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249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76088.0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热致畸变的高功率直接液冷激光装置,涉及高能激光技术领域。该激光装置包括:第一泵浦源、第二泵浦源、第一增益模块、第二增益模块、第一谐振腔和第二谐振腔,且第一增益模块与第二增益模块之间为基于流场的反向串联。本发明针对直接液冷激光器热致像差较大而难以获得高光束质量的弊端,在有效匀化增益模块内部流场的同时采用复合结构增益晶体,有效抑制了波前畸变的边缘效应;同时采用激光冷却液反向流动的双模块串联的方式,实现对热致倾斜像差的自补偿,不仅具有热管理方式优秀以及输出激光光束质量好等优势,同时装置紧凑、小巧,在高功率激光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4473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86229.7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接液冷阵列分布增益模块的变口径多通激光放大器,包括直接液冷阵列分布增益模块、泵浦光源系统和分区变口径多通放大光路系统;所述泵浦光源系统用于将泵浦光注入所述增益模块中,以使所述增益模块产生激光增益;所述分区变口径多通放大光路系统对输入所述放大器的种子激光进行反射,使其至少两次经过所述增益模块,并对每通次再进入增益模块前的激光的口径进行放大。本发明采用大增益口径的直接液冷阵列式激光增益模块,晶体生热密度低,可以实现有效热管理;利用多通次、口径逐渐变大的放大方式,保证每通次通光功率密度一致,能提高激光提取效率。利用单一增益模块即可实现多通放大,放大器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24473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86220.6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气冷薄片激光器、增益模块和波前畸变自补偿方法。增益模块采用沿流道宽度方向有较高均匀度的冷却介质直接流过增益介质之间所形成的流道的方法对增益介质进行直接冷却,其中,冷却介质为液体冷却介质和/或气体冷却介质;冷却介质的热光系数与增益介质的热光系数极性相反。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固体厚度和冷却流道厚度关系。增益区前后设置相应的流场匀化装置用于提升冷却流场的均匀性,减少由于液体流速不均匀引入的高阶相差;在任何流速和产热情况下均可实现激光增益模块中晶体和液体的波前畸变成分一致而幅值相反,从而实现波前畸变的自补偿,从源头上减小增益模块波前畸变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482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0131882.4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器晶体的纵向式冷却器系统。该纵向式冷却器系统的上盖板层、散热层、小孔分水板层、宽度分水板层、冷却水合并层、辅助焊片层和底盖板层从下至上依次叠加,上下层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进行紧固密封;各层之间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与温控制冷设备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形成封闭的冷却回路。通过进水通道的逐层细分形成的散热通道将上盖板层冷却成一个温度分布均匀的散热面,能够将附着在散热面上的激光器晶体工作中产生的热高效带走,并保持激光器晶体横向温度的均匀性,减小激光器晶体内部的热梯度、热应力,确保了激光器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16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0190996.5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光移频反馈固体激光器,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其包括固体激光增益介质、光学谐振腔、分光高反镜和声光调制器,所述光学谐振腔两端分别设有高反腔镜,所述声光调制器设于光学谐振腔内,所述固体激光增益介质发出的激光束进入声光调制器,所述声光调制器将入射光束分成0级和1级衍射光输出,1级衍射光经高反腔镜反馈形成激光起振,同时0级衍射光进入分光高反镜后射出,本发明的声光移频反馈固体激光器结构简单紧凑,能够获得窄线宽无纵模光谱连续激光,同时通过采用不同固体激光增益介质或者非线性频率变换可以获得不同波长光谱连续激光输出,在天文自适应光学、白光原子冷却、气体探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05197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59700.6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和频钠导星放大自发辐射光源及和频光输出方法,属于激光和天文自适应光学技术领域,包括固体1064nm基频光源、固体1319nm基频光源、平面高反镜、合束镜、会聚凹面高反镜、和频晶体、准直凹面高反镜和分束镜,本发明采用固体1064nm基频光源和固体1319nm基频光源非线性和频产生589nm和频光,同时,固体1064nm基频光源和固体1319nm基频光源中至少一者为放大自发辐射光源,促使589nm和频光具有光谱连续、无弛豫振荡、低相干性、输出稳定的特点,能够充分激发利用大气层钠原子、有效抑制饱和效应,实现更高亮度、更高效的钠导星回光,既满足天文自适应光学的发展需求,同时可满足白光原子冷却、气体探测等其它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8586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54891.9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0023 , H01S3/101 , H01S23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板条角度选通多通放大超荧光光源,该方案包括有板条激光增益介质、成像透镜、平面高反镜和空间滤波矩形小孔光阑;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发出的激光束经过成像透镜和空间滤波矩形小孔光阑后经过平面高反镜反射后在入射回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后射出。该方案光路结构简单,既能够获得超高的增益(小信号增益可达108量级甚至更高),同时能够避免反馈导致的激光起振,可实现高功率、高效率、高光束质量、不同波长超荧光输出,大大拓展超荧光光源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42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73978.9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条模块集成系统,涉及激光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板条模块集成系统既保证了板条模块的柔性精确定位,又能实现了板条模块的高效冷却,还满足了板条模块高低温热应力释放的要求,为板条模块集成系统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保证了激光系统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31321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088653.5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交叠效率直接液冷激光增益装置和激光谐振腔,激光谐振腔在激光增益装置基础上增加了双泵浦系统。增益装置包括异形通光窗口、增益介质、激光冷却液体。本发明针对常规阵列式直接液冷激光器采用布鲁斯特角入射导致光瞳偏移使得激光与增益介质交叠效率低的弊端,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设计晶体切割角度及摆放方式实现激光在增益介质与冷却液体中的光瞳自补偿,同时采用特定切割角度的异形通光窗口实现激光垂直入射增益装置的同时满足增益介质的布鲁斯特角入射。本发明的激光增益装置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增益介质的有效利用率,同时降低了激光系统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6750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06782.3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3/0937 , H01S3/04 , H01S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喷燃泵浦的直接液冷高功率激光增益装置,涉及高能激光技术领域。增益装置包括:用于获得激光增益的增益介质、装置内框、激光冷却液体、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装置外框、用于喷射燃料并实现燃烧的燃料喷口和点火塞、高速气流入口、废气排出口、用于燃料燃烧的燃烧腔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重点采用装置内外框分离设计,同时可以通过设计合适的喷射量、喷射角度、点火时间实现燃料在开放式的燃烧腔体内可控燃烧,保证了光泵浦的均匀性和强度。另一方面本发明采用直接液冷的方式对激光增益介质进行冷却保证了有效的热管理,不仅可以实现在持续的高功率激光输出,输出激光光束质量好,同时装置紧凑、小巧,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