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333194.3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四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第二流量区包裹第一流量区,第三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流量区,第四流量区朝向第三流量区的中心嵌入设置;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四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通过相关物理、水力学和结构等的精细化协调匹配设计,实现了全寿期内堆芯径向功率的稳定分布以及与流量的匹配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74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89908.3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隔振元件频域特性参数的获取方法、系统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隔振元件的轴向参数,所述轴向参数包括轴向激励力、轴向激励加速度以及轴向传递力;获取隔振元件的横向参数,所述横向参数包括横向激励力、横向激励加速度以及横向传递力;根据所述轴向参数获取所述隔振元件的轴向刚度和轴向阻尼;根据所述横向参数获取所述隔振元件的横向刚度和横向阻尼。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隔振元件频域特性参数的获取方法、系统及装置,解决当前工程中无法实现隔振元件刚度和阻尼特性参数快速识别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3210.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两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和第二流量区,第一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所述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采用堆芯功率和流量分两区设计,在堆芯全寿期内中心区域始终保持较高功率水平以及外围区域始终保持较低功率水平,相比于现有的三区控制技术而言,在保证压水堆堆芯冷却剂流量降低性能以及堆芯出口温度的提高性能不削弱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堆芯设计复杂程度高,实际应用过程中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协同控制的灵活性更强,同时降低实际使用成本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3194.3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四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第二流量区包裹第一流量区,第三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流量区,第四流量区朝向第三流量区的中心嵌入设置;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四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通过相关物理、水力学和结构等的精细化协调匹配设计,实现了全寿期内堆芯径向功率的稳定分布以及与流量的匹配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0949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26757.4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核电站一回路设备进行疲劳分析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获取节点线性化应力分量,基于获取的数据通过设置的算法自动实现核电站一回路主设备的疲劳分析,无需依赖某一特定商业软件,实现简单,便于修正,提高了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98319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710152053.5
申请日:2007-09-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F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流量计,具体是一种大流量嵌入式涡轮流量计。流量计的机芯位于外壳(1)的内腔中,机芯的前定位板(3)位于叶轮(4)前端,信号检测器(7)则位于叶轮(4)的后定位板(6)和锥形封头(8)的内腔中,其探头外露在后定位板(5)的前端面处,叶轮(4)上的导磁材料在叶轮转送时,会切割信号检测器(7)的磁力线。且本发明还可以不包括所说的锥形封头(8),而是使信号检测器(7)置于叶轮(4)的后定位板(6)的空腔内。本发明的结构有利于减小外壳的厚度,从而减小其对流体的阻力,增大流量计的测量范围,尤其适用于密集管束内大流量流体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82444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710146375.9
申请日:2007-09-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F1/32
Abstract: 一种嵌入式涡轮流量计,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密集管束内流体测量的涡轮流量计。其特点是,所说的嵌入式涡轮流量计外壳(1)的壁上沿轴向开有槽形孔,信号检测器(3)位于该槽形孔内,在安装信号检测器(3)的腔体内充满环氧树脂胶,机芯(2)位于外壳(1)的空腔内。机芯(2)的叶轮转动过程中,其前端会切割信号检测器(3)磁场的磁力线,从而在信号检测器内形成电脉冲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实现流体的测量。本发明使用时,直接嵌入到流体管道内,尤其适用于密集管束内流体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333210.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两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和第二流量区,第一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所述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采用堆芯功率和流量分两区设计,在堆芯全寿期内中心区域始终保持较高功率水平以及外围区域始终保持较低功率水平,相比于现有的三区控制技术而言,在保证压水堆堆芯冷却剂流量降低性能以及堆芯出口温度的提高性能不削弱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堆芯设计复杂程度高,实际应用过程中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协同控制的灵活性更强,同时降低实际使用成本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442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692664.X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9C64/386 , B33Y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工艺仿真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近场动力学方法的3D打印工艺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近场动力学瞬态传热模型;步骤二、建立近场动力学生死物质点模型;步骤三、引入近场动力学键断裂机制;步骤四、建立基于近场动力学的3D打印工艺过程仿真模型;步骤五、根据3D打印工艺条件定义基本参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步骤六、模拟计算并导出结果。本发明将3D打印过程中材料的累加视为一种标量场的变化过程,并采用0‑1来刻画标量场中物质点的生死状态,这样能够相当直观地从物理上描述3D打印的过程,结合显式计算方法,大大简化了数值模拟过程中每个时间步的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699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14925.7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子能谱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固体慢化体的中子测量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控制电路、球形慢化体、探测器、电子学后处理、反馈电路,所述探测器位于球形慢化体内部中心位置,与球形慢化体同心,所述球形慢化体中心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探测器与电子学后处理连接,所述电子学后处理分别与反馈电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本发明能够通过旋转对慢化体进行快速调节,进而实现中子能谱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