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8577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0280203.0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B7/0413 , H04B17/391 , H04W24/06 , H04W24/08 , H04W92/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探头权重拟合的OTA动态信道实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为构建MIMO OTA动态信道模型,首先设定OTA暗室的信号水平到达角AOA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即每秒AOA方位角变化n°;在一个周期内,根据预衰落合成法基于设定的角度扩展,计算每个簇在各个探头的权值映射关系,得到各个探头权重随时间变化的离散权重;根据所述离散权重,采用函数形式来对权重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再使用回归分析的方式建立权重公式,表征任意位置探头对于任意目标角度、时刻的权重变化规律,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解决构建动态信道测试难度大、计算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16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116619.9
申请日:2021-01-28
IPC: G06F11/3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三维信道模型的验证方法,包括:确定三维信道模型的采样区域;其中,采样区域与以测试区域中心为原点所建立三维坐标系的坐标轴相关;采集位于采样区域中采样点的信道数据;利用信道数据对三维信道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通过改进三维信道模型空口测试信道验证环节中采样点的选取方式,使得基于该采样点信道数据的验证方案能够更好地表征三维信道模型的建模质量,从而能够更为准确地对三维信道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三维信道模型的验证装置及电子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18738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605582.9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B17/391 , H04B17/327 , H04B17/336 , H04B17/309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场信道仿真测量系统和方法,解决现有系统和方法无法在近场条件实现无线测量的问题。所述系统包含:多通道待测设备、测量暗箱、幅相调控网络、探头天线、主控计算机;多通道待测设备、探头天线均放置于所述测量暗箱中;幅相调控网络,用于调节探头天线的幅度、相位;探头天线,用于向多通道待测设备发送空间辐射信号;多通道待测设备,用于接收空间辐射信号;主控计算机,用于控制幅相调控网络、多通道待测设备,根据所述多通道待测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幅度、能量,所述探头天线的幅度、相位,计算所述探头天线与所述多通道待测设备之间的传输矩阵。所述方法,应用在所述系统中。本发明实现了MIMO信道系统的近场无线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18738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605582.9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B17/391 , H04B17/327 , H04B17/336 , H04B17/309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场信道仿真测量系统和方法,解决现有系统和方法无法在近场条件实现无线测量的问题。所述系统包含:多通道待测设备、测量暗箱、幅相调控网络、探头天线、主控计算机;多通道待测设备、探头天线均放置于所述测量暗箱中;幅相调控网络,用于调节探头天线的幅度、相位;探头天线,用于向多通道待测设备发送空间辐射信号;多通道待测设备,用于接收空间辐射信号;主控计算机,用于控制幅相调控网络、多通道待测设备,根据所述多通道待测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幅度、能量,所述探头天线的幅度、相位,计算所述探头天线与所述多通道待测设备之间的传输矩阵。所述方法,应用在所述系统中。本发明实现了MIMO信道系统的近场无线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3338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66770.0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G01R29/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测试方法和设备,该测试设备包括:探头阵列,用于设置幅度和相位使发射的信号在预设频带范围内,以及指定的静区内形成符合测试要求的平面波;并在测试时,接收和发射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探头阵列接收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信号合成和信号滤波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输出值测试仪表以测试天线的射频指标。该方案能够在较近的距离和较低的成本下,实现远场和紧缩场的测试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16614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810145613.2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B17/00 , H04B17/391 , H04W24/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站性能的测试方法、设备及系统,包括:该性能测试系统中包含球形探头墙、信道模拟器和测试设备,根据被测设备的信道模型,可以对球形探头墙中分布的探头进行选择,并利用选择的探头采集被测设备发射的测试信号,进而通过信道模拟器模拟实际传播信道,对测试信号进行处理,这样通过测试设备接收到的处理结果可以评估被测设备的性能。这样,针对不同拥有不同天线数量的被测设备,都可以通过本测试系统完成测试,有效保证信道模拟测试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6923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51148.2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馈源紧缩场的无线通信设备测试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多馈源子系统、紧缩场反射面、载物转台、射频箱、仪表和控制系统,载物转台、射频箱、仪表均和控制系统相连,射频箱连接多馈源子系统和仪表。另外,多馈源子系统中的馈源排布方式包括一字形、T字形、十字形、多边形和多行的排布方式。由多馈源紧缩场提供多个测试通道,适配射频放大、变频和切换链路、载物转台和仪表,采用配合多馈源偏焦角度的高效自动测试采样方法,进行无线通信设备空间辐射和接收特性的定向性测试和覆盖整个球面的全向测试。本测量系统具有测试效率高、测量指标覆盖全面、可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及使用便捷等突出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5582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48487.8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B17/391 , H04B17/30 , H04B1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基站的毫米波端到端性能测试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基站暗室模块、中间硬件模块、终端暗箱模块;基站暗室模块包含基站暗室,基站暗室内的待测基站、球面探头墙,探头墙安装有支持上下行双向通信的探头,用于在待测基站与中间硬件模块之间传输双向信号;中间硬件模块包含变频功放设备和信道模拟器,支持与待测基站之间的时隙同步,进行上下行链路切换;所述终端暗箱模块包含屏蔽暗箱、探头和毫米波终端,其中毫米波终端接收下行数据、发送上行数据、与待测基站之间完成端到端连接。本申请的方法用于所述系统,包含探头选择算法和基于基站波束过滤信号的白盒测试法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472641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011531142.2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B7/0413 , H04B17/336 , H04B17/39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 MIMO OTA暗室探头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探头环、以及分别位于第一探头环两侧且平行于第一探头环的第二探头环,第一探头环与第二探头环位于同一球面上;第一探头环与第二探头环均包括交错分布的上行探头和下行探头;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现有的方案模拟的3D信道特征与实际信道相似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836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0932664.1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PC: H04B17/00 , H04B17/382 , H04B7/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性能动态测试系统和方法,解决现有系统和方法对无法实现多用户动态测试的等问题。所述终端性能动态测试系统,包含:基站侧探头,用于传输基站发送的第一下行信号、向基站辐射第三上行信号;程控衰减矩阵,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目标簇方向及其角度扩展实时调整每个基站侧探头的探头权重以及开关状态;信道模拟器,用于模拟信道环境,接收第二下行信号,输出第三下行信号、接收终端侧探头输出的第一上行信号,输出第二上行信号;终端侧探头,用于接收所述第三下行信号,向第一终端辐射、传输第一终端辐射的第一上行信号。所述方法使用所述系统。本发明实现了多终端动态性能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