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14645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410336219.9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1B3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菱沸石的方法,包括:1)将粉煤灰和氢氧化钾固体搅拌均匀;2)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放入高温炉中煅烧;3)将煅烧好的碱融物研细;4)在研细后的物质中加入水和二氧化硅(SiO2)粉末,并搅拌均匀;5)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液放置烘箱中保温;6)保温结束后,取出,并反复洗涤至中性,过滤、干燥后得到菱沸石。本发明不仅制备了价廉,性能优良的菱沸石,而且提供了一种粉煤灰有效利用的途径,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污染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056015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0906918.5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01J29/46 , B01J37/03 , B01J37/08 , B01J37/10 , B01J37/30 , B01J35/10 , C07C29/154 , C07C31/04 , C07C41/01 , C07C4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及CO2加氢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铝共享金属‑沸石双功能催化剂,包含:Cu‑MOx‑Al2O3纳米微粒和纳米ZSM‑5沸石;M为金属元素,Cu以铜金属或铜氧化物形式存在;所述纳米ZSM‑5沸石原位生长在所述Cu‑MOx‑Al2O3纳米微粒的表面,且所述纳米ZSM‑5沸石与Cu‑MOx‑Al2O3纳米微粒共享Al原子。该双功能催化剂中的纳米ZSM‑5沸石与CMAl纳米微粒之间共享Al原子,以Al为媒介使二者紧密结合,大大缩短了传统双功能催化剂中两种催化剂成分的间距,从而显著增强了其协同效应、优化了催化性能。本发明还涉及所述铝共享金属‑沸石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560153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06918.5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01J29/46 , B01J37/03 , B01J37/08 , B01J37/10 , B01J37/30 , B01J35/10 , C07C29/154 , C07C31/04 , C07C41/01 , C07C4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及CO2加氢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一种铝共享金属-沸石双功能催化剂,包含:Cu-MOx-Al2O3纳米微粒和纳米ZSM-5沸石;M为金属元素,Cu以铜金属或铜氧化物形式存在;所述纳米ZSM-5沸石原位生长在所述Cu-MOx-Al2O3纳米微粒的表面,且所述纳米ZSM-5沸石与Cu-MOx-Al2O3纳米微粒共享Al原子。该双功能催化剂中的纳米ZSM-5沸石与CMAl纳米微粒之间共享Al原子,以Al为媒介使二者紧密结合,大大缩短了传统双功能催化剂中两种催化剂成分的间距,从而显著增强了其协同效应、优化了催化性能。本发明还涉及所述铝共享金属-沸石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729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22041.0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01J23/80 , B01J23/83 , C07C29/154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接成型的CO2利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接成型的CO2利用催化剂,成分为金属铜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化学式通式为:Cu0[MxNyOz],其中,M为m价过渡金属元素,N为n价过渡金属元素,M、N包括但不限于锌(Zn)、锆(Zr)、铈(Ce)、铟(In)、锰(Mn);x>0,y≥0,0<z<(x×m+y×n)/2。本发明提供的直接成型的CO2利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无有毒污染物产生,且制备成本低,制备周期短,具有良好催化性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2368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03143.6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8 , Y02P20/152 , Y02P20/57 , B01D53/0462 , B01D53/0438 , B01D2257/504 , B01D2258/0283 , B01D2259/4009 , C01B2210/0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分离工业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变温吸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床、第二吸附床和第三吸附床,每个吸附床带有相互独立的换热室和吸附室,以及包括:可切换地与每个吸附室或换热室连通的热烟气供给管路、可切换地与每个换热室连通的空气供给管路、可切换地与每个吸附室连通的CO2供给与回收管路。该方法包括三个循环的状态,能够不间断吸附分离烟气中CO2,同时在变温吸附过程中,利用烟气自身热量加热吸附剂使其脱附再生,烟气在此过程中温度降低,节省了吸附和脱附的能源消耗。本发明解决了分离工业中二氧化碳和现有变温吸附技术能耗高的问题,实现了节能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66961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35372.1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8 , B01J20/22 , B01D53/02 , B01D2257/504 , B01D2258/0283 , B01J20/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多孔二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氨基多孔二氧化碳吸附剂是使用四乙烯五胺对合成的ZSM‑5型沸石进行浸渍改性所得到的氨基功能化材料。制备方法中,将正硅酸乙酯、异丙醇铝、四丙基氢氧化铵、氯化钠和去离子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将混合液放入烘箱中进行除醇;再将除醇后的混合液放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晶化、洗涤、过滤和干燥后得到ZSM‑5型沸石;将ZSM‑5型沸石与四乙烯五胺的乙醇溶液按质量比混合、搅拌;最后将混合液充分干燥后得到氨基多孔二氧化碳吸附剂。本发明的氨基多孔二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在60℃‑80℃范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效率高、选择吸附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85868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08417.6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9/02 , B22F9/20 , C01P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合成Cu掺杂沸石CHA的方法,利用廉价的硅铝原料,在最初配料中即加入Cu源,通过高温碱融、水热反应等步骤直接合成了Cu掺杂的沸石CHA,产品尺寸均一、结晶良好。本方法免去了现有方法中繁琐的离子交换步骤,不使用有机模板剂或沸石晶种,充分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不仅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还增加了废弃物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利于工业的绿色发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