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9885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3488.3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5 , C01G53/50 , C01P2002/22 , C01P2004/61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C01P2006/80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Abstract: 提出作为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时能够提高循环特性的、新型的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提出一种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其为Li1+xNi1‑x‑α‑β‑γMnαCoβMγO2(式中,0≤x≤0.1、0.01≤α≤0.35、0.01≤β≤0.35、0≤γ≤0.05。M包含选自由Al、Mg、Ti、Fe、Zr、W及Nb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表示的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二次颗粒内存在的残留Li2CO3量为0.03~0.3wt%。
-
公开(公告)号:CN10835252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80003954.X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关于5V级尖晶石,能抑制气体产生、且提高功率特性进而寿命特性的尖晶石型含锂锰复合氧化物。提出了一种尖晶石型含锂锰复合氧化物,其为至少包含Li、Mn和O、以及除它们之外的2种以上的元素、且在以金属Li为标准电位时具有4.5V以上的工作电位的尖晶石型含锂锰复合氧化物,D50为0.5μm~9μm、(|众数粒径-D50|/众数粒径)×100的值为0~25%、(|众数粒径-D10|/众数粒径)×100的值为20~58%、根据由SEM图像算出的平均一次粒径和前述D50算出的、平均一次粒径/D50为0.20~0.99,一次颗粒为多晶。
-
公开(公告)号:CN10740627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4227.9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残留在锂金属复合氧化物中的未反应锂化合物。提出了一种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是通式(1):Li1+xNi1-α-β-γMnαCoβMγO2(式中,0≤x≤0.1、0.01≤α≤0.35、0.01≤β≤0.35、0≤γ≤0.1。M包含选自由Al、Mg、Ti、Fe、Zr、W及Nb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所示的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B)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第1工序:在400℃~850℃下进行预焙烧而得到通式(2):Li1+xNi1-α-β-γMnαCoβMγO2(式中,-0.7≤x≤-0.05、0.01≤α≤0.35、0.01≤β≤0.35、0≤γ≤0.1。M包含选自由Al、Mg、Ti、Fe、Zr、W及Nb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所示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A);以及、第2工序:将前述第1工序中得到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A)和锂化合物混合,在700℃~1000℃下进行正式焙烧,由此得到前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B)。
-
公开(公告)号:CN10707458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80002939.9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49/009 , C01G51/54 , C01G53/44 , C01G53/54 , C01G53/70 , C01P2002/32 , C01P2002/60 , C01P2002/72 , C01P2004/62 , C01P2006/10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80 , C01P2006/82 , H01B1/08 , H01M4/362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8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5V级尖晶石型含锂锰的复合氧化物,其能够兼具扩大高电位容量域和抑制气体产生。本发明提出了尖晶石型含锂锰的复合氧化物,该尖晶石型含锂锰的复合氧化物包含Li、Mn、O和它们以外的两种以上元素且具有以金属Li基准电位计为4.5V以上的工作电位,其特征在于,在利用使用CuKα1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装置(XRD)测定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在2θ为14.0~16.5°之间存在峰。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06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80007149.1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45/12 , C01G45/1242 , C01P2002/32 , C01P2002/52 , C01P2002/76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作为锂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材料使用的尖晶石型锂锰系复合氧化物(LMO),提供了即使在高温下反复进行充放电也可使放电容量得以维持的新型LMO。若LMO的微晶尺寸为250nm~350nm、畸变为0.085以下,将其放入到25℃、pH7的水中后以40W的超声波强度进行600秒超声波分散的情况下的比表面积增加率为10.0%以下,则该LMO可防止与高温时反复进行充放电所伴随的输出功率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14212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95026.X
申请日:2016-09-16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IPC: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金属Li基准电位计具有4.5V以上的工作电位的5V级尖晶石型含锂镍锰的复合氧化物,提出了能抑制高温环境下的气体产生量、且提高循环特性、能提高充满电状态下的正极的热力学稳定性的材料。提出了用通式[Li(LiaNiyMn2‑a‑b‑y‑z‑αTibAlzMα)O4‑σ](式中,0
-
公开(公告)号:CN10740627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680014227.9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残留在锂金属复合氧化物中的未反应锂化合物。提出了一种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是通式(1):Li1+xNi1‑α‑β‑γMnαCoβMγO2(式中,0≤x≤0.1、0.01≤α≤0.35、0.01≤β≤0.35、0≤γ≤0.1。M包含选自由Al、Mg、Ti、Fe、Zr、W及Nb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所示的具有层结构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B)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第1工序:在400℃~850℃下进行预焙烧而得到通式(2):Li1+xNi1‑α‑β‑γMnαCoβMγO2(式中,‑0.7≤x≤‑0.05、0.01≤α≤0.35、0.01≤β≤0.35、0≤γ≤0.1。M包含选自由Al、Mg、Ti、Fe、Zr、W及Nb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所示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A);以及、第2工序:将前述第1工序中得到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A)和锂化合物混合,在700℃~1000℃下进行正式焙烧,由此得到前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B)。
-
公开(公告)号:CN10720728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80002969.X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49/009 , C01G51/54 , C01G53/54 , C01G53/70 , C01P2002/01 , C01P2002/32 , C01P2002/50 , C01P2002/60 , C01P2002/76 , C01P2004/62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80 , C01P2006/82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5V级尖晶石型含锂锰的复合氧化物,其能够兼具扩大高电位容量域和抑制气体产生。本发明提出了尖晶石型含锂锰的氧化物,其为包含Li、Mn、O和它们以外的两种以上元素且具有以金属Li基准电位计为4.5V以上的工作电位的尖晶石型含锂锰的复合氧化物,其特征在于,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电子衍射图像中,确认到在Fd‑3m结构中观测到的衍射斑点以及在Fd‑3m结构中没有观测到的衍射斑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20543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18912.5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622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其能够改善循环特性,而且能够抑制浆料中的活性物质颗粒的凝聚。提出了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为含有硅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D50为0.1μm~5μm,且单位比表面积(称为“CS”)的根据卡尔费休法在120℃~300℃所测定的水含量(称为“水含量”)、即水含量/CS为0.1ppm/(m2/cc)~80ppm/(m2/cc)。
-
公开(公告)号:CN10561212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80054923.3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53/50 , C01P2002/72 , C01P2002/76 , C01P2004/03 , C01P2004/51 , C01P2004/61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16 , C01P2006/40 , H01M4/525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锂过量型层状锂金属复合氧化物构成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提供可提高电极的体积能量密度且能够发挥良好的速率特性的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提出一种锂过量型层状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为以通式Li1+xM1-xO2(x=0.10以上0.33以下,M必须包含Mn且包含选自由Ni、Co、Al、Mg、Ti、Fe和Nb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表示的锂过量型层状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将以通式Li1+xM1-xO2(x=-0.15~0.15,M必须包含Mn且包含选自由Ni、Co、Al、Mg、Ti、Fe和Nb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表示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和锂化合物进行混合、烧制从而得到锂过量型层状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工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