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8356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62084.9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漂浮式风力机多浮体平台,包括上浮体和下浮体,所述上浮体和下浮体之间通过处于拉伸状态的张力筋腱连接,所述上浮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固定浮舱、可变浮舱、基础压载,所述固定浮舱用于提供浮力,所述可变浮舱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一压载泵,所述下浮体包括压载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外界载荷作用下,上浮体发生位移,下浮体的拉力通过与之相连的张力筋腱传递至上浮体,一方面减小了上浮体运动,另一方面加快了上浮体恢复至平衡位置的速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不仅减小了纵荡、纵摇及首摇响应,且继承了Spar平台良好的运动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78880.4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F03D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尖速比与相位角变化的垂直轴风力机变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imgabs0#的理论模型,建立θp求解模型;步骤2、建立μ的选取模型;步骤3、基于三个叶片式的风力机,设计风力机监测系统;步骤4、启动风力机监测系统,获取压力值、风速V∞和相位角θ,并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计算尖速比λ,并根据步骤2G中获取的μ的选取模型,选择变桨比例因子μ;步骤5、控制单元将来流风速V∞、相位角θ和变桨比例因子μ输入至步骤1中桨距角θp的求解模型,计算桨距角θp;步骤6、控制单元接收桨距角θp后,根据压力值的大小,判断哪些液压缸处于迎风区、背风区,以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至对应的液压缸。本发明可根据尖速比实时变桨,同时适用于低尖速比与高尖速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04579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5178.5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启动组件的支臂刹车垂直轴风力机,包括:底座;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转轴;活动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风力机支臂组件;所述风力机支臂组件包括活动套接于转轴上的第一固定轴座、设置于第一固定轴座正上方的第二固定轴座、活动设置于第一固定轴座与第二固定轴座上的支臂及与所述支臂固接的叶片;所述支臂以水平方向为轴心进行0‑90度的转动。根据本发明,结构简单,同时提供刹车及辅助启动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控制系统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76189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87998.3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形结构的新型双体漂浮式风力机平台,包括:叶片、与所述叶片固接的发电机舱、与所述发电机舱固接的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柱固接的上部浮舱及与所述上部浮舱通过筋腱连接的下部压舱;所述上部浮舱包括与所述支撑柱固接的立柱及与所述立柱固接的浮箱,所述浮箱采用空心箱结构且该浮箱底部上开设有分形的华夫格多孔。根据本发明,提高了该平台的稳定性,具有经济实用性,且具有良好的水动力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81377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057263.9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F03D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风力机叶片的自动伸缩涡流发生器系统,其包括风力机叶片、压力挡板、归位器、连杆机构和涡流发生器;风力机叶片上开设一凹槽;凹槽贯穿叶根;归位器悬空设置在凹槽内;归位器背向叶根的一侧面开设一调节槽;沿压力差的方向,调节槽的内壁安装弹簧;连杆机构的一个自由端铰接在风力机叶片上;连杆机构的另一个自由端通过转轴固定在凹槽位于风力机叶片的部分;连杆机构的一固定端铰接在风力机叶片上并位于归位器和涡流发生器之间;压力挡板通过转轴与连杆机构连接;压力挡板伸入调节槽内并与弹簧接触。本发明利用连杆机构将叶片尾缘处压差信号转变为涡流发生器的位移,从而实现涡流发生器自动伸缩,控制气流分离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4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58175.9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漂浮式风力发电系统,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漂浮式风力发电系统包括环形轨道、多个系泊装置、两个第一漂浮装置、两个第二漂浮装置、两台风力发电机和控制装置;多个系泊装置沿环形轨道均匀设置,并与环形轨道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漂浮装置和两个第二漂浮装置均匀且间隔设置于环形轨道上,并与环形轨道固定连接;两台风力发电机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漂浮装置上;当风向与两台风力发电机的连线成预设角度时,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环形轨道绕环形轨道的中心轴线旋转,以使两台风力发电机的连线与风向垂直,同时控制风力发电机的风轮正对风向旋转。本发明实现了风力发电机的自动对风,避免了安装于同一平台的风力发电机受彼此的尾流影响,从而实现了更好的捕捉风能的目的,提高了风能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6168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1054168.7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G06F3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力机支撑结构仿生内肋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各种不同分形维数的植物叶脉作为训练对象;步骤2,以不同分形维数的植物叶脉为学习目标,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提取植物叶脉位图中所具有的几何规律,并以叶脉分支阶数、叶脉分形维数以及生成点阵密度为输出参数,构成具有特定分形维数的普适性点阵;步骤3,将普适性点阵通过设计软件对称内嵌于风力机支撑结构的壁面,仿生内肋的铺设部位根据风力机支撑结构在各种承载环境下的结构问题进行确认;步骤4,基于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厚度的仿生内肋的支撑结构动力学特性进行校核,来对仿生内肋的厚度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60064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95285.0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IPC: F03D1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单柱式海上漂浮式风力机的仿生分形垂荡板,属于海上风机技术领域,包括机舱、设于机舱一端端部的轮毂,等间距设于轮毂外周的风力机叶片,机舱底部固定有用于支撑的塔架,塔架底端端部固定有单柱式平台,单柱式平台外周设有垂荡板和3条系泊线,系泊线用于固定平台和海床,垂荡板底面设有分支分形结构,分支分形结构仿生于亚马逊王莲底部叶脉分支分形结构,包括多个相互交错的主脉和支肋,多个相互交错的主脉和支肋形成有多个向内凹设的空腔,本发明将仿生的分形结构应用在单柱式海上漂浮式风力机附加垂荡板中,可有效应对我国复杂海况下非线性动态响应,从而对漂浮式风力机系统健康运行及寿命延长起到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879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44738.7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力机多方位避险防撞减损装置,包括:椭圆形防护层结构及套接设置于所述椭圆形防护层结构内的环状橡胶软垫,环状橡胶软垫与椭圆形防护层结构之间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固接于所述椭圆形防护层结构上;椭圆形防护层结构一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探测器,环状橡胶软垫一端设置有延伸出椭圆形防护层结构远离探测器一端面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匹配有驱动件。根据本发明,具有优良的防撞减损效果,避免发生正向碰撞,同时降低侧向碰撞的危害,提高防撞装置的防护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2423403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0701210.4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上海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漂浮式风力机多浮体平台,包括上浮体和下浮体,所述上浮体和下浮体之间通过处于拉伸状态的张力筋腱连接,所述上浮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固定浮舱、可变浮舱、基础压载,所述固定浮舱用于提供浮力,所述可变浮舱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一压载泵,所述下浮体包括压载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外界载荷作用下,上浮体发生位移,下浮体的拉力通过与之相连的张力筋腱传递至上浮体,一方面减小了上浮体运动,另一方面加快了上浮体恢复至平衡位置的速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不仅减小了纵荡、纵摇及首摇响应,且继承了Spar平台良好的运动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