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理图像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5410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1614736.9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胃癌病理图像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医疗诊断、深度学习、辅助诊断系统。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切片信息;所述病理切片图像获取模块使用数字病理全切片扫描仪将病理切片扫描为病理切片数字影像,并传递给所述病理切片图像预处理模块;病理切片图像预处理模块用于病理切片图像的染色风格标准化;阴阳性样本判别模块用于对染色风格标准化后的病理切片图像做阴阳性判别;分级诊断模块用于对获得的阳性样本做分级诊断,并生成分级诊断报告;报告生成模块用于医生查看分级诊断报告进行人工复核并确诊,通过报告生成模块生成最终诊断报告。本发明用于智能病理图像智能诊断领域。

    胃癌病理图像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541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14736.9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胃癌病理图像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医疗诊断、深度学习、辅助诊断系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并没有解决的胃镜活检样本阴阳性判别和组织病理学分级诊断这两个问题。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用于信息录入人员在诊断系统中依次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切片信息;所述病理切片图像获取模块使用数字病理全切片扫描仪将病理切片扫描为病理切片数字影像,并将病理切片数字影像传递给所述病理切片图像预处理模块;病理切片图像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患者的病理切片图像进行染色风格标准化处理;阴阳性样本判别模块用于对染色风格标准化后的病理切片图像进行阴阳性判别,实现样本初筛;分级诊断模块用于对获得的阳性样本做分级诊断,并生成分级诊断报告;报告生成模块用于医生查看分级诊断报告进行人工复核并确诊,给出最终诊断结论,通过报告生成模块生成最终诊断报告。本发明用于智能病理图像智能诊断领域。

    非接触感应式摩擦电轴承传感器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305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079663.3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感应式摩擦电轴承传感器及其测试方法,该传感器包括滚动轴承、定子单元和转子单元,定子单元的端盖的沟槽处设有电荷补充装置,栅格电极由两个环形叉指电极组成,调整环用于调节电极与转子单元的距离;转子单元包括保持架连接板和PTFE环,保持架连接板通过铆钉与保持架相连接,PTFE环安装于保持架连接板的凹槽处。当轴承转动时电荷补充装置和PTFE环发生相对摩擦并在两接触表面不断积累电荷,并在栅格电极上感应产生相应的静电荷,随着PTFE环与栅格电极的相对转动,感应电荷在两个叉指电极之间来回流动产生交流信号。本发明可实现对滚动轴承的转速和打滑率检测,具有测量范围广、测量精度高和服役寿命长等优点。

    一种用于飞机腹下导弹装配的顶装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94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044837.2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腹下导弹装配的顶装机构及其控制方法,该顶装机构包括动力传动机构、行走控制机构、剪叉式升降机构和上平台支撑机构。动力传动机构通过定位螺栓安装于底座上,并通过连接叉头与剪叉式升降机构后部横梁进行连接。顶装机行走驱动机构采用电动机驱动驱动轮,通过遥控器控制顶装机构在工作区按要求到达指定工位。该顶装机构采用全电控的控制方式,通过无线遥控方式实现顶装机构的行走、升降机构和上平台机构的定位调整。本发明可实现飞机腹下各种尺寸型号导弹的快速装配,机构操作方便,结构合理,定位准确,响应速度快,并且具有较高的通用性与稳定性。

    一种高速冲击打孔容器苗栽植机

    公开(公告)号:CN11291340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81949.9

    申请日:2021-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冲击打孔容器苗栽植机,送苗系统固定在行走系统上;打孔送苗机构通过支架安装在行走系统上,容器苗释放机构和覆土机构均安装在打孔送苗机构上;控制系统通过支架固定在行走系统上,且控制系统分别电性连接行走系统、送苗系统、打孔送苗机构、容器苗释放机构和覆土机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冲击打孔容器苗栽植机,具有高速冲击打孔深、大的优点,同时兼具覆土压实的功能,从而提高栽植质量,增加栽植容器苗的成活率。

    一种可调预压力的植物叶片厚度无损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520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585090.0

    申请日:2013-11-19

    Abstract: 一种可调预压力的植物叶片厚度无损测量仪及测量方法,涉及一种植物叶片厚度无损测量仪。它是为了在保证植物叶片无损的情况下对植物叶片厚度进行精确测量。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进行微量调节的操纵机构控制预压力杆的移动,在预压力杆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传感器传出信号经A/D转换传给单片机,之后单片机传给上位机,经由上位机显示其预压力的大小;将预压力杆固定后,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探头接触植物叶片,并随叶片厚度的变化进行微量的位移变化,随着探头移动引起传感器内部电感变化,传感器传出的信号经A/D转换传给单片机,后经由上位机显示其实时的叶厚变化情况。从而进行定预压力下的叶片厚度测量。本发明适用于植物叶片厚度无损测量。

    一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41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25957.8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本发明涉及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利用峰值包络谱傅里叶分解对轴承信号进行分解得到分量信号,对分量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将分量包络谱转换为灰度图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特征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利用峰值包络谱傅里叶分解对原始轴承信号进行分解,有效地将故障信息丰富的频带与噪声频带分开,将分量信号由时域转换为包络谱并进一步转化为特征增强的灰度图,获得的包络谱灰度图故障特征明显,并且避免了传统故障诊断方法需要进行复杂的特征提取的问题。通过对不同故障类型的轴承振动信号进行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诊断精度更高、抗噪声能力更强。

    一种用于油茶树苗标准化种植的挖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01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808828.5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一种用于油茶树苗标准化种植的挖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林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由于油茶树苗种植地形复杂导致油茶树种植过程自动化程度低,以及无法实现回填土壤的层理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油茶树苗标准化种植的机械装备,采用履带式底盘、柴油机和液压系统提供动力以适应复杂的丘陵地形,所设计的新型挖坑钻头能够收集钻取过程中的土壤并保证回填土壤的层理性,从而在保证树苗种植成活率的前提下,助力油茶果树苗种植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用于油茶树苗标准化种植的挖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融合先验分布与同态混沌加密的多用户模型联合迭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737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554437.0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融合先验分布与同态混沌加密的多用户模型联合迭代方法,本发明涉及深度学习模型联合迭代技术中,用户本地数据分布差异较大以及隐私保护的问题。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的不同任务处理已愈发广泛。然而模型训练依赖于足够数量与质量的数据集。然而数据经常难以采集以及隐私保护愈发重要,导致模型泛化性与准确性难以达到要求,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用户模型联合迭代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利用先验分布弥合多用户本地数据分布差异,并混合两种加密技术保护数据隐私,从而实现模型联合迭代。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模型训练难度,提升模型的泛化性能以及准确度。本发明应用于深度学习模型训练中的多用户模型联合迭代。

    核桃采摘装置及控制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3901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75355.0

    申请日:2023-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桃采摘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采摘组件,包括采摘头和收集件,采摘头用于将核桃与核桃树分离,收集件至少用于收集分离后的核桃,驱动组件,分别与采摘头和收集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驱动组件,至少用于驱动采摘头执行采摘动作,驱动组件连接在可伸缩件的自由端上,手持组件连接在可伸缩件的固定端上;控制装置,用于在获取的第一距离达到第一距离阈值时,使第一电机以设定的转速启动。采摘人员通过握持在手持组件上,使得采摘装置被携带至待采摘位置,调节可伸缩件使得采摘组件到达核桃的位置,并利用驱动组件对采摘组件进行驱动,使得采摘组件对核桃采摘,以适应非规范种植地区核桃的采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