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0694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44548.X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变电站雷电过电压故障率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计算获得变电站进线段线路在预设时间及预设区域内的落雷次数N;计算在多种雷击情况下的变电站雷电侵入的出现概率;所述雷电侵入是指雷电流幅值大于所述变电站的耐雷电流幅值;所述多种雷击情况包括雷电击中接地线的反击以及雷电击中非接地线的绕击;根据所述落雷次数以及多种雷击情况下变电站雷电侵入的出现概率,计算变电站雷电过电压故障的综合概率。所述方法及系统充分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下多种情况下的雷电侵入的出现概率,能对设计中的特高压变电站的雷电故障率和无雷击安全年进行有效计算,准确评估了特高压变电站的防雷安全性能,提高工程设计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2330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711479380.1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03D8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叶片用电极接闪装置,包括:接闪器、下引导体和屏蔽装置;其中,下引导体设置于风电机组叶片内部,一端与位于叶尖的接闪器相连接,用以将雷电流导入大地;屏蔽装置设置于风电机组叶片的正反两面,其一端与接闪器相连接,用以屏蔽下引导体的表面电场放电效应。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接闪装置,通过在风电机组叶片的正反两面设置屏蔽装置,该屏蔽装置一端与位于叶尖的接闪器相连接,在雷电流靠近风电机组叶片时,整体导电,从而有效屏蔽内部下引导体表面放电,进而有效避免了现有防雷结构因下引导体表面放电带来的接闪器失效而导致叶片遭受雷击的不良后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14313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635541.X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设备外绝缘耐受电压海拔修正的方法,属于高电压绝缘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步骤一,获取计算特高压设备外绝缘耐受电压要求值所需的安全因数ks、配合系数kc、操作冲击电压配合系数ksc和代表性过电压Urp,根据ks、kc、ksc和Urp确定不同类型作用电压的耐受电压Uw,并将Uw做为海拔修正的基准电压;步骤二,根据需要进行外绝缘耐受电压修正的海拔高度,计算海拔修正系数Ka,步骤三,计算所述目标特高压设备的外绝缘耐受电压要求值U1,步骤四,根据U1确定目标特高压设备修正后的外绝缘额定耐受电压。本发明降低了高海拔特高压设备的外绝缘水平、制造难度、成本、运输难度和占地面积等,提高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2330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83466.1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1 , Y02E10/722 , F03D80/30 , F03D1/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覆于风电机组叶片表面的防雷接闪装置,包括:叶尖接闪器、屏蔽装置、下引导体和成对设置的叶中接闪器;其中,叶尖接闪器和各叶中接闪器分别设置在风电机组叶片叶尖和叶中;下引导体一端连接于所述叶中接闪器位于叶片内部靠近叶尖处的末端,另一端延伸至风电机组叶片根部,用以将雷电流导入大地;屏蔽装置设置于风电机组叶片的两个表面,一端与位于叶尖接闪器相连接,另一端与叶中接闪器相连接,用以对雷电流进行接闪并将所述雷电流导入下引导体。本发明通过在风电机组叶片的两个表面形成笼状结构的屏蔽区域,可以避免由于下引导体表面放电带来的风电机组叶片击穿现象,从而保护了风电机组叶片上容易击穿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22330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79380.1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03D8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2 , F03D8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叶片用电极接闪装置,包括:接闪器、下引导体和屏蔽装置;其中,下引导体设置于风电机组叶片内部,一端与位于叶尖的接闪器相连接,用以将雷电流导入大地;屏蔽装置设置于风电机组叶片的正反两面,其一端与接闪器相连接,用以屏蔽下引导体的表面电场放电效应。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接闪装置,通过在风电机组叶片的正反两面设置屏蔽装置,该屏蔽装置一端与位于叶尖的接闪器相连接,在雷电流靠近风电机组叶片时,整体导电,从而有效屏蔽内部下引导体表面放电,进而有效避免了现有防雷结构因下引导体表面放电带来的接闪器失效而导致叶片遭受雷击的不良后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95665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487329.5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03D8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叶片防雷接闪系统,包括:叶尖接闪器、屏蔽装置、下引导体和至少两对叶中接闪器;叶尖接闪器和各叶中接闪器分别设置在风电机组叶片叶尖和叶片表面远离叶尖处;下引导体设置于风电机组叶片内部,一端与叶尖接闪器相连接,另一端与各对叶中接闪相连接,用以将雷电流导入大地;屏蔽装置设置于风电机组叶片的两个表面,一端与叶尖接闪器相连接,另一端与叶中接闪器相连接,用以屏蔽下引导体表面的放电效应。本发明通过在叶片的吸力面和压力面内嵌金属屏蔽装置,能有效屏蔽内部下引导体的表面电场,并降低了下引导体表面放电的可能性,从而有效降低了由于接闪结构失效而导致防雷失败的概率,降低了叶片遭受雷击的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223306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711483466.1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覆于风电机组叶片表面的防雷接闪装置,包括:叶尖接闪器、屏蔽装置、下引导体和成对设置的叶中接闪器;其中,叶尖接闪器和各叶中接闪器分别设置在风电机组叶片叶尖和叶中;下引导体一端连接于所述叶中接闪器位于叶片内部靠近叶尖处的末端,另一端延伸至风电机组叶片根部,用以将雷电流导入大地;屏蔽装置设置于风电机组叶片的两个表面,一端与位于叶尖接闪器相连接,另一端与叶中接闪器相连接,用以对雷电流进行接闪并将所述雷电流导入下引导体。本发明通过在风电机组叶片的两个表面形成笼状结构的屏蔽区域,可以避免由于下引导体表面放电带来的风电机组叶片击穿现象,从而保护了风电机组叶片上容易击穿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6307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75510.3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固原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V10/80 , G06T3/40 , G06Q10/0635 , G06V10/764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卫星遥感的输电线路水土保持风险监测评估方法,包括:基于输电杆塔地址信息,施工地区信息和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得到输电线路的水土保持识别结果;采用文本智能识别方法对环水保规划文本进行识别得到水土保持关键信息;对所述水土保持识别结果和所述水土保持关键信息进行评估得到输电线路水土保持风险及风险概率。本发明对水土保持结果和水土保持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水土保持风险监测评估结果,实现了将现场结果和环水保规划结合起来对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提高了识别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风险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9151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0153205.6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短路电流直流分量的时间常数的理论值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短路电流的交流分量的峰值;对所述短路电流波形的上包络线和下包络线进行拟合,以获取第一直流分量衰减曲线;利用谐波分析方法对所述短路电流波形进行分析,以获取第二直流分量衰减曲线;确定第一直流分量波形和第二直流分量波形,并分别进行指数拟合,以分别获取第一拟合公式和第二拟合公式;根据所述第一拟合公式和第二拟合公式选取较大的时间常数作为时间常数理论值。本发明根据设置的短路电流直流分量曲线拟合的原则,确定短路电流直流分量的时间常数,可避免拟合公式选取的盲目性;通过对计算的时间常数的准确性进行检验,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94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811444548.X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变电站雷电过电压故障率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计算获得变电站进线段线路在预设时间及预设区域内的落雷次数N;计算在多种雷击情况下的变电站雷电侵入的出现概率;所述雷电侵入是指雷电流幅值大于所述变电站的耐雷电流幅值;所述多种雷击情况包括雷电击中接地线的反击以及雷电击中非接地线的绕击;根据所述落雷次数以及多种雷击情况下变电站雷电侵入的出现概率,计算变电站雷电过电压故障的综合概率。所述方法及系统充分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下多种情况下的雷电侵入的出现概率,能对设计中的特高压变电站的雷电故障率和无雷击安全年进行有效计算,准确评估了特高压变电站的防雷安全性能,提高工程设计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