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45299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80093398.X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在热交换器中,制冷剂分配器具有气液分离部和分配部,该气液分离部具有将气液混合制冷剂分离成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的功能,该分配部设置于气液分离部。在分配部连接有多个传热管。多个传热管向着第一方向排列,并且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分别延伸。在沿着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观察制冷剂分配器时,第一空间形成部与多个传热管的区域重叠。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制冷剂分配器及传热管时,在气液分离部与传热管之间存在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18265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80104318.2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田龙一
IPC: F25B1/00
Abstract: 空调机(100)具备供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包含压缩机(1)、四通阀(2)、第1热交换器(3)、第1膨胀阀(4)及第2热交换器(5)。四通阀对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第1热交换器、第1膨胀阀及第2热交换器中循环的第1状态和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第2热交换器、第1膨胀阀及第1热交换器中循环的第2状态进行切换。制冷剂回路还包含第3热交换器(10),第3热交换器(10)被设置为,在第1热交换器和第1膨胀阀之间流动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或在第1膨胀阀和第2热交换器之间流动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与在四通阀和压缩机的吸入口之间流动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进行热交换。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是由R32和R1234yf构成的2成分混合制冷剂。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中的R32的质量分数是30质量%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0097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11323.9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在热交换器中,多个热交换构件分别具有包括传热管的主体部和设置于主体部的延伸部。延伸部从第三方向上的主体部的端部延伸。在将第三方向上的主体部的尺寸设为La,将第三方向上的延伸部的尺寸设为Lf,将传热管的壁厚的尺寸设为tp,将延伸部的厚度尺寸设为Tf时,满足Lf/La≥1且Tf≤tp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364659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80094530.8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抑制排放水容易滞留的换热器下部的冻结,削减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的冷冻循环装置。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1),所述制冷剂回路(1)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有压缩机、第1膨胀装置和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第1换热器。第1换热器具备第1换热部和第2换热部,所述第2换热部在制冷剂回路内与第1换热部串联地连接。第1膨胀装置在制冷剂回路内与第2换热部并联地连接,第2换热部位于第1换热部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1158735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880086346.4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室外热交换器(11)具备:主热交换区域(101);副热交换区域(201);以及将主热交换区域(101)与副热交换区域(201)连接的连接配管(35A)及连接配管(35C)。主热交换区域(101)具有主热交换流路(33A)及主热交换流路(33C)。副热交换区域(201)具有副热交换流路(34A)、副热交换流路(34C)及副热交换流路(34D)。连接配管(35C)在使副热交换流路(34C)与副热交换流路(34D)汇合的状态下连接于主热交换流路(33C)。连接配管(35A)将副热交换流路(34A)与主热交换流路(33A)连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