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8381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332362.6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 , H01M10/42
Abstract: 公开了可再充电锂电池,其包括:电极层叠体,包括具有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其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电极、具有负极集流体、设置在其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的负电极及隔膜,其中,电极层叠体的高度(其为沿电极端子的突出方向的长度)和宽度(其与电极端子的突出方向垂直且与层叠表面平行)的比为约1.1至约2.3,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选自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LiaFe1-x1Mx1PO(0.90≤a≤1.8,0≤x1≤0.7,M为Mn、Co、Ni或其组合)表示的化合物,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工作电压大于或等于约4.3V。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74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369783.6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10/4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和包括负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负极包括顺序地层叠的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功能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包含结晶碳质材料的负极活性物质,结晶碳质材料具有在约30至约110的范围内的在(002)晶面处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与在(110)晶面处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的比I(002)/I(110),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81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360974.6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 , H01M10/4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该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以及隔膜,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包含选自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中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一正极活性物质以及包含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第二正极活性物质,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并且电池容量大于或等于大约3.5Ah,[化学式1]LiaFe1-x1Mx1PO4在化学式1中,0.90≤a≤1.8,0≤x1≤0.7,M为Mn、Co、Ni或它们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81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332560.2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4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其中,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和碳纳米管,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中选择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碳纳米管具有30μm至大约100μm的平均长度。[化学式1]LiaFe1-x1Mx1PO4在化学式1中,0.90≤a≤1.8,0≤x1≤0.7,M为Mn、Co、Ni或它们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3403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751958.8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10/05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该电极组件可以包括堆叠型电极组件,在该堆叠型电极组件中,正电极、隔膜和负电极交替地堆叠,其中,正电极位于堆叠型电极组件的最外侧,正电极包括具有电极未涂覆区域和电极活性区域的基底、在电极活性区域中形成在基底的一个表面上的活性物质层、以及在电极活性区域中形成在基底的相对表面上的陶瓷层,并且该一个表面相对邻近中心并面对负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81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010360974.6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 , H01M10/4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该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以及隔膜,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包含选自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中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一正极活性物质以及包含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第二正极活性物质,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并且电池容量大于或等于大约3.5Ah,[化学式1]LiaFe1‑x1Mx1PO4在化学式1中,0.90≤a≤1.8,0≤x1≤0.7,M为Mn、Co、Ni或它们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7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010369783.6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10/4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和包括负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负极包括顺序地层叠的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功能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包含结晶碳质材料的负极活性物质,结晶碳质材料具有在约30至约110的范围内的在(002)晶面处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与在(110)晶面处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的比I(002)/I(110),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81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353922.6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 , H01M10/4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该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选自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中,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化学式1]LiaMxFe1-xPO4其中,在化学式1中,0.90≤a≤1.8,0.5≤x≤1.0,M为Mn、Co、Ni或它们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00464361C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610112194.X
申请日:2006-08-1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东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2965 , G09G3/293 , G09G3/294 , G09G2330/06
Abstract: 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当功率回收电路的电压增大时,将功率回收电容器的电压设定为大于维持放电电压的一半,并且当功率回收电路的电压减小时,将功率回收电容器的电压设定为小于维持放电电压的一半。因而,可提高功率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917007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610112194.X
申请日:2006-08-1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东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2965 , G09G3/293 , G09G3/294 , G09G2330/06
Abstract: 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当功率回收电路的电压增大时,将功率回收电容器的电压设定为大于维持放电电压的一半,并且当功率回收电路的电压减小时,将功率回收电容器的电压设定为小于维持放电电压的一半。因而,可提高功率回收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