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自动平衡的硅胶-水吸附制冷机

    公开(公告)号:CN101818962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154357.7

    申请日:2010-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一种制冷技术领域的制冷剂自动平衡的硅胶-水吸附制冷机,左吸附床、左冷凝器和左隔离器构成真空左腔,右吸附床、右冷凝器和右隔离器构成真空右腔,左隔离器、右隔离器和蒸发器构成热管蒸发腔,真空左腔、真空右腔和热管蒸发腔由外壳围成一个整体,真空左腔、真空右腔和热管蒸发腔相互通过隔板隔开,本发明中设有自动补水机,吸附系统在运行的时候,制冷剂工质水能实现自动内平衡,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硅胶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7321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200036.9

    申请日:2008-09-18

    Abstract: 一种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硅胶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一、将硅胶置于真空容器中加热并抽真空;二、采用水作为溶剂,配置金属盐溶液;三、将金属盐溶液加入正被加热的真空容器中,使得硅胶全部浸泡在盐溶液中;四、停止对真空容器加热,使硅胶在室温和真空条件下浸泡在金属盐溶液中12小时~24小时;五、将浸泡盐溶液后的硅胶用滤网滤出并烘干;六、将烘干的硅胶放置在恒温恒湿箱中,恒温恒湿箱设置为低温高湿条件,使硅胶及其表面残留的金属盐吸附水蒸气,表面的金属盐吸附水成溶液后脱离硅胶表面;七、当硅胶中不再有溶液流出时,取出硅胶并烘干,就制得了本发明的硅胶复合吸附剂。本发明方法提高了硅胶的吸附量。

    逆流式密闭型冷却水塔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38981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041458.6

    申请日:2008-08-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流式密闭型冷却水塔,包括流进端分流总管、传热传质单元、传热单元、喷淋水池、排污阀、送风装置、壳体、洒水装置、喷淋水出口接管、流出端汇流总管、喷淋水入口接管、喷淋泵,且把冷却水塔换热盘管分成传热传质单元和传热单元两部分;利用塑料管代替金属管或填料来实现喷淋水和空气的传热传质过程。在传热传质单元中布置了金属管作为被冷却流体和喷淋水的传热管,且布置了塑料管作为喷淋水和空气的传热传质管。而在传热单元中仅布置金属管作为从传热传质单元中流出的喷淋水和被冷却流体的换热管。通过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在相同散热量要求条件下系统相对传统密闭型冷却水塔更加紧凑,降低了制造成本。

    热泵热水器用的过热平衡器

    公开(公告)号:CN101033902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710039133.X

    申请日:2007-04-05

    Abstract: 一种能源类供热及空调技术领域的热泵热水器用的过热平衡器,包括:耐压金属腔体、蓄热材料和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与耐压金属腔体紧密结合,用来隔绝耐压金属腔体与环境的换热,耐压金属腔体的入口和蒸发器出口相连,蓄热材料紧密封装在耐压金属腔体中。本发明安装在蒸发器出口和热力膨胀阀的温包之间,通过蓄热和强导热促使通过的制冷剂的温度更加均匀,波动幅度更小。由于该过热平衡器的平衡作用,使得热力膨胀阀调节蒸发器出口温度的波动或者振荡幅度更小,从而可以设置更低的过热度,提高热泵热水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基于分离热管的吸附制冷机

    公开(公告)号:CN1259532C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410025398.0

    申请日:2004-0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8 Y02B30/64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离热管的吸附制冷机,用于制冷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左吸附床,左冷凝器和左隔离器组成真空左腔,右吸附床,右冷凝器和右隔离器组成真空右腔,蒸发器、左隔离器和右隔离器组成热管工作腔,真空左腔和真空右腔和热管工作腔由外壳包围组成一个整体,与蒸发器相连的有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真空左腔和真空右腔之间采用回质真空阀相连并彼此相通,左右真空腔内充有制冷剂,热管工作腔充有热管工质,与阀门组件相连的部件有:左右吸附床进/出口管、热媒进出口管,冷媒进出口管。本发明结构简单、系统运行自动化,能有效的利用低品位热能,无环境污染,是一种绿色节能型制冷机组。

    基于燃气内燃机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热管理器

    公开(公告)号:CN1710369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27061.8

    申请日:2005-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一种基于燃气内燃机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热管理器,发动机缸套水传热管和烟气传热管排列布置在热管理器的下部,浸没于工质液体中,热管理器的左上方布置用热段传热管和散热段传热管,传热管两侧紧密布置气流引板,形成引动工质蒸汽向下的冷凝通道,工质液体上方布置气流斜引板,与左侧气流引板和外罩形成引导工质蒸汽上升的通道,挡板、外罩和气流斜引板围成贮气室,内部布置贮气室冷凝管,贮气室液封及冷凝液封均伸到工质液体中。本发明采用相变换热原理,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自动平衡发动机的热量输出与用户侧的用热需求,可应用于基于燃气内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量输出和管理中,以及其他既需热源温度控制又需余热利用的场合。

    余热驱动的氨水热分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06806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210006263.4

    申请日:2012-01-11

    Inventor: 夏再忠 姜永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余热驱动的氨水热分离器,包括高温氨气回热器、高温稀氨水回热器、尾气驱动的发生器、气液分离器,其中:高温氨气回热器和高温稀氨水回热器连接,高温氨气回热器、高温稀氨水回热器再和尾气驱动的氨气发生器连接,尾气驱动的氨气发生器再和气液分离器连接,气液分离器再和高温氨气回热器连接,气液分离器和高温稀氨水回热器连接。本发明经过多次回热过程,有效提高了制冷机的性能系数。能回收氨气显热、精馏时的凝结热、溶液显热等。没有设置精馏装置,整个系统结构紧凑,有利于小型化生产。浓氨水以及稀氨水都在管道内部流动,不受船舶颠簸影响。

    多重蒸发冷却式氨水吸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06803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210006194.7

    申请日:2012-01-11

    Inventor: 夏再忠 姜永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多重蒸发冷却式氨水吸收系统,包括一重海水冷凝器、一重蒸发冷却式吸收器、蒸发器、节流阀;一重海水冷凝器和一重蒸发冷却式吸收器连接,一重蒸发冷却式吸收器和二重海水冷凝器连接,二重海水冷凝器和二重蒸发冷却式吸收器连接,二重蒸发冷却式吸收器和三重海水冷凝器连接,三重海水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本发明海水是通过铝管进入到系统中,避免了海水对金属的腐蚀;在吸收器中,采用不锈钢材料,避免了氨水对金属材料的腐蚀;蒸发器等采用管内蒸发方式,从而避免了船舶摇晃对装置性能的影响;吸收器采用螺孔式布液技术,盘管之间的间距小于1mm,有效避免船舶摇晃对吸收性能的影响。

    太阳能驱动两级风冷吸收式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2141320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108160.4

    申请日:2011-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一种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的太阳能驱动两级风冷吸收式空调,包括:风冷却器、低压循环回路、高压循环回路、蒸发器控制组件和供风装置,其中:风冷却器分别与低压循环回路、高压循环回路、蒸发器控制组件和供风装置连接。本发明利用两级吸收循环,将热源需求温度降低,同时系统能够风冷冷却,解决了现有系统初投资和维护成本高且电力性能系数低的缺点,系统简单,成本低,能够充分利用低品位太阳能,实现很高的太阳能保障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