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09513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450296.7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顺磁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先由三价铁盐、磷酸二氢钠和碳水化合物通过水热反应得到铁碳核壳结构材料,其内核为纳米Fe2O3,壳层为碳;再向该铁碳核壳结构材料中加入有机硅和有机钛,通过溶胶-凝胶法得到“三明治”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其外层为硅钛复合氧化物、中间层为碳、内核为纳米Fe2O3;最后将该“三明治”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依次置于空气下焙烧、高纯H2下还原得到“蛋黄-蛋壳”型超顺磁纳米复合材料,其内核为纳米Fe颗粒、壳层为硅钛复合氧化物、核与壳之间为空腔。利用本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超顺磁特性。该材料在生物传感、纳米催化等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12819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322453.6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9/44 , B01J29/12 , B01J29/74 , C07C215/76 , C07C213/02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先将含金酸还原为纳米Au,将该纳米Au与聚合物粘结剂混合后加入硅源、铝源反应得催化剂前驱体,将模板剂加入催化剂前驱体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核壳结构的纳米金催化剂,内核为纳米Au,壳层为A型、X型、Y型或者ZSM-5型的一种或者几种的复合物的硅铝介孔分子筛,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0951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50296.7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顺磁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先由三价铁盐、磷酸二氢钠和碳水化合物通过水热反应得到铁碳核壳结构材料,其内核为纳米Fe2O3,壳层为碳;再向该铁碳核壳结构材料中加入有机硅和有机钛,通过溶胶-凝胶法得到“三明治”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其外层为硅钛复合氧化物、中间层为碳、内核为纳米Fe2O3;最后将该“三明治”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依次置于空气下焙烧、高纯H2下还原得到“蛋黄-蛋壳”型超顺磁纳米复合材料,其内核为纳米Fe颗粒、壳层为硅钛复合氧化物、核与壳之间为空腔。利用本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超顺磁特性。该材料在生物传感、纳米催化等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1199222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815739.3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3/86 , B01J23/835 , B01J23/26 , B01J23/08 , B01J37/10 , B01J37/34 , B01J37/03 , B01J37/16 , B01J35/1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7D21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中空高分散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工业催化技术领域,首先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备三维中空双金属氧化物,再通过对该双金属氧化物进行氧等离子体改性、硅烷偶联剂表面疏水再次改性,制得改性三维中空双金属氧化物载体,加入活性组分镍盐、助剂第IVA族元素金属盐和稀土元素金属盐,采用光沉积技术将活性组分与助剂金属负载到该改性载体上,空气流中400~600℃焙烧,得三维中空高分散金属催化剂,以该催化剂的总质量计,镍的质量百分比为20~40wt%,第IVA族元素金属的质量百分比为0.01~5wt%,稀土元素金属的质量百分比为0.01~5wt%。该催化剂应用于催化吡啶脱氢偶联合成2,2’‑联吡啶反应,具有催化剂用量低、副反应少、短流程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9291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645480.2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K3/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螺旋聚炔的红外微波兼容隐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含手性胆酸取代基的炔丙胺单体在核壳型导电聚合物/双金属镍基氧化物纳米材料表面原位聚合成螺旋聚炔而成的复合物,核壳型导电聚合物/双金属镍基氧化物纳米材料是由胺类导电聚合物单体在双金属镍基氧化物表面自聚合而成,双金属镍基氧化物是由第三主族金属盐与硝酸镍经水热反应并高温焙烧制得,含手性胆酸取代基的炔丙胺单体原位聚合成的螺旋聚炔的结构通式为:聚合度n为500~3000;该聚炔的热分解温度为200℃~450℃、室温下的比旋光度绝对值为5°~70°。
-
公开(公告)号:CN11345772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99840.9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9/03 , B01J29/76 , B01J37/34 , B01J37/10 , B01J35/10 , C07D213/22 , C07D213/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HMS@NiPt@Beta核壳结构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催化材料以微孔Beta分子筛为核,介孔HMS分子筛为壳,NiPt双金属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微孔Beta分子筛表面,微孔Beta分子筛核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得,NiPt双金属纳米颗粒通过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技术负载到微孔Beta分子筛表面,介孔HMS分子筛壳通过蒸汽相转晶法制得,以该催化材料的总质量计,镍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wt%,铂的质量百分比为0.01~5wt%,微孔Beta分子筛核的质量百分比为40~60wt%,余量为介孔HMS分子筛壳。该催化材料应用于催化吡啶脱氢偶联合成2,2’‑联吡啶反应,具有用量低、副反应少、短流程等优点,并在吸附分离、石油化工、精细化学品生产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9291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45480.2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K3/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螺旋聚炔的红外微波兼容隐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含手性胆酸取代基的炔丙胺单体在核壳型导电聚合物/双金属镍基氧化物纳米材料表面原位聚合成螺旋聚炔而成的复合物,核壳型导电聚合物/双金属镍基氧化物纳米材料是由胺类导电聚合物单体在双金属镍基氧化物表面自聚合而成,双金属镍基氧化物是由第三主族金属盐与硝酸镍经水热反应并高温焙烧制得,含手性胆酸取代基的炔丙胺单体原位聚合成的螺旋聚炔的结构通式为:聚合度n为500~3000;该聚炔的热分解温度为200℃~450℃、室温下的比旋光度绝对值为5°~70°。
-
公开(公告)号:CN11176057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22266.8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3/755 , B01J35/00 , B01J35/10 , B01J37/00 , B01J37/08 , C07D213/127 , C07D21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镍基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先制备Ni/Cu-MOF,再通过Pearson软硬酸碱原理刻蚀除掉Ni/Cu-MOF中的Cu得Ni/Cu-MOF刻蚀物,再加入铝盐,碱性条件下在Ni/Cu-MOF刻蚀物的Ni-MOF骨架镍表面原位生长Ni-Al LDH得LDH-MOF衍生物,最后在N2氛围下,400~600℃煅烧LDH-MOF衍生物,得到核壳结构镍基脱氢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内核为直径10~100nm的Ni羰基化合物活性组分,外壳为20~100nm壳层厚度的Ni-Al LDH,该催化剂可应用电解析氢反应和吡啶脱氢制备联吡啶等反应中,具有优异的脱氢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28199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22453.6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9/44 , B01J29/12 , B01J29/74 , C07C215/76 , C07C213/02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先将含金酸还原为纳米Au,将该纳米Au与聚合物粘结剂混合后加入硅源、铝源反应得催化剂前驱体,将模板剂加入催化剂前驱体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核壳结构的纳米金催化剂,内核为纳米Au,壳层为A型、X型、Y型或者ZSM-5型的一种或者几种的复合物的硅铝介孔分子筛,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