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8820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88114.9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1F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F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钙铁榴石一步碱热法处理中低品位铝土矿生产冶金级氧化铝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将中低品位铝土矿破碎磨细成矿粉;S2:将矿粉、铁酸钠或铁酸钙、活性石灰及循环母液混合制备成原料矿浆;S3:将原料矿浆进行碱热溶出反应;S4:将溶出矿浆进行稀释并将稀释液进行液固分离;S5:向低分子比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碳分,得到粗氢氧化铝和碳分母液;S6:将粗氢氧化铝进行拜耳法处理,得到冶金级氧化铝。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溶出过程中添加石灰和铁酸钠或铁酸钙,使溶出过程生成钙铁榴石型渣来代替传统的溶出渣,能够大幅度提高氧化铝的溶出率,同时制备冶金级氧化铝,具有流程短效率高的特点,物料实现了零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14516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06063.3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高铝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研发中心 , 东北大学
IPC: C01F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粉煤灰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后含水18%以下的脱硅粉煤灰与石灰石磨制混合,采用半干法烧制成熟料;2)将上述熟料进行碱溶出,溶出后进行过滤、分离,得到溶出液;3)将溶出液进行脱硅处理后,进行碳酸化分解,得到氢氧化铝;4)氢氧化铝经焙烧后得到氧化铝。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了现有碱法粉煤灰生产氧化铝过程中物耗和能耗高的缺点,具有熟料配钙比低、溶出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5296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1219186.4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钙铁榴石型赤泥生产微晶玻璃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将钙铁榴石型赤泥与添加剂调配后,混合均匀,得到基础玻璃配合料;S2:将基础玻璃配合料放入高温炉中熔化,均化澄清后,得到玻璃液;S3:将玻璃液浇注到合金钢模具中,得到基础玻璃块;或,将玻璃液直接倒入去离子水中水淬成基础玻璃粒料,干燥磨细成粉体后装入晶化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基础玻璃块;S4:将基础玻璃块进行微晶化处理,得到微晶玻璃。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对钙铁榴石一步碱热工艺中固体废弃物赤泥的回收且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达到了资源绿色利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892307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1229226.9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1B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碱石灰烧结法赤泥碱法合成硅酸钙的方法,属于保温材料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浆的配制:将碱石灰烧结法赤泥与硅酸钠溶液按液固比10‑25:1混合配制原料浆,其中,配制后的原料浆中钙硅摩尔比为0.83‑1:1;S2、水热合成法制备硅酸钙材料浆料:将步骤S1的原料浆在密闭条件下150‑200℃搅拌反应4‑20h,获得硅酸钙材料浆料;S3、硅酸钙粉体材料的合成:将所述步骤S2获得的硅酸钙材料浆料在室温下冷却,通过分离获得固体产物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分离后的固体产物水洗至中性,干燥去除水分,获得雪硅钙石或/和硬硅钙石。本发明操作简单,工序少,成本低,制备效率高,实现了废弃物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7857277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1230606.4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1B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硅酸二钙直接合成硅酸钙的方法,属于保温材料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浆的配制:将破碎磨细的硅酸二钙与二氧化硅及水以液固比为10‑30:1混合配制原料浆,配制的原料浆中钙硅摩尔比为0.83‑1:1;S2、水热合成法制备硅酸钙材料浆料:将步骤S1的原料浆在密闭条件下180‑280℃搅拌反应6‑20h,获得硅酸钙材料浆料;S3、硅酸钙粉体材料的合成:将所述步骤S2获得的硅酸钙材料浆料在室温下冷却,通过分离获得固体产物和水,然后将分离后的固体产物干燥去除水分,获得雪硅钙石或/和硬硅钙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简单,工序少,成本低,制备效率高,产品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96364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247637.0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F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42 , C01F7/06 , C01P2006/80 , C01P2006/82
Abstract: 一种低品位含铝原料的综合利用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将铁酸钠、低品位含铝原料和石灰混合用苛性碱液浸出,浸出液中加入石灰乳或石灰进行停留反应,获得将铝酸三钙浆液过滤,获得高分子溶液;将高分子溶液加热蒸发制成苛性碱液;铝酸三钙滤饼与蒸发母液混合二次溶出获得碳酸钙浆液;碳酸钙浆液过滤获得二次固相和二次滤液;碳酸钙滤液通入CO2碳酸化分解,获得碳酸化分解浆液;将碳酸化分解浆液分别制成氢氧化铝和石灰;浸出渣制成钙铁榴石。本发明的方法构成了低品位含铝原料综合利用新工艺的闭路循环,产品为超白氢氧化铝和钙铁榴石,其余物料均实现了流程内部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57276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230601.1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1B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硅酸二钙碱法合成硅酸钙的方法,属于保温材料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浆的配制:将破碎磨细的硅酸二钙与硅酸钠溶液以液固比为10-25:1混合配制原料浆,配制的原料浆中钙硅摩尔比为0.83-1:1;S2、水热合成法制备硅酸钙材料浆料:将步骤S1的原料浆在密闭条件下150-200℃搅拌反应4-20h,获得硅酸钙材料浆料;S3、硅酸钙粉体材料的合成:将所述步骤S2获得的硅酸钙材料浆料在室温下冷却,通过分离获得固体产物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分离后的固体产物水洗至中性,烘干以去除水分,获得雪硅钙石或/和硬硅钙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简单,工序少,成本低,制备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605185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69914.4
申请日:2012-03-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铁铝共生矿的综合利用方法,属冶金技术领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铁铝共生矿破碎制成球团,通入还原煤气预还原获得预还原矿;将预还原矿和石灰放入还原熔分炉中,以氧气为载气喷吹煤粉进行熔分还原,获得铁水和高温含铝熔渣;将高温含铝熔渣冷却至常温并自然粉化获得炉渣,置于碳酸钠溶液中浸出,获得浸出液和浸出渣;将浸出液进行常压脱硅和中压脱硅,获得精制液;向精制液中通入CO2进行碳酸化分解,得到分解母液和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焙烧制成氧化铝;向分解母液中加入碳酸钠进行补碱,制成碳酸钠溶液用于浸出。本发明既能保证铁铝的高效解离提取,又能在技术上和经济效益上可行,有效综合利用我国的铁铝共生矿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68255.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铝集团山西交口兴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PC: C01F7/47
Abstract: 一种工业铝酸钠溶液深度除铁净化工艺,属于溶液除杂技术领域。向沉降后的铝酸钠粗液中加入超细钙质除铁剂与可溶性镁盐进行除铁,除铁剂由氯化钙与铝酸钠溶液反应制得。此过程中,粗液中大部分铁以沉淀形式去除,同时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吸附溶液中部分胶体形态的铁杂质。反应后加入絮凝剂,沉降后上清液溢流经叶滤机过滤,所得滤液即为除铁后的净化液。本发明中的超细钙质除铁剂平均粒径在0.1~10μ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反应活性,添加量较低;所采用的工艺反应时间短,且不需增加额外的设备,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除铁方法。净化后的铝酸钠溶液中铁浓度(以Fe2O3计)降至2~6mg/L,铁去除率达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5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55073.4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赤泥尾渣制备透明玻璃和内含针状晶体微晶玻璃的方法,解决了赤泥尾渣生产玻璃及微晶玻璃过程中生产能耗高,赤泥尾渣利用率低,玻璃无实际应用价值,微晶玻璃韧性低的难题。本发明以赤泥尾渣为原料,提出添加B2O3作为助熔剂降低熔化温度,制得透明玻璃,采用一步法热处理进一步降低能耗。提出使用CaF2,P2O5作为晶核剂使赤泥尾渣微晶玻璃内部析出针状晶体,提高微晶玻璃韧性。本发明技术新颖,有效推动了危险固废资源处置与高值化利用领域的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