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4478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69972.2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身记录痛觉评分及疼痛发作时间的便携装置,所述的随身记录痛觉评分及疼痛发作时间的便携装置包括记录器和腕带;所述的记录器两侧与腕带主体连接;所述的记录器表面周围依次设有十阶指示灯;所述的十阶指示灯由绿到黄渐红组成,且十阶指示灯边上均对应设有数字标识;所述的记录器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疼痛按钮;所述的疼痛按钮为压感按钮;所述的记录器内部设有芯片记忆模块、处理模块、无线模块和蓄电池;所述的腕带末端为可调节式固定结构。其优点表现在:小巧便携,可让患者随时记录症状,引导患者对疼痛进行记录与管理,给医师临床处置前出具疼痛评估报告,以更好的客观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治疗措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71828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013558.2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充替代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包括材料与方法、结果;材料与方法由材料和方法组成;结果由培养前后三组INF-γ比较、培养前后三组IL-4比较、不同药物血清浓度对血热组细胞因子影响、不同药物血清浓度对血瘀组细胞因子影响、联系数的应用组成。其优点表现在:运用集对分析联系数的同异反分析,定性描述及定量计算分析从血分论治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INF-γ/IL-4表达影响的同一度,其结论与经典卫生统计学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一致;在样本量偏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分析得出结果;可以解决在样本量偏低的情况,为卫生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检验应用集对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28854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269251.X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最大熵自学习扩展集对分析的银屑病疗效评价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疗效评价的疾病,构建疗效评价贝叶斯网络;邀请专家进行评分,利用AHP方法获得各指标权重;将AHP权重作为初始权重结合贝叶斯网络进行自学习,设置信息熵达到最大值,输出自学习后的权重;依据贝叶斯网络的层次关系,获得症状指标的综合权重;基于获得的症状指标综合权重构建疗效评价ESPA模型,计算各患者症状指标对应的CD;评估患者疗效。其优点表现在:通过贝叶斯网络分析构建多个临床指标的疾病综合评价网络,并与最大熵原理相结合,通过自学习过程确定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展集对分析对疾病疗效进行评价,为辅助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37052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444445.0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PC: A61K36/9066 , A61P1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3‑15份、炙甘草2‑10份、当归3‑15份、川芎2‑10份、桃仁2‑10份、丹参7‑30份、莪术7‑30份、川牛膝3‑15份、菝葜7‑30份。本发明还包括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优点表现在:优选各原料药及其之间的重量份配比,具有活血行气,祛瘀止痛功效,方中丹参、桃仁为君,二者相和,活血祛瘀,凉血消痈,莪术、川芎、黄芪,共为臣药,菝葜、当归、川牛膝,共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药性,又有清热解毒之功,且本方药性较峻,故以炙甘草少许和胃护中,是为佐使之药。
-
公开(公告)号:CN1114898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67344.4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中医诊疗系统,所述的系统为中医和西医提供以下内容的可视化操作界面:症状评估预测、集对分析辨证模型、对症用药评估预测、疗效曲线和疗效三角、中医证候和西医指标模型,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在线按照数据要求进行计算并在线保存。本发明捕捉科研灵感:通过平台全量积累临床数据,长期观察研究,智能筛查相似病例生成CRF,有助挖掘科研价值;创建病例数据库:通过平台收集病例数据,永久存储,快速导出,并方便管理科研项目;参与多中心研究:通过平台发起或参与多中心研究,共同提升患者入组效率,加快研究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516013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0739213.X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疗效三角形进行药物优选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药物筛选与疗效统计:步骤S2,建立四联元系数;步骤S3,检验筛选出N味常用药的阶段性疗效是否能构成一个泛疗效三角形;步骤S4,仅考察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能否构成一个疗效三角形;步骤S5,对能够构成稳定疗效三角形的中药,计算各个稳定疗效三角形的面积,面积大的所对应的中药优先于面积小的稳定疗效三角形所对应的中药。其优点表现在:中药辨治疾病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采集对分析“同、异、反”算法确定不同药物的可信度,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疗效曲线和疗效三角对药物进行选优排序,为明确选优选药物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34964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40181.7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所述的偏联系数在疾病治疗疗效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包括步骤S1、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步骤S1,选择疾病及不同治疗方案,确定疗效判定标准,观察记录阶段性治疗效果;步骤S2,计算各个治疗方案的治愈率、显效率及好转率;步骤S3,构建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三元联系数;步骤S4,根据每一个治疗方案的三元联系数μ=a+bi+cj,计算其所对应的计算三元联系数的各阶偏正联系数和各阶偏负联系数以及二阶全偏联系数;步骤S5,根据全偏联系数大小,对疾病疗效进行稳定性分析。其优点表现在:为明确治疗方案提供决策支持;为疾病在不同的疗效层次上提高疗效的整体稳定性提供方法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818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38056.4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IPC: A61K31/192 , A61P3/10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是香草酸在制备治疗糖尿病溃疡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提出香草酸具有治疗糖尿病溃疡的作用,采用小鼠糖尿病溃疡模型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系HSF,研究香草酸对糖尿病溃疡模型小鼠的愈合和ROS表达的作用影响,以及在体外细胞上对糖尿病溃疡愈合指标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香草酸对糖尿病溃疡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开发高效策略治疗糖尿病溃疡以及制备治疗糖尿病溃疡的药物提供重要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319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84267.6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Inventor: 罗楹 , 蒯仂 , 李斌 , 向延卫 , 缪晓 , 丁晓杰 , 周蜜 , 陈艺苒 , 李淼 , 赵杭 , 汪浩 , 张孟杰 , 张宇林 , 邓国树 , 刘庆凯 , 蔡昀希 , 茹意 , 薛婷婷 , 马欣
IPC: A61K31/352 , A61P17/00 , A61P29/00 , A61P37/08 , A61P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异牡荆素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抑制Th2细胞分化和抑制真皮淋巴细胞浸润的药物中的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TLA4可能是异牡荆素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潜在核心靶标。研究发现卡泊三醇(MC903)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皮损处CTLA4/CD80表达升高,经异牡荆素干预后下调,表明异牡荆素可通过抑制CTLA4介导的Th2细胞分化改善炎症浸润,减轻特应性皮炎。体外实验表明异牡荆素抑制#imgabs0#细胞向Th2分化。体内实验表明异牡荆素可以显著改善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皮损严重程度、减轻耳廓及表皮厚度并降低真皮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从而证实异牡荆素对特应性皮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对肝脾肾无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08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58148.0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公藤红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a)将雷公藤红素粉末过100目筛后收集颗粒,取适当数量加入二甲基亚砜中,充分搅拌溶解后制成雷公藤红素溶液,备用;b)适量卡波姆974边搅拌边加入纯水中,配成卡波姆混悬液,放置过夜,使其充分溶胀;c)将a)中获得的雷公藤红素溶液加入b)获得卡波姆混悬液中,搅拌均匀;d)加入适量三乙醇胺,调节pH,搅拌均匀即得雷公藤红素凝胶。还应用转基因小鼠、流式细胞术验证雷公藤红素凝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在于降低朗格汉斯细胞分泌的IL‑23、IL‑1β等炎症因子,进一步减少γδT细胞分泌的IL‑17,从而减轻银屑病的发生,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减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