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翼板限位角调节控制装置的水翼及波浪驱动无人艇

    公开(公告)号:CN11197688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91297.0

    申请日:2020-08-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波浪能驱动海洋航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翼板限位角调节控制装置的水翼及波浪驱动无人艇。船体纵摇运动能量捕获与转化装置位于首部及尾部,捕获船体纵摇运动能量用于限位调节。翼板限位角调节控制装置位于左右翼板之间的支架内,水翼旋转时通过翼板限位角调节控制装置限定转动角度幅值。转角控制装置通过电动推杆控制。控制系统依据感知的波浪运动给出需要的转角幅值,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控制限位装置的旋转角度。当波浪能航行器在不同波高与波长的海浪中航行,根据预先设定的转角需要,调整水翼转动运动的限位角度幅值,可以适应不同海况,保证水翼在各种海况下提供推力,大幅提高波浪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一种操纵响应方程参数向量并行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277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86081.1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操纵响应方程参数向量并行估计方法,属于操纵性模型参数估计技术领域,适用于舰船或波浪滑翔器。该方法首先设置参数向量P与状态向量Y,且满足PTY=r,r为转艏角速度;之后设置准则函数为当前时刻P的估算值,为上一时刻P的估计值,μ为权重系数;然后对准则函数J关于求极小值,加入步长因子λ,递推修正 λ为步长因子;最后不断重复上一步骤,直至收到估计过程结束指令。本发明提出的适用于舰船及波浪滑翔器的一种操纵响应方程参数向量并行估计方法,能够在舰船航行过程中实时修正参数向量,获取实时变化的舰船或波浪滑翔器的操纵性参数,相比已有技术在快速性、便利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海天线在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562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915844.1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海天线在线检测方法,用于完成无人艇在水面环境下对海天线的检测任务,即根据水面无人艇所携带的光视觉传感器传回的图像信息和水面无人艇的艇体姿态信息对当前传感器视角下的海天线进行预测,基于分类拟合原理,针对复杂的水面环境,依据水面图像的大体类别信息,设计全卷积神经网络和全连接网络模型,解决复杂水面环境下传感器的稳像问题以及艇体位姿的修正问题,同时也可以缩小搜索区域,加快搜索速度,为水面无人艇环境感知和运动规划及控制提供准确的传感器信息等。

    一种操纵响应方程参数向量并行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277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0186081.1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操纵响应方程参数向量并行估计方法,属于操纵性模型参数估计技术领域,适用于舰船或波浪滑翔器。该方法首先设置参数向量P与状态向量Y,且满足PTY=r,r为转艏角速度;之后设置准则函数为当前时刻P的估算值,为上一时刻P的估计值,μ为权重系数;然后对准则函数J关于求极小值,加入步长因子λ,递推修正λ为步长因子;最后不断重复上一步骤,直至收到估计过程结束指令。本发明提出的适用于舰船及波浪滑翔器的一种操纵响应方程参数向量并行估计方法,能够在舰船航行过程中实时修正参数向量,获取实时变化的舰船或波浪滑翔器的操纵性参数,相比已有技术在快速性、便利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融合海流及尺度差异影响的无人艇多目标会遇避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400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725524.2

    申请日:2020-07-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艇自动避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融合海流及尺度差异影响的无人艇多目标会遇避碰方法。本发明利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信息交互,通过数据解算,模拟雷达自动标绘功能,解决了无人艇雷达相关功能因外界因素发生信息偏差甚至缺失不能计算避碰参数的问题,并考虑了海流对无人艇和目标船的位置偏移,提出更适合无人艇使用的避碰参数,提高了无人艇在大海中航行的安全性。本发明数据来源稳健且具有实时动态性,为避碰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持。

    多机器人编队的改进自适应零空间行为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182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74756.2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移动机器人编队运动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机器人编队的改进自适应零空间行为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机器人的编队运动过程分解成3种运动行为:奔向目标点、避障、编队;确定3种运动行为的执行顺序,其优先级顺序为为避障、奔向目标点、编队;建立每一行为的运动模型;根据机器人运动信息求解行为运动模型;本发明的方法是在传统的零空间行为融合方法基础上,在避障行为中提出了一种逻辑优先的机器人间障碍物选定策略,有效避免了在两个机器人互为障碍物时,复选产生“越避越远”偏离任务路线的现象,提高了多机器人编队任务效率,有利于编队队形保持,在运动规划上具有显著进步。

    多机器人编队的改进自适应零空间行为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1821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0474756.2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移动机器人编队运动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机器人编队的改进自适应零空间行为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机器人的编队运动过程分解成3种运动行为:奔向目标点、避障、编队;确定3种运动行为的执行顺序,其优先级顺序为为避障、奔向目标点、编队;建立每一行为的运动模型;根据机器人运动信息求解行为运动模型;本发明的方法是在传统的零空间行为融合方法基础上,在避障行为中提出了一种逻辑优先的机器人间障碍物选定策略,有效避免了在两个机器人互为障碍物时,复选产生“越避越远”偏离任务路线的现象,提高了多机器人编队任务效率,有利于编队队形保持,在运动规划上具有显著进步。

    面向海洋运载器太阳能捕获的自动姿态调节装置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204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0037352.7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面向海洋运载器太阳能捕获的自动姿态调节装置与控制方法,属于海上太阳能捕获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罗经提供的航向信息,GPS提供的位置和时间信息解算最佳的太阳能捕获姿态角即期望位姿;(2)通过自动姿态调节装置调整杆长使得太阳能捕获装置逐渐到达期望位姿;(3)若存在持续强风干扰,位姿补偿器解算补偿d0,驱动自动姿态调节装置;(4)不断循环步骤(1),保持最佳姿态捕获太阳能。本发明可保证海洋运载器在不同航向、不同时刻和不同地点时太阳能板平面接受太阳光的直射,且面对持续强风干扰时太阳能板位姿相对大地坐标系保持恒定,提高太阳能的捕获能力,进而提升海洋运载器设备的续航力。

    面向海洋运载器太阳能捕获的自动姿态调节装置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204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37352.7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面向海洋运载器太阳能捕获的自动姿态调节装置与控制方法,属于海上太阳能捕获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罗经提供的航向信息,GPS提供的位置和时间信息解算最佳的太阳能捕获姿态角即期望位姿;(2)通过自动姿态调节装置调整杆长使得太阳能捕获装置逐渐到达期望位姿;(3)若存在持续强风干扰,位姿补偿器解算补偿d0,驱动自动姿态调节装置;(4)不断循环步骤(1),保持最佳姿态捕获太阳能。本发明可保证海洋运载器在不同航向、不同时刻和不同地点时太阳能板平面接受太阳光的直射,且面对持续强风干扰时太阳能板位姿相对大地坐标系保持恒定,提高太阳能的捕获能力,进而提升海洋运载器设备的续航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