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顺磁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09513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450296.7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顺磁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先由三价铁盐、磷酸二氢钠和碳水化合物通过水热反应得到铁碳核壳结构材料,其内核为纳米Fe2O3,壳层为碳;再向该铁碳核壳结构材料中加入有机硅和有机钛,通过溶胶-凝胶法得到“三明治”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其外层为硅钛复合氧化物、中间层为碳、内核为纳米Fe2O3;最后将该“三明治”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依次置于空气下焙烧、高纯H2下还原得到“蛋黄-蛋壳”型超顺磁纳米复合材料,其内核为纳米Fe颗粒、壳层为硅钛复合氧化物、核与壳之间为空腔。利用本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超顺磁特性。该材料在生物传感、纳米催化等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超顺磁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0951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50296.7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顺磁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先由三价铁盐、磷酸二氢钠和碳水化合物通过水热反应得到铁碳核壳结构材料,其内核为纳米Fe2O3,壳层为碳;再向该铁碳核壳结构材料中加入有机硅和有机钛,通过溶胶-凝胶法得到“三明治”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其外层为硅钛复合氧化物、中间层为碳、内核为纳米Fe2O3;最后将该“三明治”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依次置于空气下焙烧、高纯H2下还原得到“蛋黄-蛋壳”型超顺磁纳米复合材料,其内核为纳米Fe颗粒、壳层为硅钛复合氧化物、核与壳之间为空腔。利用本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超顺磁特性。该材料在生物传感、纳米催化等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减反射光学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3812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47740.0

    申请日:2014-02-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反射光学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是以带正电荷的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片溶胶和带负电荷的SiO2纳米粒子溶胶为基元,通过交替浸渍,依靠静电引力层层自组装而成,层数为4~20,该减反射光学膜材料在350~800nm光谱范围内,光透过率为96.0%~99.9%。

    基于螺旋聚炔的红外微波兼容隐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291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645480.2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螺旋聚炔的红外微波兼容隐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含手性胆酸取代基的炔丙胺单体在核壳型导电聚合物/双金属镍基氧化物纳米材料表面原位聚合成螺旋聚炔而成的复合物,核壳型导电聚合物/双金属镍基氧化物纳米材料是由胺类导电聚合物单体在双金属镍基氧化物表面自聚合而成,双金属镍基氧化物是由第三主族金属盐与硝酸镍经水热反应并高温焙烧制得,含手性胆酸取代基的炔丙胺单体原位聚合成的螺旋聚炔的结构通式为:聚合度n为500~3000;该聚炔的热分解温度为200℃~450℃、室温下的比旋光度绝对值为5°~70°。

    HMS@NiPt@Beta核壳结构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5772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99840.9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HMS@NiPt@Beta核壳结构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催化材料以微孔Beta分子筛为核,介孔HMS分子筛为壳,NiPt双金属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微孔Beta分子筛表面,微孔Beta分子筛核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得,NiPt双金属纳米颗粒通过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技术负载到微孔Beta分子筛表面,介孔HMS分子筛壳通过蒸汽相转晶法制得,以该催化材料的总质量计,镍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wt%,铂的质量百分比为0.01~5wt%,微孔Beta分子筛核的质量百分比为40~60wt%,余量为介孔HMS分子筛壳。该催化材料应用于催化吡啶脱氢偶联合成2,2’‑联吡啶反应,具有用量低、副反应少、短流程等优点,并在吸附分离、石油化工、精细化学品生产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基于螺旋聚炔的红外微波兼容隐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291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45480.2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螺旋聚炔的红外微波兼容隐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含手性胆酸取代基的炔丙胺单体在核壳型导电聚合物/双金属镍基氧化物纳米材料表面原位聚合成螺旋聚炔而成的复合物,核壳型导电聚合物/双金属镍基氧化物纳米材料是由胺类导电聚合物单体在双金属镍基氧化物表面自聚合而成,双金属镍基氧化物是由第三主族金属盐与硝酸镍经水热反应并高温焙烧制得,含手性胆酸取代基的炔丙胺单体原位聚合成的螺旋聚炔的结构通式为:聚合度n为500~3000;该聚炔的热分解温度为200℃~450℃、室温下的比旋光度绝对值为5°~7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