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光激光产生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1123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82020.9

    申请日:2016-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09 H01S3/067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白光激光产生装置,包括红外激光光源、第一光纤、倍频晶体、第二光纤以及光谱展宽模块,所述红外激光光源、所述第一光纤、所述倍频晶体、所述第二光纤以及所述光谱展宽模块依次设置,所述红外激光光源用于产生红外激光,所述倍频晶体用于利用倍频效应将所述红外激光转换为可见光激光,所述光谱展宽模块用于将所述可见光激光进行展宽,得到白光激光。本发明的红外激光光源经过倍频晶体通过激光倍频,实现高效超短脉冲倍频,输出一定波长的可见光激光,再通过第二光纤耦合进非线性介质中,进而实现大功率宽带可见光激光输出,此时的光谱可以覆盖450nm?760nm波段,可产生大功率白光激光。

    一种模场匹配器及光纤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5487173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14994.1

    申请日:2016-0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255 G02B6/02004 H01S3/0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场匹配器及光纤激光器,属于光纤耦合技术领域,所述模场匹配器包括第一单模光纤、第二单模光纤和匹配光纤,所述第一单模光纤的芯径大于所述第二单模光纤的芯径,所述匹配光纤的芯径大于所述第二单模光纤的芯径,且所述匹配光纤的芯径小于所述第一单模光纤的芯径,所述匹配光纤的一端与第一单模光纤的一端耦合,所述匹配光纤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模光纤的一端耦合。本发明提供的模场匹配器相比于传统的拉锥式模场匹配器,制作简单高效,成本低,稳定性及成品率高,可批量生产。此外,由于本模场匹配器可以双向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该模场匹配器的光纤激光器具有较小内部传输损耗以及较高的激光输出效率。

    一种多功能光束反转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84036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64536.9

    申请日:2014-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光束反转器,包括: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通过反射镜Ⅰ和反射镜Ⅱ进入透镜Ⅲ转化为平行光,从而使主放内的大口径光束转化为中等口径光束,便于在多功能光束反转器内传输;平行光束经过对主激光脉冲起导通作用并对自激振荡和反激光隔离的电光开关后进入反射镜Ⅲ、反射镜Ⅳ和发射镜Ⅴ组成的90°转角体;90°转角体对平行光束的近场和偏振态进行90°旋转;然后平行光束经透镜Ⅳ进行汇聚,再依次经反射镜Ⅵ和反射镜Ⅶ导出。采用本发明,改善了系统的能量输出特性;同时使像散转化成离焦,再通过透镜调焦补偿即可明显提升系统输出光束的远场质量。

    真空容器内光学平台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04553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59291.0

    申请日:2009-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容器内光学平台支撑装置。本发明的真空容器内光学平台支撑装置的真空壳体通过真空壳体支座直接固定于支撑平台上,光学平台支座与光学平台连接后穿过真空壳体固定于支撑平台上;光学平台支座与真空壳体采用无刚性接触;波纹管的上端法兰与真空壳体密封连接,波纹管的下端法兰与光学平台支座密封连接。本发明的真空容器内光学平台支撑装置使真空环境下的光学平台不受真空变形和真空机组振动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光电阴极及X射线诊断系统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8133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810246577.9

    申请日:2018-03-2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阴极及X射线诊断系统。光电阴极包括X射线多层反射膜及设置在X射线多层反射膜表面上的金。X射线多层反射膜作为光电阴极的基底,金为纳米结构。X射线多层反射膜用于将入射至X射线多层反射膜表面上的X射线进行反射。金用于在X射线入射至金的表面后产生光电子,以进行X射线的诊断。其中,入射至金的表面的X射线包括光源直接射出的X射线及X射线多层反射膜反射的X射线。所述光电阴极的光电子产额高,稳定性好且环境适应性强。

    一种多工质组合式喷雾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1987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811277827.1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工质组合式喷雾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支撑装置;至少两个雾化喷嘴,按照预设排列方式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至少两个雾化喷嘴用于将与各自对应的冷却工质雾化后喷射,雾化后的所述冷却工质在待散热的介质表面形成的雾化区域重叠,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雾化喷嘴中有至少两个雾化喷嘴所对应的冷却工质不相同。所述冷却装置可选择的冷却工质种类多,实现了在多冷却工质选择条件下对介质进行高效、均匀的散热。

    激光增益组件及激光器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6113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811512561.4

    申请日:2018-12-1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增益组件及激光器,包括泵浦源以及在所述泵浦源的作用下提高激光光束能量的增益管,所述增益管内具有第一流体通道,增益管包括增益直管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增益直管两端的两个管状端帽,第一流体通道贯穿所述增益直管和两个所述管状端帽,且所述管状端帽呈凸台状,所述增益直管的外侧包裹有第一密封管,所述第一密封管与所述增益直管之间相互分离以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及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用于通过冷却介质,以使所述增益直管外侧与所述增益直管内侧的温度趋于一致。通过上述设置,以在采用上述激光增益组件及激光器进行传输激光时,可有效提高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