动机贡献短路电流的等效比例,使得短路电流一致,以确定每种配电网场景下的感应电动机贡献短路电流的等效比例;根据每种配电网场景下的不同类型感应电动机比例和感应电动机贡献短路电流的等效比例,确定感应电动机比例等效函数中的折算系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感应电动机贡献短路电流的等效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07884678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19700.5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低端换流器同时换相失败的判断方法和装置,先计算低端换流器对于高端换流器的相互作用因子和高端换流器对于低端换流器的相互作用因子,然后计算低端换流器对于高端换流器的临界相互作用因子和高端换流器对于低端换流器的临界作用因子,最后判断高低端换流器是否同时发生换相失败,实现了高低端换流器同时换相失败的判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了高端换流器和低端换流器在直流输电系统内部相互影响,避免出现高端换流器和低端换流器是否同时发生换相失败的误判断,判断结果相对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3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41822.0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H02J3/3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跟网、构网混合型新能源比例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在新能源全部采用跟网型逆变器时,计算本步全部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计算本步全部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标准差值SCR标准差;若SCR标准差均大于或等于0,则构网型新能源按照本步全部构网型新能源容量P本步=0配置;若SCR标准差存在小于0的情况,则在新能源全部采用构网型逆变器时,计算本步全部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计算全部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标准差值;若全部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标准差值均大于0,则计算全部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偏差最大值以及全部新能源容量步间偏差绝对值最大值,若满足预设判据,则构网型新能源按本步全部构网型新能源容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01128.4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基地经直流外送模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计算新能源基地待送出新能源所需的直流条数;计算新能源基地待接入区域电网的系统惯量裕度;根据直流条数以及区域电网的系统惯量裕度,确定新能源基地经直流送出的配置方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