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22064C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00814646.2
申请日:2000-10-2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2/0207 , H01M4/04 , H01M4/131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0 , H01M4/4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661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6/10 , H01M6/40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10/44 , H01M2010/4292
Abstract: 用于锂电池的一种电极,具有吸收/放出锂的活性材料薄膜,诸如在集电器上提供的微晶硅薄膜或无定形硅薄膜,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厚度方向切割成柱而分割薄膜,并且每个柱的底部与集电器紧密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219335C
公开(公告)日:2005-09-14
申请号:CN02803157.1
申请日:2002-03-0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0404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58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2004/027
Abstract: 一种用于可充电锂电池的电极,包括集电器和沉积于其上的以硅为主要成分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薄膜的表面含有至少一种元素周期表内IIIa族、Iva族、Ⅴa族、Ⅵa族、Ⅶa族、Ⅷ族、Ⅰb族和Ⅱb族的第四、第五和第六周期元素,但是铜(Cu)除外。
-
公开(公告)号:CN1215584C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01815792.0
申请日:2001-09-1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661 , H01M4/667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电极,包括电流集电器和形成于其上的活性材料合金薄膜,该合金(例如Sn-Co)薄膜包含与锂合金化的金属(例如Sn)和不与锂合金化的金属(例如Co),并形成在例如铜箔的电流集电器上。较好的是,上述可与锂合金化的金属与不与锂合金化的金属彼此不会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9434C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申请号:CN97197224.9
申请日:1997-06-2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383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可以提高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活性,高效而且有效性高的活化处理法,以及通过该方法提供一种初期内压特性、低温放电特性、高倍率放电特性和循环特性皆优异的贮氢合金电极。本发明的贮氢合金电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具有合金活化工序,该工序的内容是将贮氢合金浸渍于一种含有金属离子的强酸性溶液中,在该强酸性溶液pH值上升的过程中向其中添加碱以加速该强酸性溶液的pH值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426610A
公开(公告)日:2003-06-25
申请号:CN01808580.6
申请日:2001-04-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的电极,具有高的放电能力和优异循环特性,其特征包括含有与锂不能熔合的层,含有与锂能熔合的层,和插在所述层之间并含有这些金属的混合层。
-
公开(公告)号:CN1419716A
公开(公告)日:2003-05-21
申请号:CN01807177.5
申请日:2001-03-1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26 , H01M10/052 , Y10T29/49115
Abstract: 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包含能够与锂成合金的活性材料微粒。不会与锂成合金的金属元素通过扩散分布到活性材料微粒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4340A
公开(公告)日:1998-06-10
申请号:CN97122625.3
申请日:1997-11-2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3 , Y10S420/90
Abstract: 一种用于碱性二次电池的吸氢合金电极、至少含有镍、钴、铝所构成的吸氢合金,将从该吸氢合金表面至其30A深处部分的钴原子和铝原子的存在比例之和作为a,将该吸氢合金内部主体领域中的钴原子和铝原子的存在比例之和作为b,其关系满足a/b≥1.30的条件;又,本发明为一种用于碱性二次电池中吸氢合金电极的至少含有镍、钴、铝和锰所构成的吸氢合金,将从该吸氢合金表面至其30A深处部分的钴原子、铝原子、锰原子的存在比例之和作为A,将该吸氢合金内部主体领域中的钴原子、铝原子、锰原子的存在比例之和作为B,其关系满足A/B≥1.20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7491A
公开(公告)日:1997-08-20
申请号:CN96117400.5
申请日:1996-12-0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3 , Y10S420/90
Abstract: 一种包括合金的吸氢合金电极,该合金含有第一种吸氢合金的颗粒A和结合在该颗粒A上的成分不同于该第一种合金的第二种吸氢合金颗粒B,具有在所产生的结合界面处形成的结合层C,该结合层C具有含第一和第二种合金的组分元素的新成分。在特定实施例中,具有CaCu5型组织的第一种吸氢合金颗粒A结合在具有ZrNi拉弗斯相组织的第二种吸氢合金颗粒B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具有CaCu5型组织的第一种吸氢合金颗粒A结合在具有CaCu5型组织但成分不同于第一种合金的第二种吸氢合金颗粒B上。在又一实施例中,具有ZrNi拉弗斯相组织的第一种吸氢合金颗粒A结合在具有Zr-Ni拉弗斯相组织但成分不同于第一种合金的第二种吸氢合金颗粒B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78421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680036298.5
申请日:2006-09-1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73 , H01M2/1686 , H01M2/18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0587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且满足电池的高容量化的要求,同时可以使高速充放电特性、高温循环使用特性、保存特性等电池各特性提高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等。其特征在于,在负极(13)与隔离件之间配置非水电解质的渗透性至少优于隔离件的TD的多孔质层(32),同时电池收纳体的内部空间中除电极体之外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含有剩余电解液,且剩余电解液与多孔质层(32)的至少一部分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2386375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50785.4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3 , H01M4/0404 , H01M4/0419 , H01M4/0471 , H01M4/0497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1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充分提高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输出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具备集电体、和形成于集电体上并且包含活性物质的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包含孔隙率彼此不同的第1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及第2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