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77328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410080673.9
申请日:2004-09-2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36 , H01L51/0042 , H01L51/0052 , H01L51/0059 , H01L51/0078 , H01L51/0081 , Y10T428/249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空穴注入电极(2)和电子注入电极(7)之间设置蓝色发光层和橙色发光层作为发光层,可以提高发光效率和可靠性。其特征在于:在蓝色发光层中含有主材料、发光性掺杂物、和用于补足主材料的载流子移动的辅助性掺杂物,在主材料是电子移动性材料的情况下,使用具有绝对值比主材料小的最高被占轨道(HOMO)能级、且具有比主材料高的空穴迁移率的辅助性掺杂物。
-
公开(公告)号:CN1776919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10116966.2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有机EL元件的下方设置红色滤色层。另外,在有机EL元件的下方,顺序设置绿色滤色层、蓝色滤色层和未配置滤色层的区域。通过使有机EL元件产生的橙色光透过红色滤色层,得到红色光。另外,通过使有机EL元件产生的白色光透过绿色滤色层和蓝色滤色层,得到绿色光和蓝色光。而且,从有机EL元件得到白色光。这样,可得到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和白色光。
-
公开(公告)号:CN1678142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510007765.9
申请日:2005-02-1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54 , C09K11/06 , C09K2211/1011 , H01L51/0008 , H01L51/0058 , H01L51/0059 , H01L51/0071 , H01L51/0081 , H01L51/5036 , H01L51/56 , H01L2251/308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寿命特性优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在一对电极(2,8)之间设有空穴输送层(4)、第一发光层(5)和第二发光层(6),第一发光层(5)含有至少一种掺杂材料和基质材料,基质材料使用与空穴输送层(4)的空穴输送性材料相同的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空穴输送层(4)和第一发光层(5)在同一容器内连续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674744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510058922.9
申请日:2005-03-2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88 , H01L21/0212 , H01L21/3127 , H01L51/0052 , H01L51/0059 , H01L51/0062 , H01L51/0081 , H01L51/0085 , H01L51/5048 , H05B33/22 , Y10T428/249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空穴注入电极和电子注入电极之间配置有发光层,在空穴注入电极和发光层之间设置有空穴注入层,在电子注入电极和发光层之间设置有电子输送层,其特征在于:在空穴注入层和发光层之间设置有氟碳层,电子输送层由菲绕啉化合物形成。通过改善发光层中的电子和空穴的平衡,可以降低驱动电压,可以提高发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607878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200410081027.4
申请日:2004-09-3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2 , H01L51/002 , H01L51/0052 , H01L51/0058 , H01L51/0059 , H01L51/007 , H01L51/0071 , H01L51/0078 , H01L51/0081 , H01L2251/308 , Y10S428/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它在空穴注入电极和电子注入电极之间设有发光层,该发光层为蓝色发光层,该蓝色发光层含有基质材料、发光性掺杂剂以及补充基质材料载流子迁移的辅助掺杂剂。当基质材料为电子传输性材料时,辅助掺杂剂具有绝对值小于基质材料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能级,并具有高于基质材料的空穴迁移度。
-
公开(公告)号:CN1501753B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03160155.3
申请日:2003-09-2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6 , H01L27/3211 , H01L27/3244 , H01L51/0054 , H01L51/0058 , H01L51/0059 , H01L51/006 , H01L51/0071 , H01L51/0072 , H01L51/0081 , Y10S428/9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像素、G像素及B像素的发光层及电子传输层沿列方向形成带状。使用共同的掩膜在第1蒸镀室内连续形成R像素的红色发光层及电子传输层,使用共同的掩膜在第2蒸镀室内连续形成G像素的绿色发光层及电子传输层,使用共同的掩膜在第3蒸镀室内连续形成B像素的蓝色发光层及电子传输层。
-
公开(公告)号:CN100574548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510088803.8
申请日:2005-07-2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78
Abstract: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阴极、阳极、配置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中间单元、配置在阴极和中间单元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配置在阳极和中间单元之间的第二发光单元,在中间单元上设有用于从邻接阴极一侧的邻接层引出电子的电子引出层,电子引出层的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的能级的绝对值|LUMO(A)|和邻接层的最高被占分子轨道(HOMO)的能级绝对值|HOMO(B)|存在有|HOMO(B)|-|LUMO(A)|≤1.5eV的关系,中间单元把通过从基于电子引出层的邻接层引出电子而产生的空穴提供给第一发光单元,并把所引出的电子提供给第二发光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0466326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410031788.9
申请日:2004-03-2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4 , C09K11/06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85 , H01L51/0062 , H01L51/0081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 H01L51/5036 , Y02B20/181 , Y10S428/917
Abstract: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阳极(2)上依次形成空穴注入层(3)、空穴输送层(4)、蓝色光发光层(5)、橙色光发光层(6)、电子输送层(7)、电子注入层(8)以及阴极(9)。蓝色光发光层(5)由掺杂了辅助掺杂剂和发出蓝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主材料构成。作为辅助掺杂剂使用空穴输送层(4)中所用的材料。橙色光发光层(6)由掺杂了发出橙色光的发光掺杂剂的主材料构成。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效率射出白色光的有机EL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956236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610142496.1
申请日:2006-10-2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48 , H01L51/0054 , H01L51/0055 , H01L51/006 , H01L51/0071 , H01L51/0072 , H01L51/0081 , H01L51/50 , H01L51/5036 , H01L51/5088 , Y10T428/24942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于得到一种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可以使驱动电压降低的有机场致发光元件和使用其的有机场致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阴极、配置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发光层、配置在发光层与阳极之间的至少三层有机层,有机层中设置在阳极侧的第一有机层(1)的分子最低空轨道的能级的绝对值|LUMO(A)|和第一有机层(1)的与阴极侧邻接设置的第二有机层(2)的分子最低空轨道的能级的绝对值|LUMO(B)|存在|LUMO(A)|<|LUMO(B)|的关系,第二有机层(2)的与阴极侧邻接设置的第三有机层(3)的分子最高占有轨道的能级HOMO(C)与第二有机层(2)的LUMO(B)之差的绝对值|HOMO(C)-LUMO(B)|存在|HOMO(C)-LUMO(B)|≤1.5eV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640201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03805257.1
申请日:2003-03-0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4 , H01L27/3211 , H01L51/52 , H01L51/5281 , H01L51/56
Abstract: 按第二绝缘层(11)上的表面,在与玻璃基板平行的区域,设置各发光层的边界区域。此外,在各发光层上,分别独立地形成电子输送层(28)。在各电子输送层28上,共通地依次形成氟化锂层(30)及电子注入电极(32)。因此,电子输送层(28)间的边界一致地位于发光层间的边界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