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58734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798484.9
申请日:2014-12-19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78
Abstract: 一种堆肥和矿化垃圾还原潜力的测定方法,其步骤为:A)堆肥或填埋垃圾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B)样品的微生物还原;C)样品中铁的浓度测定,包括微生物培养液浸提所得铁的分离和浓度测定,以及盐酸和氢氟酸混合液浸提所得铁的分离和浓度测定;D)堆肥或填埋垃圾固体样品中Fe2+和全Fe含量计算;E)堆肥或矿化垃圾还原潜力的确定。该方法测得的堆肥和矿化垃圾的还原潜力,结果准确,更接近堆肥和矿化垃圾实际环境中的还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9932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144887.0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70 , C02F9/00 , C02F103/06 , C02F101/30 , C02F101/20 , C02F1/72 , C02F1/52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性金属材料的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方法,将卤素盐与过渡金属按质量比0.005~0.5:1的比例混合后,在无氧气氛下球磨得到改性金属材料。通过采用上述电子传输速率可调控的改性过渡金属构建还原单元,实现对垃圾渗滤液中亲电性有机组分和重金属的快速还原脱毒,然后耦合氧化剂诱导活性物种形成氧化单元,实现亲核性有机组分的深度氧化矿化,最终引入絮凝剂吸附分离残存小分子碳氮组分,实现对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使垃圾渗沥液可以达标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645982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41994.X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3/34 , C02F1/72 , C02F1/28 , B01J37/1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2F101/30 , C02F103/06
Abstract: 一种硅改性锰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硅改性锰基材料为纳米级针状结构,由含有锰源和可溶性硅源的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再经水热反应制得,所述锰源包括二价锰源和七价锰源,且以摩尔比计,Mn(Ⅱ):Mn(Ⅶ)=0.5~5.5:1。本发明通过硅调控锰氧化物,使锰基材料粒径显著减小、产生了锰空位且表面锰价态发生改变,所得硅改性锰基材料与氧化剂组成的高级氧化体系对多种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去除率和反应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87064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1375334.6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酚类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先向待修复地层或异位抽出的地下水中注入修复助剂,继而注入锰基氧化剂的步骤。通过向待处理水体中加入合适比例的可溶性硅为修复助剂,基于调控修复过程中多种锰氧化物的界面性质及其稳定性,强化锰基氧化剂处理酚类污染物的效率。本发明所提供的有机酚类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用化学药品廉价易获取,可在大部分地下水体pH条件良好运行,对注入设备腐蚀小,实际应用范围广;所使用的氧化剂在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卤代有毒副产物,反应产物安全无污染,且可有效缓解地下水原位修复过程中锰氧化物导致的堵塞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77938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811029486.6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04 , C02F11/00 , C02F11/12 , C02F11/122 , C02F11/127 , C02F101/30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砷废水处理及砷稳定化方法,具体而言,在中性好氧环境下,加入零价铁和配合物进行搅拌,所形成的活性氧物种将水体中有机砷彻底氧化为无机砷;氧化阶段结束后,停止曝气加入铝盐继续搅拌,形成的多种羟基络合物及氢氧化物,实现无机砷的有效分离;通过控制体系中配合物、零价铁及铝盐比例进而实现含砷污泥的稳定化;本方法可实现有机砷废水的彻底净化,所形成的含砷污泥量少,污泥中砷浸出量少、生物可利用性弱;本方法可用于含有机砷的畜禽养殖废水、工业废水、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18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610738811.0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水溶性有机物的色谱分离及组分中苯环数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配制水溶性有机物溶液,将配制好的水溶性有机物溶液进色谱柱,采用固定有机相浓度或梯度洗脱,将上述洗脱所得组分采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根据分离组分发射光谱的最大荧光峰位置,确定不同组分的苯环官能团数目。本发明的色谱分离及组分苯环数确定方法,样品需求量少,分离效果好,苯环官能团确定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36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97221.9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4 , G01N1/38 , G01N1/42 , G01N33/1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解性有机质的定量检测方法,包括:(1)过滤去除悬浮性及难溶性颗粒物,收集滤液;(2)滤液冷冻干燥后配制成总有机碳浓度在20~150mg/L之间的溶液样品;(3)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采集荧光多发射三维光谱数据,流动相由1~100mM的缓冲盐与有机相组成,有机相占比为2.5%~95%,洗脱时间5~60min,检测器采用固定激发波长、多发射扫描模式;(4)综合发射波长范围、洗脱梯度及洗脱时间确定不同极性腐殖质和非腐殖质区域;(5)对三维荧光数据进行背景扣除后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样品中腐殖质及非腐殖质的含量和比例。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真实呈现自然环境中有机质的亲/疏水性比例及其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66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1023430.6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02
Abstract: 一种同时检测水体中颗粒态有机物与溶解态有机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水体样品,设定荧光光度仪的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和扫描速度;(2)测定所有样品和超纯水的激发-发射三维荧光光谱;(3)利用超纯水三维荧光光谱,对样品三维荧光光谱进行拉曼散射校正;(4)将进行拉曼散射校正后所得的三维荧光光谱数据矩阵导出后进行数据转换;(5)对所有样品进行所述数据转换后所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6)利用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经转化后绘制因子得分矩阵图谱,鉴定水中有机物的组成;(7)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计算水体中颗粒态有机物及溶解态有机物的相对含量。本发明的方法样品需要量少,检测灵敏度高,不破坏样品结构,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19932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44887.0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70 , C02F9/00 , C02F103/06 , C02F101/30 , C02F101/20 , C02F1/72 , C02F1/52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性金属材料的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方法,将卤素盐与过渡金属按质量比0.005~0.5:1的比例混合后,在无氧气氛下球磨得到改性金属材料。通过采用上述电子传输速率可调控的改性过渡金属构建还原单元,实现对垃圾渗滤液中亲电性有机组分和重金属的快速还原脱毒,然后耦合氧化剂诱导活性物种形成氧化单元,实现亲核性有机组分的深度氧化矿化,最终引入絮凝剂吸附分离残存小分子碳氮组分,实现对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使垃圾渗沥液可以达标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232091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1112107.7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基于硅化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的水体修复方法:以硅化微米零价铁为催化活化剂,过硫酸盐为氧化剂进行有机废水的处理,所述催化活化剂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0.5‑3。本发明在待处理的污染中加入硅化零价铁和过硫酸盐,进行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去除,硅化零价铁其表面富含硅烷醇基团(≡Si‑OH)。本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铁基材料易失活、亚铁离子后期释放不足的问题,且修复效率高,环境友好,适用于多种有机污染废水和地下水的处理与修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