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4976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80082860.7
申请日:2015-09-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分配器具有第一流路、多条第二流路及将所述第一流路分支为多条所述第二流路的第一分支流路,所述第一分支流路构成为具有:第一连通流路,其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第二连通流路,其与所述第二流路连通;以及弯折部,其将所述第一连通流路和所述第二连通流路连接,所述弯折部包括:内周壁部,其具有第一曲率半径的内表面;以及外周壁部,其具有比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大的第二曲率半径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连通流路具有:内侧壁部,其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内周壁部延伸设置;以及外侧壁部,其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外周壁部延伸设置,在所述外侧壁部形成有液膜剥离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473973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480045918.6
申请日:2014-08-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33 , B23P15/26 , F24F13/30 , F28D1/05383 , F28D1/05391 , F28D2001/0273 , F28F1/022 , F28F1/22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具备:换热部组(10),该换热部组由换热部(11)沿空气流动方向即列方向配置多个列而构成,该换热部的内部供制冷剂通过,具有沿相对于空气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层方向设置多层的多个传热管(13)、以及以使空气沿空气流动方向通过的方式并列设置的多个翅片(12),换热部组(10)具有向列方向弯曲的一个以上的弯曲部(15),换热部组(10)的一端侧的集管(30)由对于多个列的换热部(11)共同地设置的一个集管(30)构成,换热部组(10)的另一端侧的集管(20)由按照每个换热部(11)独立地设置的多个独立集管(20a~20d)构成,只有多个独立集管的位置在相邻的列彼此之间沿多个翅片的并设方向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5209845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380076579.3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8F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78 , F16L41/02 , F28D1/05316 , F28D1/05366 , F28D9/0093 , F28F3/12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联管箱(2)具备形成有多个第1出口流路(11A)的第1板状体(11)、以及层叠于第1板状体(11),形成有使从第1入口流路(12a)流入的制冷剂分配地流出到多个第1出口流路(11A)的分配流路(12A)的第2板状体(12),分配流路(12A)包括至少1个分支流路(12b),第2板状体(12)具有形成有作为流路的槽的至少1个板状构件(23_1),该槽具有使1个支部分支成多个支部的至少1个分支部,分支流路(12b)是槽的、制冷剂流入的区域和制冷剂流出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被闭塞而形成的,通过流入分支流路(12b)而被分支了的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依次通过1个支部和多个支部,从槽的端部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559363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80079986.X
申请日:2013-10-0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65 , F25B39/028 , F28D1/05366 , F28F1/32 , F28F3/086 , F28F9/0221 , F28F9/0275 , F28F9/0278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集管(2)具有:形成有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的第一板状体(11)、以及层叠于第一板状体(11)并形成有将从第一入口流路(12a)流入的制冷剂分配到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并流出的分配流路(12A)的第二板状体(12),分配流路(12A)的分支流路(12b_2)形成为使流入分支部的制冷剂沿向上方倾斜或向下方倾斜的方向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16820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50218.2
申请日:2011-01-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4 , F25B5/04 , F25B41/00 , F25B2341/0011 , F25B2341/0013 , F25B2400/16
Abstract: 在使用喷射器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在宽的运转范围内实现高效率运转。制冷循环装置(100)依次连接压缩机(101)、冷凝器(102)、第一流量控制阀(103)、制冷剂留存容器(104)、第二流量控制阀(105)、第一蒸发器(106),从冷凝器(102)出口分支,依次连接第三流量控制阀(107)、喷射器(108)、第二蒸发器(109)、压缩机(101)。喷射器(108)的驱动制冷剂流入口(1081)与第三流量控制阀(107)连接,吸引制冷剂流入口(1082)与第一蒸发器(106)出口连接,混合制冷剂流出口(1083)和第二蒸发器(109)的制冷剂流入口连接。而且,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从将冷凝器(102)和第二流量控制阀(105)连结的制冷剂配管分支,并经第四流量控制阀(110)与喷射器(108)的混合制冷剂流出口(1083)连接的旁通回路(113)。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535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080065781.2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F5/46 , C09K5/041 , C09K5/042 , C09K2205/106 , C09K2205/132 , F04F5/16 , F04F5/54 , F25B9/008 , F25B41/00 , F25B2341/0012 , F25B2500/01
Abstract: 本发明的喷射器的喷嘴部(201)的流路具有:前端细锥形部(201a),流路截面积随着趋向下游侧(箭头(11)的方向)逐渐减小;圆筒流路部(201b),从前端细锥形部(201a)的下游侧的端部起以圆筒形状以规定的长度(L2)连续;末端宽锥形部(201c),从圆筒流路部(201b)的下游侧的端部起连续,并且流路截面积随着趋向下游侧逐渐扩大。通过设置圆筒流路部(201b),能够缩短末端宽锥形部(201c)的长度(L3)。
-
-
公开(公告)号:CN1171574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180097105.1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东井上真哉
IPC: F24F11/74
Abstract: 本公开的制冷循环装置在室内机设有与室内连通的第一吸入口、以及与室外连通的第二吸入口,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第一热交换部,其被配置在连接第一吸入口与吹出口的第一风路;第二热交换部,其被配置在连接第二吸入口与吹出口的第二风路,在制冷循环装置进行制热运转时,第二热交换部以位于第一热交换部的下游的方式与第一热交换部连接;第一风门,其能够调整空气从第一风路流入第二风路的流入量;以及第二风门,其设置于第二吸入口,能够调整从第二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5247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680089982.3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传热管的每一个分配制冷剂且与以往的水平分配器相比容积减少的分配器及具备该分配器的热交换器。分配器(100)向在上下方向(C)上延伸且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A)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传热管(200)的每一个分配制冷剂。该分配器具备:第一构件(1),其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一贯通孔(1A);第二构件(2),其包括面向多个第一贯通孔(1A)的第一槽部(2A);以及第三构件(3),其面向多个第一贯通孔的至少一个地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槽部(3A)。第一槽部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槽部内的第一空间部(S1)与至少一个第二槽部内的第二空间部(S2)经由多个第一贯通孔内的第三空间部(S3)连接。第三空间部的流路阻力比第一空间部的流路阻力及第二空间部的流路阻力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90268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80091794.3
申请日:2018-05-0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热交换器具备:多个扁平管,相互在上下方向上并列;连接部,形成有供多个扁平管的一端分别连接的多个连接空间;以及制冷剂分配器,分别与多个连接空间连接,多个扁平管分别具有配置于上风侧的第一侧端部和配置于下风侧的第二侧端部,并且以第一侧端部的高度位置低于第二侧端部的高度位置的方式倾斜,多个连接空间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隔开,多个连接空间各自的下表面具有配置于上风侧的第一区域和配置于下风侧的第二区域,并且以第一区域的高度位置低于第二区域的高度位置的方式倾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