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33426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10099602.2
申请日:2006-05-1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 , H01M4/8605 , H01M4/861 , H01M4/8668 , H01M4/8673 , H01M4/8807 , H01M4/8835 , H01M4/8885 , H01M8/0234 , H01M8/1004 , Y10T428/249956
Abstract: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电极基底,其包括扩散层,嵌入到该扩散层中的第一微孔层,该第一微孔层的厚度为10~30μm,及在第一微孔层的表面上与扩散层一起形成边界的第二微孔层。所述电极基底具有改进的性能如增大的燃料或氧化剂的扩散性质,增加的排水性质,及提高的电子导电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1017908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80128.3
申请日:2007-02-1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68 , B01D19/0031 , H01M8/04186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燃料电池中使用的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包括:燃料导管,具有在其表面上的一或多个开口部分;气液分离膜,其被设置于所述燃料导管的开口部分上,并且只传送气体。相应地,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气液分离器通过使用气液分离膜来去除包含在未反应燃料中的气体,而不需要任何分离的电源,并且该气液分离器将所述未反应燃料供给燃料电池,从而能够获得更紧凑并且高效率的燃料电池系统。
-
-
公开(公告)号:CN1697227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510068847.4
申请日:2005-05-1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8 , B01J19/249 , B01J23/42 , B01J23/462 , B01J23/72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80 , B01J37/0215 , B01J37/0226 , B01J37/0238 , B01J2219/2453 , B01J2219/2458 , B01J2219/2479 , C01B2203/0227 , C01B2203/066 , C01B2203/1017 , C01B2203/1047 , C01B2203/1076 , H01M8/0612 , H01M8/0662 , Y02P20/52 , Y02P70/56 , Y10T29/493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重整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燃料电池系统。所述重整器包括多个反应基体。每个反应基体具有反应基体主体,该反应基体主体具有流道,所述流道具有形成于其表面的微孔。此外,在反应基体主体的流道内可以形成催化剂层。由于在本发明中提出的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重整器包括带有形成于流道中的微孔的反应基体,所以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催化剂活性。而且,由于通过沉积方法形成催化剂层,所以重整器可以具有小的比例,在燃料电池系统中占用很少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577926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71493.4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366 , H01M4/40 , H01M4/581 , H01M4/5815 , H01M10/052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4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负极的锂二次电池。在该负极中,采用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在该负极活性物质层上形成的锂离子导电层,其中该锂离子导电层包括下面式1所示的化合物,式中1
-
公开(公告)号:CN1071345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710094723.6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50/105 , H01M50/172 , H01M10/04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被构造为充电和放电;袋,容纳电极组件;引线接线片,电连接到电极组件。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袋包括第一直线部和比第一直线部长的第二直线部,引线接线片通过袋的第一直线部引出。
-
-
公开(公告)号:CN10537498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447194.4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例如,正极包括集流体和位于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具有邻近于集流体的第一区域和通过第一区域与集流体分开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每个的厚度等于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总厚度的1/2。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平均孔隙尺寸,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平均孔隙尺寸。第二平均孔隙尺寸与第一平均孔隙尺寸的比值为大于大约0.5且小于或等于大约1.0。正极具有大约2.3g/cc至大约4.5g/cc的活性质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42579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10269750.9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2/36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9 , H01M4/366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Abstract: 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电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电极包括:集电器;电极活性物质层;和电解质溶液浸渍层,其中,所述电解质溶液浸渍层包括金属氧化物和导电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