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29733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046539.X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判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交直流系统的等效模型,推导得出混联系统各层换流母线电压稳定因子(Voltage Stability Factor,VSF)及系统综合电压稳定因子(Comprehensive Voltage Stability Factor,CVSF)的计算方法;根据给定的系统参数,计算各层换流母线电压稳定因子VSF及CVSF的值;根据VSF的大小判断系统电压是否失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受端电网这种新的接入方式下,将混联系统交流母线的电压稳定特性进行量化,有助于分析。根据电压稳定因子的大小判断混联系统交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强弱,可用于指导实际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工程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25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996203.5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1K1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11/32
Abstract: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电力电缆故障监测方法,涉及电力检测系统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层、链路层和主站层构成,通过以下操作步骤实现,确定操作模块、确定操作设备、确定工作步骤。本发明从提高电缆监测自动化水平,降低维护工作量的角度出发,以先进的光纤测温设备实现温度监测,以可靠的工业通信产品构建光缆通信网络,以IEC标准为电缆载流量分析的依据,实时监测了电缆的运行情况,并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电力电缆温度进行预测,设定合适的上限。当温度超过设定的上限值便报警,通知运维人员进行及时排查。该系统设计成本较低效果较好,且减少了人员投入,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14093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87376.4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主动负荷多目标协调控制方法,所述多目标包括区域电网联络线功率和、用户经济效益和电力公司运营效益,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运行目标的权重,通过分析需求侧电源出力、储能系统荷电状态、用户用能需求、实时电价自动规划储能系统的实时出力,实现多目标运行整体结果最优。控制步骤包括:数据采集;参数设置;数据筛选;逐步寻优;指令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控制方法可以兼顾用户和电网的利益,显著提高智能需求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该策略可以用于智能需求侧建设初期的储能容量规划投资中,以得到最佳投入/产出比。
-
公开(公告)号:CN101860955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910129995.0
申请日:2009-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个人网络中实现簇间服务注册的方法,包括:第一服务管理节点获得需要注册到个人网络中的对应第一束Strand的服务描述信息;如果第一服务管理节点确定存储对应第一Strand的服务描述信息的第二服务管理节点无法存储获得的对应第一Strand的服务描述信息,则第一服务管理节点将获得的对应第一Strand的服务描述信息存储到除第二服务管理节点之外的服务管理节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个人网络中实现簇间服务注册的装置、一种个人网络中实现簇间服务发现的方法及一种个人网络中实现簇间服务发现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59990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78934.9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极化掺杂复合极性面电子阻挡层的紫外LED,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衬底、低温AIN成核层、高温AlN中间层、非掺杂AlGaN缓冲层、n型AlGaN层、Alx1Ga1-x1N/Alx2Ga1-x2N多量子阱有源区、极化掺杂复合极性面电子阻挡层和p型Alx5Ga1-x5N层,所述n型AlGaN层上设置n型欧姆电极,所述p型Alx5Ga1-x5N层上设置p型欧姆电极,所述极化掺杂复合极性面电子阻挡层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氮极性面p型Alx3Ga1-x3N电子阻挡层和金属极性面p型Alx4Ga1-x4N电子阻挡层。本发明的极化掺杂复合极性面电子阻挡层具有更高的电子阻挡层空穴浓度,有利于p型Alx5Ga1-x5N层的空穴注入;减小了有源区与电子阻挡层的晶格失配,提高了外延层晶体质量;增加了有源区电子空穴的辐射复合效率,提高了紫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3272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10864292.8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的稳定性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工程的特点,建立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的交直流系统等效模型;对受端交流系统进行等值,得出受端系统的简化节点网络,并通过矩阵变换求解得出交流系统的等效阻抗;提出分层功率比指标用以表征500kV和1000kV层传输的功率比值;提出分层接入短路比指标,用以评价混联系统的稳定性。分层接入短路比的值越大,分层交流系统相对强度越高,混联系统越稳定。本发明可用于指导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输电工程的建设,用来评价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的稳定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52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510855705.6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交直流混联系统强弱判断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交直流系统的等效模型,建立系统的特性方程;提出分层临界短路比和分层边界短路比的定义;计算交直流系统的临界短路比和边界短路比大小;根据短路比、临界短路比和边界短路比的相对大小判断混联系统强弱。本发明提出的量化计算方法为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混联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对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工程的建设及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932724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10864292.8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的稳定性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工程的特点,建立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的交直流系统等效模型;对受端交流系统进行等值,得出受端系统的简化节点网络,并通过矩阵变换求解得出交流系统的等效阻抗;提出分层功率比指标用以表征500kV和1000kV层传输的功率比值;提出分层接入短路比指标,用以评价混联系统的稳定性。分层接入短路比的值越大,分层交流系统相对强度越高,混联系统越稳定。本发明可用于指导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输电工程的建设,用来评价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的稳定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02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726851.9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非实时混合仿真平台及仿真方法,以实现电力通信复合系统的混合仿真,考虑了复合系统混合仿真中的时间同步问题,采用计算机数据结构中缓存、回滚的思想,通过信息通信仿真系统对电力仿真系统的中断控制,来确保复合系统的运算精度和速度。与已有的复合系统仿真方法相比,新提出的方法仿真效率更高,精度更优,能较好地反应出电力系统与通信系统间的动态交互特性。研究基于状态缓存的电力与信息通信混合仿真平台时间同步方法既有助于研究电力系统与通信系统的交互影响特性,也有益于制定智能信息化电网中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