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0838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110353063.1
申请日:2011-11-09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网络区域内的网络节点的方法及系统。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先获取网络区域内的第一网络的包含作为簇头的网络节点信息的网络特征信息,接着将所述网络特征信息发送给处于所述网络区域内的第二网络中且能采用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以便该通信设备唤醒或休眠所述第一网络中作为簇头的网络节点,进而由作为簇头的网络节点开始逐级唤醒或休眠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其他网络节点,由此,基站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请求通信设备执行唤醒或休眠操作,使得基站等设备能实现对盲区的灵活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873177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545980.4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车载网络的安全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车车通信中,所述安全信息传输方法包括:S1,发送携带临时安全信息传输信道标识的常规车载环境下的无线接入服务公告信息给所述接收方;S2,发送安全信息,并在分析出控制信道间隔内有剩余可传输字节时,将所述安全信息分成添加剩余分组标记的第一片段以及未添加剩余分组标记的第二片段,并将所述第一片段在控制信道间隔内传输给所述接收方,将所述第二片段在服务信道间隔内传输给所述接收方;S3,返回到常规消息传输状态,继续传输信息。本发明能够使安全信息在服务信道间隔内传输,大大降低传输时延,改善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47246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110043369.7
申请日:2011-02-22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2D对/D2D簇通信建立方法,包括:步骤一,发起方用户设备通过蜂窝链路主动向基站发送簇建立请求信令码本,簇建立请求信令码本的内容包括通信模式、用户设备能力、和业务标签;步骤二,基站接收到簇建立请求信令码本后,测量分析发起方用户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而结合系统信息选择调度机制,广播簇建立策略信令码本;步骤三,发起方用户设备及其相邻用户设备接收到簇建立策略信令码本后,针对簇建立策略消息进行分析;步骤四,发起方用户设备发送信道探测信号,相邻用户设备测量D2D链路质量,满足要求的相邻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簇用户设备发出簇建立确认消息。本发明简化了传统簇通信的建立流程,节省了资源,降低了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02905334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110208330.6
申请日:2011-07-25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簇头辅助用户终端从D2D通信转换到蜂窝通信的方法,当用户终端与簇头间的D2D链路质量低于预定义的门限时,若用户终端不得不离开簇,但仍期望继续原来的业务,则该用户终端进行小区搜索和随机接入,与蜂窝网络的目标基站建立RRC连接,依靠簇头辅助,实现D2D通信到蜂窝通信的转换,并给出转换后的通信方式。本发明实现了分布式簇通信中的D2D通信与蜂窝通信的移动转换,其能够降低路由查找时延,节省无线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647246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043369.7
申请日:2011-02-22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2D对/D2D簇通信建立方法,包括:步骤一,发起方用户设备通过蜂窝链路主动向基站发送簇建立请求信令码本,簇建立请求信令码本的内容包括通信模式、用户设备能力、和业务标签;步骤二,基站接收到簇建立请求信令码本后,测量分析发起方用户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而结合系统信息选择调度机制,广播簇建立策略信令码本;步骤三,发起方用户设备及其相邻用户设备接收到簇建立策略信令码本后,针对簇建立策略消息进行分析;步骤四,发起方用户设备发送信道探测信号,相邻用户设备测量D2D链路质量,满足要求的相邻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簇用户设备发出簇建立确认消息。本发明简化了传统簇通信的建立流程,节省了资源,降低了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03516818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210206339.8
申请日:2012-06-20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异构网状网络融合的地址分配方法,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状网络融合的地址分配方法根据新加入传感节点自身相关信息及路由节点信息计算出一条最优的路径来为其提供接入服务;通过基站提供的地址映射表尽快从网关获得网络分配地址及接入相关信息;所述地址映射表用于描述在蜂窝网与传感网融合架构下,移动终端成为移动网关后蜂窝端通信地址与传感网络端通信地址和通信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不仅可以减少传感网之间的能量消耗及信令消耗,而且可以减少入网时延,以及保证偏远节点的快速入网。
-
公开(公告)号:CN10351732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210214207.X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包括:移动终端通过侦听传感网内信息,收集传感网内的干扰信息,将干扰信息上报到基站;基站通过上报的干扰信息计算并判断该传感网的干扰等级,并结合传感网周边网络覆盖的信息,制定传感网的扫描信道列表;当传感网区域的干扰等级达到信道捷变要求时,基站发送信道捷变的请求给网关或者协调器,网关或者协调器开始执行信道扫描和信道捷变操作;信道捷变的请求包含了传感网的扫描信道列表。本发明设定了干扰等级和扫描信道参考列表,剔除了重叠的邻居信道的扫描,减小了信道扫描的持续时间,保证了准确的信道更换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517321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14207.X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干扰收集与抑制方法包括:移动终端通过侦听传感网内信息,收集传感网内的干扰信息,将干扰信息上报到基站;基站通过上报的干扰信息计算并判断该传感网的干扰等级,并结合传感网周边网络覆盖的信息,制定传感网的扫描信道列表;当传感网区域的干扰等级达到信道捷变要求时,基站发送信道捷变的请求给网关或者协调器,网关或者协调器开始执行信道扫描和信道捷变操作;信道捷变的请求包含了传感网的扫描信道列表。本发明设定了干扰等级和扫描信道参考列表,剔除了重叠的邻居信道的扫描,减小了信道扫描的持续时间,保证了准确的信道更换决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