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0941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1007661.7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和系统,包括:采集光伏逆变器的运行数据组成测试样本;将测试样本带入预先构建的多分类器模型得到测试样本对应的样本类型;根据样本类型得到逆变器的故障类型;多分类器模型包括由多个二分类器支持向量机SVM组合构成的多分类器。该方法和系统实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伏逆变器故障诊断;采用优秀的决策流程,决策导向无环图,改善决策路径,提高了诊断准确度;采用先进的算法,MCKD,有效提取故障特征,提高诊断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069186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10415268.6
申请日:2015-07-15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包括步骤1:依据储能变流器的控制策略建立储能变流器模型;步骤2:对储能变流器开展实验室型式试验,得到储能变流器的实际测试数据;步骤3:对储能变流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储能变流器模型的仿真数据;步骤4:对仿真数据和实际测试数据进行区间划分;步骤5:计算各区间内仿真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的试验数据误差,依据试验数据误差和误差阈值对储能变流器模型进行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能够有效评价储能变流器模型的准确性,可用于含储能变流器的新能源发电并网性能评价,满足规模化新能源发电低电压穿越等并网性能评价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291147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0245792.3
申请日:2015-05-14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2827 , G01R31/00 , H02J3/383 , H02J3/385 , H02J2003/388 , H02M7/53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防孤岛保护性能的检测方法,通过在逆变器和并网开关之间串联一个RLC电路,在将RLC负载的谐振频率设置为使其呈现阻性、容性和感性的三个不同的数值且每次将并网开关的基波电流值设置为不同的值后,记录断开并网开关至被测逆变器停止运行的时间值;并对其加权计算得到逆变器的防孤岛保护能力的测试结果及等级评价。本发明提出的检测方法解决了光伏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能力难以精细化评估的难题;全面且客观地反映了逆变器防孤岛保护性能;同时有效避免了部分逆变器针对特性负载设计无法正确反映逆变器防孤岛能力的现象,为现有防孤岛保护性能检测方法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丰富完善了防孤岛保护性能检测领域相关标准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81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1246291.8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储联合发电装置的并网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测试上位机、数据采集模块、模拟电网、电网、并网测量柜、单向直流源、双向直流源、RLC负载和被测光储联合发电装置,并网测量柜将系统中模拟电网、检测装置、模拟直流源整合为一个整体,能够适用于直流侧并联光储一体装置、交流侧并联装置和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检测,提高了光储联合发电装置测试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12714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35261.7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S5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并联失配损失在线测试方法,建立用于串并联光伏组件失配测试的在线测试装置;采集光伏失配测试有效数据;对光伏失配测试有效数据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则计算光伏组件串并联失配损失率;若审核未通过,返回步骤2,重新采集光伏失配测试有效数据;获得光伏组件串并联失配损失率计算结果,待测试周期结束后,拆除在线测试装置,恢复光伏阵列接线正常发电。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实现了被测光伏组件电性能参数和光伏气象数据完全同步,从而避免了传统的串并联失配损失离线测试时,需要将测得的数据统一转换到STC条件下计算串并联损失的转换误差;进而保证了光伏电站的高效且可靠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977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638531.3
申请日:2014-11-06
IPC: H02S5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双峰动态/静态MPP跟踪效率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直流侧光伏阵列可到达的最大功率点和光伏逆变器MPP电压范围;选择光伏阵列,并与光伏逆变器进行匹配;确定光伏组件单峰P?V曲线;设置光伏阵列双峰MPPT测试效率P?V曲线,完成对光伏逆变器双峰动态/静态MPP跟踪效率测试。本发明通过对直流源编辑不同功率和不同遮挡程度下的双峰I?V曲线,测试与评价光伏逆变器跟踪双峰I?V曲线最大功率点的能力,该发明填补了目前对双峰I?V曲线MPP跟踪效率测试与评价方面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670878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611161694.2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
IPC: G06F17/14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电站闪变水平量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辐照度标准采样数据,并对其依次进行小波分解和小波变换逆变换;利用小波变换逆变换后数据分别确定标准采样数据的稳态能量指数和波动指数;根据标准采样数据的稳态能量指数和波动指数划分采样区间,并确定各采样区间的权重值;根据各辐照度采样点对应的长时闪变值及各采样区间的权重值确定光伏电站闪变值;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考虑光伏电站中辐照度波动对闪变测试的影响,获取精确的光伏电站闪变值,从而准确描述光伏逆变器闪变测试工况,建立全面的光伏电站电能质量评估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39962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810380143.8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功率集中无功补偿装置参数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将预先构建的实时仿真模型与大功率集中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进行硬件在环连接,建立参数测试平台;基于所述参数测试平台,获取各种测试工况下大功率集中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的并网电流和并网点电压;整合每种工况下的所述并网电流和并网点电压,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参数值。本发明对大功率集中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开展测试,且其控制算法与装置实际工作时的算法一致,能够全面体现大功率集中无功补偿装置真实的控制性能;满足参数测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39962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10380143.8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功率集中无功补偿装置参数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将预先构建的实时仿真模型与大功率集中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进行硬件在环连接,建立参数测试平台;基于所述参数测试平台,获取各种测试工况下大功率集中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的并网电流和并网点电压;整合每种工况下的所述并网电流和并网点电压,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参数值。本发明对大功率集中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开展测试,且其控制算法与装置实际工作时的算法一致,能够全面体现大功率集中无功补偿装置真实的控制性能;满足参数测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087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410551150.1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逆变器防孤岛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在品质因数和基波电流满足现有标准初始条件情况下,将所述RLC负载谐振频率调整至不同区间,通过所述示波器分别记录所述RLC负载不同谐振频率时所述逆变器防孤岛检测时间。该系统首次引入RLC负载谐振频率作为测试关键量进行逆变器防孤岛检测,在充分考虑现有标准中所规定的品质因数、基波电流大小等因素的基础上,还充分考虑RLC负载谐振频率对防孤岛检测结果的影响,比现有检测更加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