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7051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436113.5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潮流算法的海上风电交流系统稳定性判断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二极管整流单元交流母线无功功率不平衡量来进行潮流迭代。本发明填补了目前基于构网型风机和二极管整流单元的海上风电场稳态潮流计算方面研究的空白,并提出该交流系统稳定性判定方法,能为未来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通用性强,适用于多种拓扑结构的基于构网型风机和二极管整流单元的海上风电交流系统,也适用于海上风电交流系统运行频率为低频、工频或中频的不同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45751.6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变电工程设备材料属性信息数据结构构建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收集设备材料设计数据,抽象为属性表;步骤二:属性名称标准化;步骤三:属性分组,形成标准化属性信息数据结构表;对属性信息表进行分组处理,形成标准属性信息数据结构表;步骤四:建立数据库,存储属性表;建立设备材料数据库,存储各种库类型对应的属性信息数据结构表;步骤五:在BIM实践中赋值属性表并应用;在BIM项目实践中,依托标准属性信息数据结构表,通过各种赋值操作,实现高效设计协同和数据贯通。本发明具有实现数据贯通和高效协同,大幅提升变电工程BIM设计的效率和质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1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137067.0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浩原 , 王江天 , 刘超 , 李文津 , 王刚 , 周国梁 , 曾维雯 , 韩毅博 , 夏泠风 , 王凤云 , 彭越 , 周思远 , 曾涤非 , 陆洲 , 张梓铭 , 梁言桥 , 杨金根
IPC: G06F30/3323 , G06F30/337 , G06F17/18 , H02J3/36 , H02M1/00 , H02M7/219 ,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阀损耗简便计算方法,在获得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主回路参数的基础上,即可进行换流阀损耗计算,无需建立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便于在工程设计初期对换流阀损耗进行初步估算。相较于目前常用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阀损耗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方法,具有计算方法简便、计算过程快速、计算原理易于理解和掌握等优点。本发明忽略结温变化对损耗的影响,采用额定工作温度下的器件参数;忽略实际开关过程中的电流变化,利用开关器件等效参数、电流有效值与平均值和平均开关频率计算开关损耗,并引入了等效器件参数,根据导通时间比例计算等效器件参数,统一了IGBT和二极管器件的交替导通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61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69182.3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工程带电距离自动校验优化算法。它包括选取需要进行带电距离校验的三维模型;根据待校验对象的三维模型属性参数,判断出包罗校验对象的最小长方体,并得到最小长方体的外轮廓坐标范围的最大值、最小值;根据最小长方体之间的最短距离约束,筛选、判断待校验对象是否需要进行精确校验;对所选定的校验范围内的所有待校验对象重复判定,直到所有待校验对象均完成带电距离校验。本发明通过判断最小长方体之间的最短距离约束先进行筛选,缩小需要进行精确校验的对象范围,可大幅提升计算机带电距离自动校验的速度,尤其针对复杂变电工程,该算法可极大缩减带电距离自动校验时长提升设计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17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1137067.0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浩原 , 王江天 , 刘超 , 李文津 , 王刚 , 周国梁 , 曾维雯 , 韩毅博 , 夏泠风 , 王凤云 , 彭越 , 周思远 , 曾涤非 , 陆洲 , 张梓铭 , 梁言桥 , 杨金根
IPC: G06F30/3323 , G06F30/337 , G06F17/18 , H02J3/36 , H02M1/00 , H02M7/219 ,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阀损耗简便计算方法,在获得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主回路参数的基础上,即可进行换流阀损耗计算,无需建立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便于在工程设计初期对换流阀损耗进行初步估算。相较于目前常用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阀损耗电磁暂态仿真计算方法,具有计算方法简便、计算过程快速、计算原理易于理解和掌握等优点。本发明忽略结温变化对损耗的影响,采用额定工作温度下的器件参数;忽略实际开关过程中的电流变化,利用开关器件等效参数、电流有效值与平均值和平均开关频率计算开关损耗,并引入了等效器件参数,根据导通时间比例计算等效器件参数,统一了IGBT和二极管器件的交替导通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83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240843.X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变电工程数字化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工程设备及其支撑结构三维布置设计自动生成方法。使用建模工具创建设备三维模型和支撑结构模型,同时插入设备模型参数化接口信息,在布置设备时根据参数化接口信息,自动调用参数化的支撑结构模型实例并调整支撑结构的参数,完成支撑结构模型的创建;最后根据所插入的土建安装点,将支撑结构与设备进行对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创建设备支撑结构的数字化正向设计方法,节省了电气设计师与结构设计师沟通接口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309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72616.5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工程带电距离自动精确校验算法。通过计算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接地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与对应的最小安全净距进行比较,实现带电距离自动精确校验。本发明通过软件程序完成对带电体三维模型带电距离校验,可有效解决设计中的带电距离问题,极大的提升图纸设计可靠性、节省施工图设计时长,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23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210093457.6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宝平 , 周思远 , 彭越 , 韩毅博 , 王然 , 陈晨 , 周政 , 周欣宇 , 陆洲 , 王文怡 , 王宇琨 , 王凤云 , 李浩源 , 张哲 , 张梓铭 , 张瑞 , 朱璧君 , 丁勇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态安全域法的多TCSC优化配置方法。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等效注入功率法及直流潮流模型,建立单TCSC的等值模型;步骤二:基于步骤一的方法,建立多TCSC的等值模型;步骤三:考虑支路d的输送容量限制以及节点m的有功功率注入约束,建立计及多TCSC影响的有功静态安全域模型;步骤四:定义有功静态安全域广义体积指数,建立计及多TCSC影响的有功静态安全域优化模型;步骤五:采用iPGSA求解上述步骤四中的优化模型,得到TCSC的最优配置。本发明具有在提高电力系统输送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68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67842.8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多端直流换流站直流地线融冰电源引接结构,涉及高压直流换流站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融冰电源正极母线和融冰电源负极母线;融冰电源正极母线分别与第一特高压直流融冰隔离开关和第三特高压直流融冰隔离开关电性连接;第一特高压直流融冰隔离开关与第一特高压直流极线出线跨线电性连接;第三特高压直流融冰隔离开关与第三特高压直流极线出线跨线电性连接;本发明采用±800kV直流融冰隔离开关,将融冰电源母线分别直接同直流极线出线跨线连接,实现多端直流系统两回直流极线出线带电、另两回直流极线出线停电融冰的工况,显著提高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方式的灵活性和可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83348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24757.3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6250A一体化直流金具,包括两个设备线夹、两端分别与两个设备线夹焊连的至少6根连接导线以及连接设备线夹与设备端子的紧固螺栓。所述设备线夹上设有多个与紧固螺栓配合的安装螺孔,连接导线为标称面积在900mm2以上的铝绞线,且分裂间距在220mm以上,所述设备线夹为铝质设备线夹或铝镀银设备线夹。本发明所述6250A一体化直流金具有利于直流设备的紧凑型布置,能够有效限制连接导体电晕放电并避免直流设备接头端子与设备线夹间的发热隐患,较为安全可靠,有助于提高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工程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