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7548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48756.3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26 , C02F1/725 , C02F1/78 , C02F2101/38 , C02F2201/782
Abstract: 本发明属硝基苯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超重力强化萃取‑催化臭氧化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的方法及装置。超重力环境下用萃取法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使高浓度硝基苯废水中硝基苯浓度降低,采用O3/Fenton法进一步处理达到排放标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中硝基苯浓度为1000~2000mg/L,萃取剂为环己烷,相比V环己烷:V废水为1:2~2:1,pH5~9,温度25℃,液体流量40~60L/h。处理效率提高了25%‑30%,时间缩短了20%‑40%。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减少水处理成本,可应用于各种有机工业废水如炸药废水、含酚废水、染料废水、医药废水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67548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49712.2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26 , C02F1/722 , C02F1/725 , C02F1/78 , C02F2101/38 , C02F2201/782
Abstract: 本发明属硝基苯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超重力强化萃取‑催化O3/H2O2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的方法及装置。用萃取法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使高浓度硝基苯废水中硝基苯浓度降低,采用O3/H2O2法进一步处理达到排放标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中硝基苯浓度为1000~2000mg/L,采用的萃取剂为环己烷,相比V环己烷:V废水为1:2~2:1,pH为5~9,温度为25℃,液体流量为40~60L/h。处理效率提高了20%‑30%,时间缩短了30%‑40%,减小了水处理成本。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可应用于各种有机工业废水如炸药废水、含酚废水、染料废水、医药废水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62209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12625.3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28 , B01D53/1468 , B01D53/18 , B01D53/185 , B01D53/52 , B01D53/78 , B01J4/001 , B01J10/00 , B01J19/0053 , B01J19/32 , B01J2204/002 , B01J2219/32213 , B01J2219/32234 , B01J2219/32248 , B01J2219/32408 , B01J2219/32483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复合式折流旋转床传质与反应设备,包括静盘、液体分布器、液体进口管、气体出口管、上导流板、下导流板、气体进口管、动盘、旋转轴、液体出口管和壳体,静盘和动盘均置于壳体内,静盘上设有若干直径不同的同心环状上导流板,上导流板上开有均匀排布的圆形小孔,动盘上设有若干同心圆台状下导流板,下导流板上开有均匀排布的刺孔,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交错排列,静盘与气体出口管固定相连,动盘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旋转轴一端穿过壳体并与之密封。本发明通过改变气液流体的流动路径,充分利用转子内径向和轴向空间,改善气液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有效延长气液接触时间,通过增加对气体扰动程度,提高气相传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444619U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20018998.7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复合式折流旋转床传质与反应设备,包括静盘、液体分布器、液体进口管、气体出口管、上导流板、下导流板、气体进口管、动盘、旋转轴、液体出口管和壳体,静盘和动盘均置于壳体内,静盘上设有若干直径不同的同心环状上导流板,上导流板上开有均匀排布的圆形小孔,动盘上设有若干同心圆台状下导流板,下导流板上开有均匀排布的刺孔,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交错排列,静盘与气体出口管固定相连,动盘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旋转轴一端穿过壳体并与之密封。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气液流体的流动路径,充分利用转子内径向和轴向空间,改善气液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有效延长气液接触时间,通过增加对气体扰动程度,提高气相传质效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