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钢支撑混凝土剪力墙组合连梁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24105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239238.4

    申请日:2008-12-0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斜钢支撑混凝土剪力墙组合连梁及其制作方法,属于一种剪力墙连梁。本发明包括水平钢筋、绑扎在水平钢筋外侧的连梁箍筋、呈X形布置的两个斜钢筋支撑和布置在斜钢筋支撑内部的斜钢支撑。斜钢筋支撑的两端伸入连梁两侧的混凝土剪力墙墙体中。在连梁的上部和下部设置有边框梁,边框梁、斜钢支撑与斜钢筋支撑组合,形成斜钢支撑混凝土剪力墙组合连梁。本发明墙肢中的轴力减小,连梁的延性增加。对角交叉斜钢支撑和斜钢筋支撑沿主拉应力方向较为均匀地分布在连梁高度上,能更好地抵抗连梁斜向主拉应力,其中的对角斜筋更能明显提高构件的剪切刚度,减小剪切变形;在主压应力作用方向,斜钢支撑和斜钢筋支撑还将协助混凝土承担主压应力。

    剪力墙约束型外包镀锌铁皮无粘结耗能钢支撑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12670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610169835.5

    申请日:2006-12-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剪力墙约束型外包镀锌铁皮无粘结耗能钢支撑,属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抗震领域。配置由横向分布钢筋(1)和纵向分布钢筋(2)组成的钢筋网,在钢筋网之间用拉接钢筋(3)拉接,在两层钢筋网中间交叉设置两根软钢支撑(4),软钢支撑外设置镀锌铁皮(5),镀锌铁皮将软钢支撑与混凝土分离,也对软钢支撑屈曲起约束作用。沿镀锌铁皮的两侧设置箍筋(6)。该剪力墙安装时,与框架梁(7)、框架梁(8)、框架柱(9)之间留有空隙。两根软钢支撑交叉设置可呈人或X字形,软钢支撑的横截面可以设置为一、T、十或工字形。本发明提高了无粘结屈曲约束支撑耗能能力,进一步控制了结构变形,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

    型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63105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64935.9

    申请日:2006-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型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异形柱结构领域。这种型钢―钢管凝土异形柱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和矩形组合的截面,也可以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矩形组合的截面,在钢管混凝土异形柱中配置适量的型钢(1),型钢在整个异形柱中是连续成一整体的,钢管组合转角处的钢管壁(8)要延伸到型钢腹板(4)并与型钢腹板焊接,在型钢翼缘外侧焊接钢筋段(6)或锚钉。本发明可以满足高层建筑较高建筑功能的要求,比现有的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和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能力强。

    一种装配式轻钢带空腹钢筋桁架混凝土条带叠合双向楼板

    公开(公告)号:CN219622069U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23505263.7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轻钢带空腹钢筋桁架混凝土条带叠合双向楼板,涉及装配式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内置混凝土底板钢筋网的混凝土底板、内置混凝土条带梯格钢筋和混凝土条带受压钢筋的横向混凝土条带与纵向混凝土条带、钢筋桁架、内置叠合层钢筋网的叠合层后浇混凝土、由横向轻型方钢和纵向轻型矩形钢管组成的轻型钢架抗弯增强构造,其中,混凝土底板钢筋网与钢筋桁架焊接连接,叠合层后浇混凝土将混凝土底板与两个混凝土条带连接成整体,轻型钢架抗弯增强构造通过轻型钢架连接螺栓连接在两个混凝土条带的上面。本实用新型具有装配率高、施工便捷、受力性能好且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H钢梁-支撑-π形组合式角柱中部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12927241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1632588.X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H钢梁‑支撑‑π形组合式角柱中部节点,该节点主要由轻型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H型钢梁、π形连接件、腹板连接板、高强螺栓、钢支撑、十字形板凳拉结筋以及预制再生混凝土局部楼板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梁‑柱‑撑连接节点,施工简便,绿色环保,传力路径明确,具有两道抗震防线。本实用新型中π形连接件增大了节点域高度,节点承载力得到提高,角柱相邻两侧π形连接件不连续,降低了结构连续倒塌的风险。使用十字形板凳拉结钢筋将角柱相邻节点域与与楼板拉结,节点整体性增强。该节点梁‑柱‑撑‑楼板连接牢固,整体性强,抗震性能优异,为装配式绿色住宅轻钢组合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H钢梁-支撑-π形组合式角柱底部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12927239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1631415.6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H钢梁‑支撑‑π形组合式角柱底部节点,该节点主要由轻型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H型钢梁、π形连接件、腹板连接板、高强螺栓、钢支撑、十字形板凳拉结筋以及预制再生混凝土局部楼板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梁‑柱‑撑连接节点,对比现有技术,构造简单,施工便捷,成本降低。同时该节点传力路径明确,具有两道抗震防线。本实用新型创造性通过π形连接件将梁柱节点与钢支撑进行装配,并在角柱位置将装配式楼板通过十字形板凳拉结钢筋对角柱相邻节点域以及局部楼板进行整体拉结,其抗弯、抗压能力及稳定性得到增强。该节点整体性强,抗震性能优异,为装配式绿色住宅轻钢组合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可控上升式钢板剪力墙构造处理操作架

    公开(公告)号:CN202509755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20532794.8

    申请日:2011-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上升式钢板剪力墙构造处理操作架,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操作架依附于钢结构框架一侧,由导轮、支撑架、提升系统、操作台游走及固定系统、操作台微调及固定系统、水平护栏以及移动拉索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架依附于钢板墙结构钢骨框架,适用于不同的钢框架跨度,实现“一架多用”,形成灵活的组装方式,从而使其在安装和转换作业面方面更加方便简单。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具有施工安全性好、人工消耗小、施工空间占用少、施工效率高、保证施工质量、对结构没有负面影响等优点,解决了钢板剪力墙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开孔误差的纠正、补孔、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的钢板处理等问题。

    型钢混凝土-开洞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公开(公告)号:CN201358530Y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820124529.4

    申请日:2008-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剪力墙,特别涉及型钢混凝土-开洞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这种剪力墙由型钢混凝土柱约束和外包混凝土带洞口钢板组合结构构成,在剪力墙板中配置钢板,之后在钢板两侧配置横向和纵向分布钢筋组成的钢筋网,通过穿过洞口的拉结筋将钢板两侧的钢筋网连接起来,最后浇筑混凝土。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承载能力,减慢承载力和刚度的衰减速度,使得墙体的后期抗震性能相对稳定,而且减轻了底部剪切滑移破坏。

    钢桁架-钢板组合剪力墙
    1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58528Y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820124527.5

    申请日:2008-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剪力墙,特别涉及钢桁架-钢板组合剪力墙。包括边框梁、与边框梁固结的边框柱和布置在边框梁和边框柱之间的钢板。边框梁包括型钢梁和浇注在型钢梁外的混凝土构成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边框柱为由型钢和浇注在型钢外的混凝土构成的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中的型钢与钢板及边框梁中的型钢梁固连,在钢板平面上斜向固结型钢斜支撑,型钢斜支撑可呈人字形、X形或八字形布置。型钢梁、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斜支撑和钢板组合,形成钢桁架-钢板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剪力墙比现有剪力墙的初始刚度大、承载能力高、承载力和刚度衰减慢、整体抗震耗能性能好,后期抗震性能相对稳定,可有效减轻底部剪切滑移破坏。

    预制普通混凝土管约束型再生混凝土芯复合柱

    公开(公告)号:CN201343825Y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820124601.3

    申请日:2008-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柱,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普通混凝土管现浇再生混凝土芯复合柱。该复合柱是由预制普通混凝土空心柱和现浇再生混凝土芯迭合而成。普通混凝土空心柱根据实际受力情况配置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和矩形箍筋。在空心柱的内外表面支模后浇注普通混凝土,经养护拆模后即为预制普通混凝土空心柱。施工时,以预制普通混凝土管为模板现浇再生混凝土,经养护后即可。预制普通混凝土管对内部的再生混凝土芯起到约束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性能。这样,在保证了复合柱的承载力和延性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了再生混凝土,起到了既环保又实用的双重功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