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kV双回共杆换位塔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96612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91997.5

    申请日:2013-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00kV双回共杆换位塔,涉及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杆塔,解决了1000kV双回路输电线路换位问题。它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两侧设有线路换位机构,线路换位机构包括上横担、中横担、下横担、第一跳线架、第二跳线架、外侧跳线和上下跳线;上横担上连接有第一耐张串,中横担上连接有第二耐张串,下横担上连接有第三耐张串;第一耐张串前端依次通过第一跳线、外侧跳线、上下跳线及第二跳线与第三耐张串后端连接;第二耐张串前端通过第三跳线与第一耐张串后端连接;第三耐张串前端通过第四跳线与第二耐张串后端连接。本发明具有外部适用性好,工程造价节省,土地资源节约的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一种双回路GIL在隧道内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246288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1278945.4

    申请日:2019-0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双回路GIL在隧道内的布置结构,它包括位于隧道(1)内的两回共六根GIL(3),两回共六根GIL(3)在隧道(1)内呈左右对称布置,每侧所述的隧道(1)侧壁上设置有四个等间距设置的支架(4),两侧所述的支架(4)之间设置有通道(5),每回共三根GIL(3)分别呈上中下垂直布置在一侧所述的隧道(1)上的支架(4)上,位于顶端设置的所述的支架(4)上安装有槽盒(2)。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隧道中敷设安装的GIL案例较少的缺点,具有可以安全、可靠地将双回GIL布置于隧道内,满足了安装、拆卸、维护、检修及抢修等要求的优点。

    大跨越增容改造的导线悬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651851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306725.3

    申请日:2015-05-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跨越增容改造的导线悬垂结构,它包括三个挂点支座;相邻两个挂点支座下端通过联塔挂板连接;联塔挂板下端分别通过高平行挂板与上联板连接;上联板下端与两个绝缘子串上端相连接;绝缘子串下端设置有均压屏蔽环;均压屏蔽环将两个绝缘子串连接在一起;两个绝缘子串下端与下联板相连接;下联板通过U型挂环与四联板相连接;四联板两侧设置有屏蔽环;四联板下端设置有有限握力线夹。有限握力线夹包括三角环形的三角架;三角架两底角处设置有承托辊;承托辊上承托有月牙斗;月牙斗截面呈凹形;月牙斗内设置有预绞丝护线条。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新式的增容导线,降低大跨越增容改造工程的造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海底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三地线防雷保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376347U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20100211.2

    申请日:2015-0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三地线防雷保护结构,包括第一地线挂点、第二地线挂点,第一地线挂点、第二地线挂点设置在输电线路杆塔对称的两侧,输电线路杆塔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第三地线挂点,第三地线挂点在第一地线挂点、第二地线挂点的中间上方,第一地线挂点、第二地线挂点和第三地线挂点上分别设置有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线装置;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线装置包括耳轴挂板,耳轴挂板与相扣的两个U形挂环的上端铰接相连,U形挂环的下端连接有等腰三角形的联板,联板的底角处分别安装固定有绝缘子,绝缘子通过挂环连接有固定地线的悬垂线夹。其设计简单,可改善电缆耐受雷电冲击电压的能力,提高电缆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1000kV双回共杆换位塔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42242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20831613.0

    申请日:2013-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000kV双回共杆换位塔,涉及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杆塔,解决了1000kV双回路输电线路换位问题。它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两侧设有线路换位机构,线路换位机构包括上横担、中横担、下横担、第一跳线架、第二跳线架、外侧跳线和上下跳线;上横担上连接有第一耐张串,中横担上连接有第二耐张串,下横担上连接有第三耐张串;第一耐张串前端依次通过第一跳线、外侧跳线、上下跳线及第二跳线与第三耐张串后端连接;第二耐张串前端通过第三跳线与第一耐张串后端连接;第三耐张串前端通过第四跳线与第二耐张串后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外部适用性好,工程造价节省,土地资源节约的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双联引流线夹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60966Y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20084825.1

    申请日:2007-05-24

    Inventor: 朱正汉 吴庆华

    Abstract: 双联引流线夹,它包括短铝质压接圆管(1)、长铝质压接圆管(2)、连接短铝质压接圆管(1)和长铝质压接圆管(2)的铝绞线(3),固定在长铝质压接圆管(2)上的两个引流端子(4)。它克服了现有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上,跳线与线路子导线间或者是跳线子导线与均压屏蔽环的碰撞问题,本实用新型双联引流线夹,解决了引流跳线与导线和均压屏蔽环碰撞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了输电线路安装引流跳线的成形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含终端塔的无构架式GIL终端场

    公开(公告)号:CN208094144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526956.9

    申请日:2018-04-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终端塔的无构架式GIL终端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塔,终端塔上固定有待转接的架空导线;外部电气设备,包括GIL终端、互感器、避雷器;GIL终端、互感器、避雷器设置于终端塔的外侧;其中,架空导线通过引下线与GIL终端的顶端电连接,避雷器和互感器的顶端通过跳线与引下线;GIL终端的底端设置有GIL本体,GIL本体向地下延伸至GIL隧道内部。所述终端塔上设置有横担,架空导线包括三相,三相架空导线分别固定于横担的两端和中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构架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含终端塔的无构架式GIL终端场,取消构架,将套管、避雷器等设备布置于线下,节省占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