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39965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80097883.9

    申请日:2018-09-28

    Abstract: 空调机具备:多台室外机,其具有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有制冷剂流动;1台或者多台室内机,其具有室内热交换器,有热介质流动;多台中继机,各室外机独立地连接,并且1台或者多台室内机与其连接,具有在制冷剂与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热交换器;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室外机、室内机以及中继机的动作,控制装置具有:除霜判断部,其判断除霜运行的必要性;负荷判断部,其在需要除霜运行的情况下,对室内机总负荷和室外机总能力进行比较;以及设备控制部,其在室内机总负荷大于室外机总能力的情况下,以提高室外机总能力的方式控制除了进行除霜运行的室外机以外的室外机中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板式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31539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580085277.1

    申请日:2015-12-11

    Abstract: 以简易的结构捕捉制冷剂中包含的淤渣并且抑制制冷剂回路堵塞的可能性。板式热交换器(2)具备:板层叠体(20),所述板层叠体(20)层叠有多张传热板(220、230),所述传热板(220、230)形成有热介质流入孔(243)、热介质流出孔(244)、制冷剂流入孔(241)及设置在比制冷剂流入孔靠下方的位置并使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流出部(242),在相邻的传热板之间交替地形成有供从热介质流入孔流入的热介质流动的热介质流路(209)和供从制冷剂流入孔流入的制冷剂向下流动的制冷剂流路(206);及制冷剂流出嘴(205),所述制冷剂流出嘴(205)以在多张传热板的层叠方向上突出的状态安装于板层叠体,并使从制冷剂流出部流出的制冷剂流出到板层叠体的外部,在制冷剂流出嘴的内周面形成有向上突出的突出部(215)。

    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装置、室外机、中继机、热源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6136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980095347.X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压缩机(11)、第一热交换器(13)、第二热交换器(22)、多个第三热交换器(31、41、51)、流量调整阀(33、43、53)、以及泵(23)。控制装置(100)在制热模式下,打开与多个第三热交换器(31、41、51)中的产生空气调节请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关闭与多个第三热交换器(31、41、51)中的未产生空气调节请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控制装置(100)在除霜模式下,在第二热介质的温度(T1)比第一判定温度(X℃)低的情况下,打开与未产生空气调节请求的热交换器中的一部分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该一部分热交换器与未产生空气调节请求的剩余的热交换器相比,设定的优先顺位高。

    中继器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0335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880097539.X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发明的中继器具有:第一中继单元和第二中继单元,它们设置于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制冷剂在第一中继单元以及第二中继单元与室外单元之间循环;以及热介质回路,其将第一中继单元以及第二中继单元与室内单元连接,供热介质循环,第二中继单元设置于第一中继单元之上。

    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装置、室外机、中继机、热源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6136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80095347.X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压缩机(11)、第一热交换器(13)、第二热交换器(22)、多个第三热交换器(31、41、51)、流量调整阀(33、43、53)、以及泵(23)。控制装置(100)在制热模式下,打开与多个第三热交换器(31、41、51)中的产生空气调节请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关闭与多个第三热交换器(31、41、51)中的未产生空气调节请求的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控制装置(100)在除霜模式下,在第二热介质的温度(T1)比第一判定温度(X℃)低的情况下,打开与未产生空气调节请求的热交换器中的一部分热交换器对应的流量调整阀。该一部分热交换器与未产生空气调节请求的剩余的热交换器相比,设定的优先顺位高。

    空调系统、利用侧单元、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800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80089765.3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具备:制冷剂回路,其通过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膨胀部、以及在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中间热交换器连接而成,供制冷剂流动;热介质回路,其通过热介质配管将泵、中间热交换器以及利用侧热交换器连接而成,供热介质流动;以及控制装置,其具有在压缩机进行动作时使用利用侧热交换器或热介质配管来储存热介质所具有的热能或冷能的蓄热模式、和利用在蓄热模式中储存的热能或冷能的利用模式。

    板式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3153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580085277.1

    申请日:2015-12-11

    Abstract: 以简易的结构捕捉制冷剂中包含的淤渣并且抑制制冷剂回路堵塞的可能性。板式热交换器(2)具备:板层叠体(20),所述板层叠体(20)层叠有多张传热板(220、230),所述传热板(220、230)形成有热介质流入孔(243)、热介质流出孔(244)、制冷剂流入孔(241)及设置在比制冷剂流入孔靠下方的位置并使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流出部(242),在相邻的传热板之间交替地形成有供从热介质流入孔流入的热介质流动的热介质流路(209)和供从制冷剂流入孔流入的制冷剂向下流动的制冷剂流路(206);及制冷剂流出嘴(205),所述制冷剂流出嘴(205)以在多张传热板的层叠方向上突出的状态安装于板层叠体,并使从制冷剂流出部流出的制冷剂流出到板层叠体的外部,在制冷剂流出嘴的内周面形成有向上突出的突出部(21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