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6215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1152187.6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调相机端部钢制结构件的涡流损耗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等效计算的思想,通过采用阻抗边界条件和保持磁密相等的方法,将调相机端部模型的非线性瞬态分析等效为非线性静态分析和线性时谐分析,避免了因趋肤效应带来的单元剖分问题,有效减少了涡流损耗的计算时间,并提高了计算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8072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882550.0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流断路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评估超高压快速交流断路器稳定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对交直流系统进行电网故障仿真分析,得到失稳的故障集;在故障集中增加稳定控制措施以消除电网故障,并将电网故障切除时间记为第一故障切除时间;根据预设的第二故障切除时间与稳定控制措施,模拟使用超高压快速交流断路器消除电网故障;其中,第二故障切除时间小于第一故障切除时间;计算第一故障切除时间与第二故障切除时间之差,得到第三故障切除时间;获取超高压快速交流断路器可缩短的第四故障切除时间;判断第三故障切除时间是否大于第四故障切除时间。本方法可以判断超高压快速交流断路器能否消除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063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900879.X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交直流送电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直流通道的送电预测曲线;获取交换功率;根据送电预测曲线及交换功率,规划当前周期内当前预测时段当前规划时刻交流通道及直流通道的送电功率;将下一规划时刻作为当前规划时刻,返回执行获取最新的交换功率的步骤,直至完成当前预测时段的每一规划时刻交流通道及直流通道的送电功率的规划为止;将上一周期中与当前预测时段的每一规划时刻对应的历史送电功率替换为真实送电功率;将下一预测时段作为当前预测时段,返回执行根据历史送电功率生成直流通道的送电预测曲线的步骤,直至完成当前周期内每一规划时刻交流通道及直流通道的送电功率的规划为止。可见,本申请可确定交直流通道的送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86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42586.6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同步电网异步分区判别方法、装置及设备,交直流同步电网包括第一电网区域和第二电网区域,通过该方法实现对交直流同步电网是否能够异步分区的判断,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强直弱交程度、同步功率和频率约束;采用两个电网区域交流传输功率、直流传输功率和交直流同步电网所处状态确定两个电网区域的直流传输总功率、交流传输总功率临界值和最大功角差,根据直流传输总功率、交流传输总功率临界值确定交直比指标,通过对交直比指标和最大功角差判断确定交直流同步电网是否需要进行异步分区的判断,再基于第一运行数据、第二运行数据和频率约束条件判断是否交直流同步电网能够异步分区,能够为电网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78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63818.1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并联的两区域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将预设柔性直流附加功率指令值传送到比例环节,得到第一附加功率指令值;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预设的交直流通道功率转移比;将交流线路的有功功率的偏差值和第一附加功率指令值作差,经过附加功率控制器得到第二附加功率指令值;将直流有功功率的偏差值和第二附加功率指令值相叠加,经过功率控制器,得到受端换流站的d轴电流指令值;受端换流站的d轴电流指令值与经过无功类控制产生的受端换流站的q轴电流指令值一起作为内环电流控制的输入,经过内环电流控制得到受端换流站输出的三相电压的参考波幅值。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得某区域损失大电源后,交直流通道的潮流转移灵活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450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024348.X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直流受端电网强度的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交直流系统,令柔性直流工作在定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方式下;测量柔性直流馈入交流电网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以及接入的交流母线的电压幅值,获取受端交流电网的等效阻抗;根据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幅值和等效阻抗计算得到交直流系统的短路比;判断短路比与预设的临界短路比的大小;若短路比大于临界短路比,则交直流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若短路比小于临界短路比,则交直流系统无法稳定运行。本发明通过利用容易测量的系统参数来计算系统的短路比,并保持临界短路比不变,使得在实际工程中评价柔性直流受端电网强度变得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60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11567.3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的功率传输极限计算方法,包括: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无源电网数学模型和MMC稳态数学模型;确定所述MMC稳态数学模型的稳定运行区域的约束条件;获取在预设的功率扫描区域内,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所有功率运行点,以得到为所述无源电网供电的MMC稳定运行区域;根据无源负荷的功率因数角,在所述MMC稳定运行区域内计算得到MMC功率传输极限。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MMC的功率传输极限计算装置,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有效计算MMC为无源电网供电的稳定运行区域,从而精准地计算MMC向无源电网供电的功率传输极限,计算结果误差小,精准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50757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191889.1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电网强度评估方法,包括:设置所述单直流系统为定直流电流和关断角的控制方式,且所述同步调相机以预设的无功功率出力。通过变化直流电流指令,记录电流指令变化前后的交直流运行参数,以计算同步调相机的等值阻抗和电力系统的等效阻抗,进而计算得到电力系统的有效短路比和临界有效短路比。根据所述有效短路比和临界有效短路比的比值大小,评估所述同步调相机馈入后交流系统的电网强度。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电力系统的电网强度评估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准确评估同步调相机馈入后单直流系统的交流电网强度,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82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265769.0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置逆变站动态无功补偿容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逆变站综合动态无功需求特性曲线获取无功需求稳态值和无功需求最大值;以逆变站换流母线为端口,对交流系统进行戴维南等效,获取戴维南等效参数;根据所述戴维南等效参数计算维持所述换流母线最低电压所需的最小动态无功需求,根据所述最小动态无功需求计算最小动态无功补偿容量;根据逆变站动态无功需求全部被补偿的原则,计算动态无功补偿最佳容量;输出动态无功补偿的配置容量,其中所述动态无功补偿的配置容量为介于最小动态无功补偿容量与动态无功补偿最佳容量之间的容量值。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确定动态无功补偿容量时计算量大、缺乏定量评价依据、对工程设计人员的经验依赖性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10389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142246.7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区域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待研究电网的系统仿真模型;其中,系统仿真模型包括:M个待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的候选站点和N个故障;对候选站点进行静态稳定仿真计算,得到候选站点在静态稳定维度下的第一电压薄弱程度指标;对候选站点进行暂态稳定仿真计算,得到候选站点在暂态稳定维度下的第二电压薄弱程度指标;根据第一电压薄弱程度指标和第二电压薄弱程度指标,计算候选站点的综合电压薄弱程度指标;该方法结合候选站点母线的电压变化量、无功功率的变化量以及相邻候选站点的影响因子,综合考虑静态稳定角度与暂态稳定角度的优先次序,有效准确地得到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区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