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7591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67682.4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钢筋砼板式构件钢筋笼、网片层级连接器及墙楼板施工法。钢筋笼包括由上网片及下网片,在相对应的上下网片的横纵向钢筋的交叉节点之间设有网片层级连接器,所述网片层级连接器包括支撑连杆,其两端分别设有钢筋节点夹头,钢筋节点夹头包括一对由夹紧装置固紧的夹片且其中一夹片与支撑连杆连接,各网片层级连接器中的一对由夹紧装置固紧的夹片分别用于网片中的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的定位、紧固。墙楼板施工法包括网片层级连接器的组装及与一模板的连接、由网片层级连接器对上、下网片的横纵向钢筋交叉节点定位并夹紧的步骤,在墙体钢筋笼上连接另一模板,现场将其整体立起并吊运定位,再将其与墙或梁柱连接,浇筑混凝土。
-
公开(公告)号:CN11304762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182778.9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柱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其利用标准化设计,分级化组合,能够快速组织钢筋笼构件与金属模板的装配与成型,实现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中柱,梁,板及其配套的钢筋笼等结构的分级装配。本发明通过钢筋笼与金属模板装配方法的综合设计,能够实现钢筋笼与金属模板的快速固定与连接,减少现场人工作业量,简化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步骤,降低施工难度,加快钢筋混凝土工程建造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7849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69565.2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金属梁的独立式体外预应力加载装置,其包括设置在预应力加载装置顶部的金属梁,金属梁的底部两端分别连接预应力连接装置的两端,所述的预应力连接装置上安装有预应力调节装置,能够调节预应力连接装置与金属梁底部之间的距离,对金属梁施加预应力,以在梁截面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梁的承载能力。本发明通过体外预应力加载装置的设计,实现金属梁的体外预应力加载,在同等的截面水平下,能够提高金属梁的承载能力,增加金属梁的跨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988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801399.7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4D18/00 , F24D15/02 , F24D19/10 , F24D101/20 , F24D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风力发电建筑基础蓄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系统包括:电力智能控制系统,用于利用太阳能、风能进行发电;基础土壤蓄能系统,设于建筑底部,包括加热构件及蓄热储能建筑基础构件,加热构件设于蓄热储能建筑基础构件中,用以加热蓄热储能建筑基础构件,蓄热储能建筑基础构件包括级配土壤层和建筑固有结构体,级配土壤层在建筑固有结构体中填充设置,基础土壤蓄能系统的顶部接触建筑的地面板向建筑内部空间放热。本发明利用建筑基础大量蓄热能,能够消纳大量不稳定可再生能源产能,减少或免除蓄能电池的用量,提升安全性,规模化应用可降低不稳定可再生能源对电网的冲击,避免大量弃电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87295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01271.0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地人居空间发电蓄能热循环一体化维持系统,包括:基础和支护蓄能模块、腔体蓄能模块、空腔围护模块、能源智能控制模块,基于极地气候环境长期低温的特点,将可再生能源产能模块产生的电能为热能,储存在腔体蓄能模块、基础和支护蓄能模块中,并利用腔体蓄能模块和支护蓄能模块,维持极地人居环境温度。本发明一体化维持系统,通过可再生能源产能和蓄能模块大量蓄能,减少了蓄电池的用量;同时利用空腔围护模块和支护蓄能模块,形成高保温性能的一次空间,在一次空间内再进行二次空间建造,降低了建造难度和极地人居环境的维护难度,节省了整体建设和运行成本,为极地人居环境的规模化可持续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01273.X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改造碳排放实时计量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其方法实时采集既有建筑改造时内部环境数据,通过深度学习构建碳排放计量数学模型,建立既有建筑环境数据与碳排放值的关联,计算回归系数;对待改造建筑改造现场环境数据进行二次采集,根据碳排放计量数学模型实时计量待改造建筑改造中的碳排放值;通过物联网传感器,获取新环境数据和碳排放值,进行碳排放数学模型的优化和调整,对待改造建筑在改造过程中的碳排放值进行实时计量和可视化展示。本发明方法数据采集全面、碳排放实时监测与控制能力强,将实时环境检测数据与信息模型连接,反馈与碳排放数值的关联性并可视化,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碳排放计算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17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675867.1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东南大学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地下农场低能耗逃生装置,属于地下空间建筑技术领域。包括由混凝土构成的地下空间,还包括窗框、金属框架、踏板和天窗,窗框为若干横梁和纵梁焊接成的钢结构,相邻的两根横梁和纵梁之间形成矩形的窗洞,窗框的底部固接有金属竖撑,金属框架的底部与金属竖撑的底部转动连接,金属框架的顶部与对应的横梁活动连接,踏板设置在相邻的金属框架之间,天窗铰接在窗洞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金属框架和踏板的组合使用,从而可以在踏板上进行农作物的栽培种植,通过金属框架进行地下空间内的垂直延伸,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在发生异常情况的时候,可以推动金属框架(56)对比文件陈前;谭承焯;杜雪飞.一种新型客车应急逃生天窗的设计.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第18期),全文.许亚惠;任育涵;牛云涛;谢阳.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楼智能移动逃生梯.电气时代.2015,(第08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01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04429.8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构造柱断桥隔热保温构造及保温方法,该构造包括一对构造柱钢筋笼、保温板、第一连接钢板和第二连接钢板;构造柱钢筋笼设置于相邻两砌块之间,一对构造柱钢筋笼相对设置并形成容纳一保温板的间隙;第一连接钢板成对设置,其中一个第一连接钢板焊接于一构造柱钢筋笼上,另一个第一连接钢板焊接于另一构造柱钢筋笼上;每个第一连接钢板上均第一预留螺栓孔;第二连接钢板用于连接同一对第一连接钢板以将一对构造柱钢筋笼固定为一体,第二连接钢板位于构造柱钢筋笼的外部;第二连接钢板上预留第二螺栓孔。本发明在不采用外保温的情况下,隔断构造柱部位的热桥效应,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热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4463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915670.9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通三建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墙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装配式保温墙体,本发明在相邻的两个墙体支撑主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接缝外密封机构,利用工字拉紧件和密封膨胀层构成的接缝外密封机构,可以很好的对墙体支撑主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提高密封性能,本发明的密封腔内以注入膨胀凝固浆剂的方式密封形成密封膨胀层,这样,可有效的实现对各个缝隙的填充,提高密封的稳定性,并能够实现对墙体单元的稳固连接,保证墙体连接可靠性;本发明外保温防护组件的端部为阶梯结构,可以有效的保证对外保温防护组件的稳固连接,防止外保温防护组件的长期使用后粘固不牢而脱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1345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475981.4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组合钢筋笼构件及其装配方法、结构体及建造方法,该预制组合钢筋笼构件,由预制竖向结构钢筋笼构件、预制梁钢筋笼构件和预制楼板钢筋笼构件组合装配而成,预制竖向结构钢筋笼构件为预制剪力墙钢筋笼构件或预制柱钢筋笼构件。预制剪力墙钢筋笼构件包括多个预制边缘约束构件、与所述预制边缘约束构件连接的钢筋网片和安装设置在所述钢筋网片外侧的免拆模,钢筋网片沿预制剪力墙的墙面处设置,免拆网通过定位固定件与钢筋网片连为一体。本发明能够实现现有构件和工艺无法完成的超大型构件装配和钢筋混凝土大结构空间民用建筑,简化了工序,减少了高空作业,降低了转运成本,提高了效率,现场定位便捷,工艺可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