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8353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1880016363.0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重宪
IPC: H01M50/543 , H01M50/172 , H01M50/50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并且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的端子部的结构被简化以减少零件的数量,并且端子部可以直接连接,而不需要单独的零件(例如,汇流条)用于一电池与另一电池之间的相互电连接。为此,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联接到所述壳体的盖板;以及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且延伸穿过所述盖板的端子部,其中所述端子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厚度且从所述壳体的内部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第二区域具有厚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且从所述壳体的外部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035855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210331467.5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3 , H01M2/0217 , H01M2/06 , H01M2/18 , H01M10/0431 , H01M10/0463 , H01M10/049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及包括该可再充电电池的车辆。电池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介于所述正电极与所述负电极之间的隔板;集流体,所述集流体被电联接及机械联接到所述电极之一;壳体,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集流体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盖板,所述盖板具有从所述盖板突出的端子,所述端子被电联接到所述集流体;以及分离构件,所述分离构件具有突出部分和主体部分,所述突出部分被固定到所述盖板,所述主体部分沿着所述集流体的长度延伸并介于所述集流体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751527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10314720.1
申请日:2011-10-1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7 , H01M2/266 , H01M2/347 , H01M10/04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具有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的分隔件;第一电极端子;第一集流板,具有接触所述第一电极板或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第一区域、以一定角度延伸至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以及以一定角度延伸至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增强部件;壳体,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一集流板;以及盖组件,密封所述壳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456864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110097459.4
申请日:2011-04-1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IPC: H01M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6 , H01M2/02 , H01M2/0217 , H01M2/0473 , H01M2/206 , H01M2/30 , H01M2/307 , H01M10/04 , H01M10/052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可通过分开形成集电体端子和联接端子而在汇流条与该端子之间提供阻抗减小的电流路径,同时增大汇流条与集电体端子之间的联接力,还提供一种该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的制造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包括:集电体端子,该集电体端子电连接到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极组件并向该壳体的外部突出;下固定构件,所述集电体端子穿过该下固定构件;联接端子,该联接端子以滑动方式联接到所述下固定构件并向所述下固定构件的外部突出;以及上固定构件,该上固定构件允许联接端子穿过并被联接到该上固定构件,并且该上固定构件覆盖所述下固定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044692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010516651.8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重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404 ,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08 , Y02E60/12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包括:制备包括第一壳和第二壳的袋状壳;将电极组件装在第一壳内;用第二壳覆盖包括容纳部的第一壳;以及用夹具密封第一壳的边缘部分和第二壳的边缘部分。夹具包括压第一壳的第一夹具和压第二壳的第二夹具。第一壳的被第一夹具压的第一被压宽度小于第二壳的被第二夹具压的第二被压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610166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0410088046.X
申请日:2004-10-1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2/0202 , H01M2/0212 , H01M2/08 , H01M2/1241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M10/345 , H01M2200/00 , Y10T29/4911
Abstract: 一种袋式蓄电池,其能够防止切开部分与保护电路模块电接触,因而可防止电短路和芯部材料的腐蚀加剧并提高安全性能,该蓄电池包括:具有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隔板的电极组件;由柔性材料制成的袋壳,其具有至少在其内表面处绝缘并容纳了电极组件的容器和沿着该容器的边缘的密封部分,该密封部分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密封部分,电极组件的电极抽头穿过第一密封部分而从袋壳中延伸出来,而第二和第三密封部分分别位于第一密封部分的两侧并被至少折叠了一次;保护电路模块,其与电极抽头相连并安装在第一密封部分的外表面上;以及短路保护器,其形成在第一到第三密封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上,以防止在各密封部分和保护电路模块之间发生电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09451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10430786.1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IPC: H01M2/12 , H01M2/04 , H01M10/05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9 , H01M2/0217 , H01M2/08 , H01M2/365 , H01M10/0431 , H01M10/34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和一种用于制造可再充电电池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具有正电极和负电极的电极组件;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以及电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并突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端子。所述壳体的内部压力低于大气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0416907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310123923.8
申请日:2003-12-1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重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 H01M2/0275 , H01M2/06 , H01M2/08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袋式锂蓄电池,其包括:具有正极板、隔板和负极板的电池部分;多个分别从正极板和负极板中引出的电极接片;外壳,其形成有用于容纳电池部分的空间和彼此热熔合在一起的上、下密封面;其中所述电极接片从所述熔合的上、下密封面之间的外壳延伸,朝向所述熔合的上、下密封面中的一个密封面向后折叠,然后再远离所述一个密封面被折叠起来;以及从在所述熔合的密封面之间的位置到所述电极接片远离所述一个密封面被折叠起来的位置缠绕电极接片的绝缘带。因此,可以防止在电极接片和金属外壳的中间层之间发生短路。
-
公开(公告)号:CN1767228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510104984.9
申请日:2005-09-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金重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2/021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10/05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袋,包括在该袋的密封区域上的凹槽。至少一些凹槽被填充袋的树脂层。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所述袋的二次电池和一种用于密封袋的装置。袋中的凹槽可以采用点或线的形状,并且在袋的密封区域的加热和加压过程中,防止袋的树脂层泄漏到袋的外面。另外,任凭袋的密封区域的减小,当树脂层收集在槽内时产生粘合芯,提高密封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705157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510073375.1
申请日:2005-05-3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6/164 , H01M6/166 , H01M10/056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的电解液和包括该电解液的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所述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锂盐和磷酸三苯酯。包括该电解液的锂离子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改进的过充电稳定性并显示出优异的化学性能,包括膨胀的减轻、高温贮存稳定性和循环寿命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