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75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23719.X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91/00 , C08K5/01 , C08K5/1515 , C08L9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候性沥青路面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现有沥青路面再生剂存在不能修复废旧沥青分子结构、成本较高、耐候性差、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的耐候性沥青路面再生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废机油、稀释剂、增塑剂、芳烃油。本发明制备沥青路面再生剂时,添加含环氧基团的活性稀释剂有效修复废旧沥青的分子结构,可恢复沥青原有性能;以废机油作为基础油分,降低了制造成本;添加了兼具耐候性和稳定性的环氧脂类增塑剂,可有效吸收沥青老化工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不仅可改善再生剂的稳定性,同时可有效提升再生沥青的耐久性;添加了一定量的芳烃油,可补充废旧沥青中的芳香组分,有效提高了再生沥青的粘韧性和耐高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59021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01028.8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4/26 , C04B103/54 , C04B103/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透水混凝土液体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具体由去离子水55-65份、早强催化剂23-25份、高效减水剂4-5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5份、聚乙烯醇2-4份、水泥抗碱剂2-3份、着色剂1-2份制成。所得增强剂以液体形式添加,易于拌和均匀;在使混凝土达到同等性能条件下能降低增强剂用量20%以上,从而降低了增强剂总体成本上;能显著混凝土强度;能抑制混凝土表面泛碱;可直接对混凝土进行染色。
-
公开(公告)号:CN10989748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74477.4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瑞通路桥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9D133/00 , C09D7/65 , C09D7/61 , C09D7/63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抑冰型彩色路面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由水性丙烯酸、增韧剂、触变剂、消泡剂、色粉、抗滑填料、有机盐和光稳定剂制成。本发明改变了传统单组份水性丙烯酸的施工和易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触变性、可堆积性,能连续顺滑地从3D打印设备喷头喷出,且材料易于清洗。所开发的3D打印抑冰型彩色路面材料稳定性好,在原料储罐和打印管道中不沉降;可操控性强,材料喷射到路面上和成膜过程中不塌落、喷射界面清晰,拼接界面完整。同时,该材料还具有抑冰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路面与冰层的粘结力,使得冰层易于铲除清理,可广泛应用于冬季结冰的道面、路面、桥面铺装层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924935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210439201.2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95/00 , C08L91/00 , C08L53/02 , C08L21/00 , C08L17/00 , C08L11/00 , C08L9/06 , C08L23/16 , C08L27/06 , C08L25/06 , C08K3/06 , C08K5/47 , C08K5/20 , C08K5/3437 , C08K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低温煤焦油沥青改性为道路沥青的方法。萘在沥青中低温时易析出,使沥青失去塑性,导致路面冬季易产生裂缝。本发明将低温煤焦油沥青加热后加入A、B和C原料,混匀反应冷却即得到道路沥青;A原料为焦化溶剂油、蒽油、SBS、废橡胶粉、再生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乙丙橡胶、聚氯乙烯以及聚苯乙烯;B原料为硫磺、噻唑类以及硬脂酸酰胺类化合物;C原料为TMDQ、IPPD以及苯基-α-萘胺。本发明A原料增加了低温煤焦油沥青的胶质含量,改善其元素组成、化学组分以及胶体结构,使之与石油沥青更为相似适用于道路工程建设,B原料使A原料与低温煤焦油之间结合更紧密,直至形成三位网状结构,C原料使最终的道路沥青抗老化性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11898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534511.2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4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软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现有路面加热设备能一定程度避免原旧路面级配的破坏,进而降低混合料再生时新集料的添加量,但能量利用率和施工效率低下。本发明将去离子水、渗透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匀,再将煤油和糠醛抽出油在混匀,乳化得到A组分;将能量吸收剂和无机填料混匀得到B组分;将B组分撒铺于路面,再将A组分乳液均匀喷洒于B组分之上,然后在能量发射装置的辐射作用下进行修补。本发明能量发射器作用时间短,工作效率高,可以缩短2/3的作用时间,即可以提高66%以上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936872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81295.X
申请日:2012-11-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C2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裂缝修复装置。灌封机由于喷嘴太大,不能使沥青灌入细小的裂缝,修复路面裂缝时效率低下。本发明设置空腔形的出料仓,出料仓顶部设置接料口,底部设置若干连接软管,连接软管末端设置出料针头;出料仓和连接软管外缠绕加热电线,并在加热电线外包覆有保温层;出料仓底部与连接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阀门。本发明能够在不开槽的情况下,深入到裂缝底部,自下而上的将沥青灌封料灌入路面裂缝的路面裂缝修复装置,提高了灌缝效率,使用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924935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39201.2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95/00 , C08L91/00 , C08L53/02 , C08L21/00 , C08L17/00 , C08L11/00 , C08L9/06 , C08L23/16 , C08L27/06 , C08L25/06 , C08K3/06 , C08K5/47 , C08K5/20 , C08K5/3437 , C08K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低温煤焦油沥青改性为道路沥青的方法。萘在沥青中低温时易析出,使沥青失去塑性,导致路面冬季易产生裂缝。本发明将低温煤焦油沥青加热后加入A、B和C原料,混匀反应冷却即得到道路沥青;A原料为焦化溶剂油、蒽油、SBS、废橡胶粉、再生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乙丙橡胶、聚氯乙烯以及聚苯乙烯;B原料为硫磺、噻唑类以及硬脂酸酰胺类化合物;C原料为TMDQ、IPPD以及苯基-α-萘胺。本发明A原料增加了低温煤焦油沥青的胶质含量,改善其元素组成、化学组分以及胶体结构,使之与石油沥青更为相似适用于道路工程建设,B原料使A原料与低温煤焦油之间结合更紧密,直至形成三位网状结构,C原料使最终的道路沥青抗老化性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128745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614966.6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试路面层间拉拔疲劳试件的夹具及其测试方法。目前国内外对于路面结构的层间拉拔疲劳尚无人进行研究。奔逝哟革新性包括相互扣套的上组合件和下组合件,上组合件为一对C形板对接组成的矩形框,矩形框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下通孔,矩形框内侧面上均设置有竖直的凸棱;下组合件为一对相同的U形框连接形成的U形框,U形框的上端面中部上开设有上通孔,上通孔和下通孔形状相同且上通孔位于下通孔之上与其相对设置,上端面两侧开设有与凸棱相互嵌套且能滑动配合的凹槽。本发明通过上组合件和下组合件将试件固定后向试件下端施加竖向波形荷载,使粘结层出现均匀分布的拉应力,由试件疲劳拉拔应力与加载次数得到反映拉拔疲劳的特征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1798196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125128.2
申请日:2010-03-16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改善沥青路面性能的添加剂,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沥青路面抗裂和抗折性能的混杂纤维。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综合性能不高,成本高的问题,现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提高沥青路面抗裂和抗折性能的混杂纤维,包括聚酯纤维:15%-35%,木质纤维:35%-55%,聚丙烯腈纤维:15%-35%,维纶纤维:15%-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效果好:采用本发明的技术可以较好地改善沥青胶浆的抗剪切及车辙性能,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是实现既增强又增韧、节省工程造价、减轻混凝土自重的一条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654903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10035092.6
申请日:2009-09-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12 , C04B26/26 , C09J195/00 , C09J163/00 , C09J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混凝土桥桥面的铺装结构,水泥混凝土桥面板(1)上方依次设置有环氧沥青混凝土层(2)和SMA13沥青混凝土层(3);所述水泥混凝土桥面板(1)与环氧沥青混凝土层(2)之间通过防水粘结层(4)粘合,所述环氧沥青混凝土层(2)与所述SMA13沥青混凝土层(3)之间通过粘结层(5)粘合。本发明方案改善了桥面铺装层的高温稳定性与抗疲劳性能,并取得了结构的低温抗裂性、变形追从性与使用耐久性等方面的综合平衡;本发明方案的变形适应能力强,疲劳寿命也相当好,该组合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在各项指标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其综合性能最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