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69189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110021675.0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水层间多次波消除方法,应用于油气勘探地震资料处理中,它包括1、消除自由表面多次波;2、对原始数据抽道集;3、将抽道集得到的数据(xs,xg;t)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得到频率-波数域数据(ks,kg;ω);4、利用逆散射级数和频率-波数域数据D(ks,kg;ω)推导出n阶散射波场Dn;5、根据Dn得到消除与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后的波场D0;6、依据散射波场形成层间多次波的两个约束条件,及下行散射点的深度Zg比相邻的两个散射点Zg,和Zg,迭代计算出Vn,得到有关层间多次波的级数项;7、将逆散射级数项进行反傅立叶变换,得到d1(xs,xg;t);8、将d(xs,xg;t)与d1(xs,xg;t)数据匹配相减,得到消除层间多次波以后的CMP道集。本发明基于量子力学的散射理论,提出深水层间多次波消除技术,填补了地震资料深水层间多次波消除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525957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70047.0
申请日:2015-11-12
Inventor: 朱振宇 , 薛东川 , 张金淼 , 陈宝书 , 王小六 , 何洋洋 , 孙文博 , 陈剑军 , 刘志鹏 , 欧阳炀 , 王清振 , 桑淑云 , 李丽霞 , 杨俊 , 王艳冬 , 汪小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时移地震接收点位移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一条炮线,计算采集船采集各炮数据时自身的平均航行速度;2)选择该炮线上的某炮点,对采集船所采集到的该炮点激发所获得的地震数据按照采集缆分组;3)选择一个采集缆,计算炮点到采集缆上各接收点的偏移距,以最小偏移距接收点为原点,计算该采集缆各接收点在炮点激发时刻的弧长坐标;4)计算t时刻采集缆上各接收点相对于炮点激发时弧长坐标原点的弧长坐标;5)以弧长坐标和t时刻接收点上的地震数据为原始样本,样条插值上的地震波场值,此插值结果即为t时刻位移校正后的地震数据;6)按照记录时间间隔逐渐改变t值,重复实施步骤4)和步骤5),直到记录时间结束,由此获得在所选的炮点下,对所选的采集缆上各接收点的位移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04777514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81316.X
申请日:2015-04-16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均匀水平层状介质模型的几何扩散补偿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向计算机中读入均方根速度信息、双程垂直走时信息和炮检点分布信息;2)根据均方根速度信息和双程垂直走时信息,得出包含每一层的层速度和层厚度信息的均匀水平层状介质模型;3)对均匀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从炮点出发进行射线追踪来获得射线位置与走时信息;4)由几何扩散补偿公式确定出各反射层的相对几何扩散补偿值;5)线性插值得到检波点处的补偿值,按照地震数据的格式将得到的相对几何扩散补偿值插值到相应地震数据体的采样点上,并输出数据以备后续数据处理技术使用。本发明提高了几何扩散补偿技术的准确度,可以广泛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几何扩散补偿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329355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34053.8
申请日:2013-04-17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海底上下缆地震采集数据边界元延拓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造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算子2)根据复杂海底地形数据构造空间滤波算子filt(x,z);3)选择某个复杂海底最高点之上的水平面作为延拓初始面,校正基准面选择位于复杂海底最低点之下,对延拓初始面和复杂海底之间的海水层充填复杂海底速度;4)自延拓初始面激发初始波场,并开始向下做深度步延拓,在每个延拓的层的高程面上判断是否有新波场加入,有则累加到初始延拓波场中,形成一新的延拓波场,以该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否则以原波场继续向下延拓,利用空间滤波方法来校正上下缆采集的地震数据,在每一步延拓中滤除非真实海底空间上的波场,逐层延拓直到校正基准面完成整个道集的延拓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636810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97757.8
申请日:2012-04-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次聚焦的噪音压制与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处理系统提供的分选功能将预处理之后的地震数据分选为共偏移距道集;2)基于共偏移距道集实施多次聚焦属性参数搜索,得到能够描述地震波局部特征的属性参数;3)基于上述属性参数构造多次聚焦局部反射线段;4)基于多次聚焦局部反射线段构造等旅行时面的多次聚焦算子响应;5)共偏移距剖面内所有的多次聚焦算子响应累加构成多次聚焦处理后数据体;6)将多次聚焦处理后数据体进行共中心点叠加,得到多次聚焦零偏移距成像剖面。本发明不但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零偏移距成像剖面,通过充分利用菲涅耳体内的地震波能量,还可以输出信噪比大幅度提高的叠前道集。
-
公开(公告)号:CN203551793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632725.3
申请日:2013-1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犁形电缆地震接收系统,该系统包括一根由第一部分电缆和第二部分电缆组成的电缆;第一部分电缆保持固定倾斜角度沉放至海水中,第二部分电缆保持水平沉放至海水中,第一部分电缆最浅部位靠近震源,第一部分电缆最深部位与第二部分电缆一端固定。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部分电缆与第二部分电缆沉放在不同沉放深度,因此在激发条件一定时,不同深度的电缆均可接收到地震信息,第二部分电缆沉放较深,可获得大量低频信息,从而获得低频充足,频带宽的地震资料,提高了地震资料原始品质,提高深水勘探资料中深层成像品质。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深水海洋地震资料采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169189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21675.0
申请日:2011-01-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水层间多次波消除方法,应用于油气勘探地震资料处理中,它包括1、消除自由表面多次波;2、对原始数据抽道集;3、将抽道集得到的数据(xs,xg;t)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得到频率-波数域数据(ks,kg;ω);4、利用逆散射级数和频率-波数域数据D(ks,kg;ω)推导出n阶散射波场Dn;5、根据Dn得到消除与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后的波场D0;6、依据散射波场形成层间多次波的两个约束条件,及下行散射点的深度Zg比相邻的两个散射点Zg,和Zg,,小,迭代计算出Vn,得到有关层间多次波的级数项;7、将逆散射级数项进行反傅立叶变换,得到d1(xs,xg;t);8、将d(xs,xg;t)与d1(xs,xg;t)数据匹配相减,得到消除层间多次波以后的CMP道集。本发明基于量子力学的散射理论,提出深水层间多次波消除技术,填补了地震资料深水层间多次波消除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2169188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606151.3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orlet谱勘测油气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对地震记录道目的层中的地震信号进行傅里叶分析,得到地震信号的频谱范围;2)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分析,得到小波变换系数Wx(b,s);3)定义不同尺度因子s下的瞬时振幅为,对于每一时间点b0,得到不同尺度因子ai所对应的瞬时振幅值{Ai(b0,1/ai)i=0,1,...,N},利用Lagrange样条进行插值,b点处任一频率的振幅值都可由对应的a值代入得到,这些离散点的连线,就构成了点b的频谱,即Morlet谱;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任一时间点处的瞬时振幅,得到每一点的吸收系数;如果该点的吸收系数ξI相比于围岩的吸收系数低百分之十以上,则表示该位置含有气层。
-
公开(公告)号:CN11147458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401861.6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炮检距矢量片的方位角道集提取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地震数据分为若干炮检距矢量片;计算每个炮检距矢量片的地面方位角;对采集地震数据进行三维Kirchhoff积分叠前时间偏移,计算出地下散射方位角和反射角;保留与地面方位角角度一致的地下散射方位角;根据保留的地下散射方位角在一平面内选取若干x轴,x轴用于表征发射角的角度变化,平面的法线方向为z轴,z轴用于表征地层深度变化,将获得的反射角标记在x‑z坐标系中得到反射角分布图谱;根据反射角分布图谱获得方位角道集。其有效降低了散射张角γ、散射方位角的变化范围,可以大幅节约内存和硬盘资源,缩短计算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1474580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401861.6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炮检距矢量片的方位角道集提取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地震数据分为若干炮检距矢量片;计算每个炮检距矢量片的地面方位角;对采集地震数据进行三维Kirchhoff积分叠前时间偏移,计算出地下散射方位角和反射角;保留与地面方位角角度一致的地下散射方位角;根据保留的地下散射方位角在一平面内选取若干x轴,x轴用于表征发射角的角度变化,平面的法线方向为z轴,z轴用于表征地层深度变化,将获得的反射角标记在x-z坐标系中得到反射角分布图谱;根据反射角分布图谱获得方位角道集。其有效降低了散射张角γ、散射方位角的变化范围,可以大幅节约内存和硬盘资源,缩短计算周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