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及转子的制造方法、封闭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93945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710005323.X

    申请日:2007-02-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降低因磁铁振动所产生的噪音、以更低的速度进行运转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具有:转子铁芯(21)、多个磁铁插入孔(22)、薄壁部(41)以及永久磁铁(24)。转子铁芯(21)是将薄板电磁钢板进行冲压层压而成的;多个磁铁插入孔(22)设置在该转子铁芯(21)外周面的内侧、在周向延伸;薄壁部(41)与该磁铁插入孔(22)相邻,沿轴向形成,同时,至少轴向的一部分以使磁铁插入孔(22)的径向宽度变窄的方式形成;永久磁铁(24)被压入磁铁插入孔(22)的径向宽度变窄的部分中。

    旋转电机、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6680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780087280.6

    申请日:2017-03-09

    Abstract: 旋转电机具备转子和定子,定子具有:多个齿、线圈、第一绝缘部件以及第二绝缘部件,在定子铁心的旋转轴的轴向一端部形成有第一孔部,在第一绝缘部件设置有插入于第一孔部的第一突起部,在定子铁心的旋转轴的轴向另一端部形成有第二孔部,在第二绝缘部件设置有插入于第二孔部的第二突起部,第一孔部和第一突起部的组与第二孔部和第二突起部的组的相互组合的形状不同。

    转子、电动机、压缩机、送风机及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3172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80087864.3

    申请日:2017-03-27

    Abstract: 转子具备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具有以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内周和位于其径向外侧的外周,并由电磁钢板构成。转子铁芯沿着外周具有在周向上相邻的第一磁铁插入孔和第二磁铁插入孔,且沿着内周具有在周向上相邻的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第一狭缝具有与第二狭缝相向的第一相向部,第二狭缝具有与第一狭缝相向的第二相向部。第一相向部在径向内侧的端部具有第一内侧端部,在径向外侧的端部具有第一外侧端部,第二相向部在径向内侧的端部具有第二内侧端部,在径向外侧的端部具有第二外侧端部。转子铁芯在第一相向部与第二相向部之间具有由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限定的狭缝间部,所述第一直线连结第一内侧端部与第二内周部,所述第二直线连结第一外侧端部与第二外侧端部。狭缝间部相对于第一磁铁插入孔与第二磁铁插入孔之间的极间部配置在径向内侧。在将从转子铁芯的内周起到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为止的径向上的最小距离设为D1、将第一狭缝及第二狭缝的径向上的最小宽度设为W1、将狭缝间部的径向上的长度设为W2时,D1

    转子、电动机、压缩机以及鼓风机

    公开(公告)号:CN10641600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80079362.2

    申请日:2014-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动机的转子(10),其与轴部件包括:轴孔(13),以中心轴(AX)为中心旋转的轴部件(4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其中;以及流路(50),其在轴部件(40)的周围配置有多个,在与中心轴(AX)平行的方向上贯通。其中,流路(50)的内表面包含:第1面(51),其朝向轴部件(40)的径向的外侧;第2面(52),其在径向上配置于第1面(51)的外侧,与第1面(51)隔着间隙地对置;第3面(53),其连结以中心轴(AX)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的第1面(51)的一端部与第2面(52)的一端部;以及第4面(54),其连结旋转方向上的第1面(51)的另一端部与第2面(52)的另一端部。设第1面(51)的一端部与第1面(51)的另一端部之间的距离为C、第2面(52)的一端部与第2面(52)的另一端部之间的距离为D时,满足C<D的条件。(40)连接且以中心轴(AX)为中心旋转。转子(10)

    转子及封闭式压缩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3811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112332.X

    申请日:2006-1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将转轴热装嵌合在转子中、也可减少永久磁铁的性能劣化危险的转子。该转子具有:第一管部(56),设置在大体圆筒形状的转子铁芯(21)上,在内侧形成轴孔(49);第二管部(57),配置在第一管部(56)的外侧,在周向具有多个磁铁插入孔(22);肋部(55),连结第一管部(56)和第二管部(57),在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形成在肋部(55)的半径方向外侧且沿轴向形成的风孔(45)或铆钉孔(46);第一管部(56)及第二管部(57)相互分离并具有由第一管部(56)、第二管部(57)以及肋部(55)包围的缝隙部(47),同时在风孔(45)或铆钉孔(46)和缝隙部(47)之间分别具有沿轴向形成的规定厚度的薄壁部(48a、48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