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2647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710341019.6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电磁环网功率环流的方法和装置,包括:计算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获取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并得到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计算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并确定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输出功率。本发明基于换流站功率快速可调的特点对直流输电系统的第一逆变站和第二逆变站分别进行熄弧角调制,能够动态抑制高低压电磁环网中的无功环流,能响应交流系统实时的变化;且本发明基于直流分层接入方式的特点,设计了协调控制器减轻了逆变站在改变无功功率输出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相互耦合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111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1052089.1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逆变器调相的串供线路调压方法,利用光伏逆变器调相运行能力对串供线路进行电压调节,对常用的Q(U)和控制策略进行改进,既可随时为电网提供无功支撑,也可为光伏电站减少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投资,通过调动所有光伏逆变器均参与电网电压调节,使得无功吸收总量最低,电网有功、无功损耗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549421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1050971.2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3/48
Abstract: 本文针对含水电‑光电联合系统提出了一种适合电网调度的水电与光电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考虑联合系统运行的各种限制,建立了考虑水情信息的水光互补多目标优化模型。以互补系统并网效益最大和光伏消纳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构造多目标规划问题,采用多目标求解对水电和光电输出功率进行优化。与现有的方法相比,采用本方法可以在最大化光伏消纳能力的同时,从运行方的角度,有效地提高电源并网出力的效益,从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电网的友好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93272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10864292.8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的稳定性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工程的特点,建立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的交直流系统等效模型;对受端交流系统进行等值,得出受端系统的简化节点网络,并通过矩阵变换求解得出交流系统的等效阻抗;提出分层功率比指标用以表征500kV和1000kV层传输的功率比值;提出分层接入短路比指标,用以评价混联系统的稳定性。分层接入短路比的值越大,分层交流系统相对强度越高,混联系统越稳定。本发明可用于指导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输电工程的建设,用来评价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的稳定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35652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510855705.6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交直流混联系统强弱判断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交直流系统的等效模型,建立系统的特性方程;提出分层临界短路比和分层边界短路比的定义;计算交直流系统的临界短路比和边界短路比大小;根据短路比、临界短路比和边界短路比的相对大小判断混联系统强弱。本发明提出的量化计算方法为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混联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对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工程的建设及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02647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341019.6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电磁环网功率环流的方法和装置,包括:计算电磁环网的开口电压;获取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附加控制信号,并得到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熄弧角调制信号;计算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触发角,并确定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输出功率。本发明基于换流站功率快速可调的特点对直流输电系统的第一逆变站和第二逆变站分别进行熄弧角调制,能够动态抑制高低压电磁环网中的无功环流,能响应交流系统实时的变化;且本发明基于直流分层接入方式的特点,设计了协调控制器减轻了逆变站在改变无功功率输出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相互耦合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932724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10864292.8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的稳定性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工程的特点,建立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的交直流系统等效模型;对受端交流系统进行等值,得出受端系统的简化节点网络,并通过矩阵变换求解得出交流系统的等效阻抗;提出分层功率比指标用以表征500kV和1000kV层传输的功率比值;提出分层接入短路比指标,用以评价混联系统的稳定性。分层接入短路比的值越大,分层交流系统相对强度越高,混联系统越稳定。本发明可用于指导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输电工程的建设,用来评价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的稳定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6684859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1056097.3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分区技术的电网短路电流抑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读取电网运行状态、模型和参数等信息,并计算电网中母线短路电流;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确定考察集和动态分区可选方案;分别实施动态分区可选方案,确定最终的可选方案空间;建立动态分区方案评价模型,计算可选方案空间中各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确定最终的分区方案。本发明依据动态分区技术,兼顾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给出了解决电网短路电流问题的最佳分区方案,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529733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046539.X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混联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判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交直流系统的等效模型,推导得出混联系统各层换流母线电压稳定因子(Voltage Stability Factor,VSF)及系统综合电压稳定因子(Comprehensive Voltage Stability Factor,CVSF)的计算方法;根据给定的系统参数,计算各层换流母线电压稳定因子VSF及CVSF的值;根据VSF的大小判断系统电压是否失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受端电网这种新的接入方式下,将混联系统交流母线的电压稳定特性进行量化,有助于分析。根据电压稳定因子的大小判断混联系统交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强弱,可用于指导实际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工程研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