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6534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36966.8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系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有氨基和羟基的有机小分子添加剂的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有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所述电解液添加剂的作用是稳定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所述电解液添加剂为带有氨基和羟基的有机小分子;添加剂的浓度为2mmol/L~25 mmol/L。本发明所提供的电解液添加剂可以在负极电解液界面形成金属‑有机分子层诱导锌离子沉积,同时将水分子阻隔在这个金属‑有机分子层外。有效解决了锌枝晶、锌金属腐蚀等问题,从而极大程度提高了锌负极的循环性能,并与适合的正极匹配应用到全电池中,有效延缓了容量衰减。
-
公开(公告)号:CN116683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805001.2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1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含有该电解液的水系锌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涉及二次电池水系锌离子技术领域。该方法为在水系锌离子电池所用电解液中添加同分异构有机小分子添加剂,同向三羟基结构较异向三羟基结构更能稳定地锚定在锌负极表面,排除锌负极表面自由水,并且能诱导锌的择优取向沉积,有效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和锌枝晶的生成,提高界面稳定性,从而实现了长循环优异性能的锌电池。对锌二次电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发明电解液添加剂山梨糖醇组装的锌对称电池在5mA·cm‑2的电流密度以及5mAh·cm‑2的容量下能够保持稳定的极化电压循环900h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71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56708.5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钢印字符识别方法,属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通过布置在工业现场的工业相机对工件钢印进行拍照,采集图像;通过机器学习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实现了良好的分割效果,解决了针对钢印图片传统单一阈值分割无法准确分割特征与字符背景的问题,同时将聚类算法应用字符分割当中,实现了图像中字符的自动分割,而图像的归一化处理则解决了工件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位置的偏移,从而导致图像大小的变化问题,提高了钢印识别的准确率;同时利用神经网络实现了对钢印识别模型的训练,且其模型在测试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9040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244615.5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系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磷酸锌‑硅烷复合钝化膜改性锌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利用硅烷偶联剂在水中水解为硅醇的特性,将硅烷偶联剂与有机磷酸类螯合剂混合均匀后,加入金属锌发生化学反应,在锌金属负极表面原位生成有机磷酸锌螯合物‑硅烷复合钝化膜,得到改性锌金属负极。将本发明的改性锌金属负极材料应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体系中能显著抑制锌金属负极不可控的枝晶生长、抑制析氢腐蚀和副反应的发生造成电解质的损耗,同时大幅延长锌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330634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1339252.1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道内取样装置,包括基座和滑块,所述滑块和基座滑动对接形成胶囊体;所述基座内集成设置有摄像模块;所述基座和滑块内分别集成设置有永磁体,所述基座和滑块之间的永磁体磁极相抵设置;所述基座和滑块之间通过拉伸的弹性连接件对接扣合,且弹性连接件的弹性拉力大于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的磁力;所述滑块在与基座对接端设置取样刀片,所述基座和滑块内部对接形成取样的存储腔。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对现有胶囊取样机械装置的设计改进,实现对消化道内的病灶区域相关对象的取样,不仅大大降低了人体的不适感,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消化道内在不通过外科手术取样区域,取样过程更加可靠,更接近于全消化道取样的目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