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8381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010332362.6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 , H01M10/42
Abstract: 公开了可再充电锂电池,其包括:电极层叠体,包括具有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其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电极、具有负极集流体、设置在其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的负电极及隔膜,其中,电极层叠体的高度(其为沿电极端子的突出方向的长度)和宽度(其与电极端子的突出方向垂直且与层叠表面平行)的比为约1.1至约2.3,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选自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LiaFe1‑x1Mx1PO(0.90≤a≤1.8,0≤x1≤0.7,M为Mn、Co、Ni或其组合)表示的化合物,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工作电压大于或等于约4.3V。
-
公开(公告)号:CN118712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347854.0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干电极、用于制造干电极的方法和包括该干电极的锂电池,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电极集流体的一侧或两个相对侧设置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层以制备第一层压体;通过在第一层压体上设置具有比中间层的面积大的面积的干电极膜来制备第二层压体,其中,干电极膜包括在中间层上的第一区域和从第一区域延伸超过中间层的外周的第二区域;以及将干电极膜的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拖出以将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分离,从而设置干电极,中间层包括外周区域和中间区域,其中,外周区域的厚度大于中间区域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81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010353922.6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 , H01M10/4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该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选自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中,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化学式1]LiaMxFe1‑xPO4其中,在化学式1中,0.90≤a≤1.8,0.5≤x≤1.0,M为Mn、Co、Ni或它们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8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010332560.2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4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其中,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和碳纳米管,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中选择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碳纳米管具有30μm至大约100μm的平均长度。[化学式1]LiaFe1‑x1Mx1PO4在化学式1中,0.90≤a≤1.8,0≤x1≤0.7,M为Mn、Co、Ni或它们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565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91290.5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电极和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电极包括:集电器;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形成在集电器上并且包括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的化合物;和涂层,所述涂层形成在活性物质层上并且包括水性粘合剂和平均粒径(D50)为2μm或更小的化学式1的化合物。[化学式1]LiaFe1‑xMxPO4化学式1中,0.90≤A≤1.8,0≤X≤0.7,并且M为Mg、Co、Ni或其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2309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45479.9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该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包括该正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并且该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其中该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包括至少一种镍基锂复合氧化物,并且该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由化学式2表示,并且具有约300nm至约600nm的平均粒径。[化学式2]Lia1Fe1‑x1M1x1PO4在化学式2中,0.90≤a1≤1.8,0≤x1≤0.7,并且M1为Mg、Co、Ni或其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31298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911266005.8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36 , H01M4/60 , H01M10/052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电极和含该电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电极包括:集流体;第一活性物质层,形成在集流体上并且包括第一活性物质;以及第二活性物质层,形成在第一活性物质层上,其中,第二活性物质层包括含有活性物质和设置在活性物质的表面上的熔化聚合物的第二活性物质。
-
-
公开(公告)号:CN1162642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1607792.X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极、包括该电极的锂电池和制造该电极的方法。该电极包括:电极集流体;以及电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电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其中,电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电极活性物质、第二电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电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团簇,并且第一团簇是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活性物质的成团体,电极活性物质层的一个表面包括包含第一团簇的第一域,并且第一域的面积是电极活性物质层的一个表面的总面积的15%至60%。
-
公开(公告)号:CN11623090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45580.4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并且该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包括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其中该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包括至少一种镍基锂复合氧化物,并且该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由化学式2表示,并且具有约300nm至约600nm的平均粒径。[化学式2]Lia1Fe1‑x1M1x1PO4在化学式2中,0.90≤a1≤1.8,0≤x1≤0.7,并且M1为Mg、Co、Ni或其组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