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复合纤维材料的气泡静电纺丝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24806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610202148.2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吉欢 刘鹏 沈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复合纤维材料的气泡静电纺丝系统,通过采用内外嵌套式的纺丝筒与储气筒作为纺丝装置,不同的溶液分离设置并通过单一输液管道输送至密闭的纺丝筒间,通过储气筒的转动使溶液混合均匀,实现批量化生产。供液装置为密闭设置,避免出现纺丝溶液性质的改变,保证纺丝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将纺丝筒上的纺丝孔设计为等间距垂直轴向排列,有效的避免了任意相邻的纺丝孔处产生的气泡相互影响;同时使纺丝孔至少有一个出气孔与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保证每个纺丝孔都能正常纺丝,从而提高制备微纳米复合纤维材料的产量。将接收装置设置为滚筒式并环绕纺丝筒一周,这有效的增大了纤维的接收面积,并为持续化、批量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多孔核壳结构纳米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5915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81900.1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8/14 D01D5/003 D01D5/34 D01F8/16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同轴静电纺丝制备多一种孔核壳结构纳米纤维,采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作为壳层溶质,三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壳层溶剂,采用聚氧化乙烯作为核层溶质,去离子水作为核层溶剂,将壳层溶液和核层溶液分别以一定的流速注入到同轴静电纺丝针头的外针头和内针头中,同时将高压静电发生器连接偏心轴静电纺丝针头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多孔核壳纳米纤维,本发明提供了最适宜制备多孔核壳结构纳米纤维的原料配比和实验条件,操作方便、控制简单、工艺流程短。

    一种气泡液膜纺丝装置
    1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3530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42406.7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李雅 何吉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D5/0069 D01D5/0092 D01D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泡液膜纺丝装置,该纺丝装置通过在储液池中设置铜柱以实现支撑作用,首先气泡依靠铜柱延展液膜,之后铜柱之间及铜柱与储液池内壁之间延展形成更大的液膜,使气泡液膜表面积增大很多倍,并且铜柱增加了气泡液膜导电性,在电场力作用下拉伸气泡液膜进行纺丝,可实现微米或纳米纤维的高效率、低耗能、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该纺丝装置为无针纺丝,不会出现纤维堵塞纺丝喷头的现象,且不会造成溶液污染,溶液聚合物可选范围大,比较灵活,同时保证了工作环境的安全。

    一种用以辅助定位纺丝设备的框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75742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38344.2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D5/00 D01D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以辅助定位纺丝设备的框架结构,通过采用一框架结构配合连接棒固定喷气纺丝装置中的多个部件,使的各部件实现空间上的对应结合,同时使得框架结构中各部分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为纤维的高效收集创造条件。框架结构整体为绝缘材料,避免发生漏电危险,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通过设置透明罩体将纺丝装置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避免环境污染。该喷气纺丝装置在喷出气流与高压电拉伸的联合作用为纤维提供了原始动力使纤维在保持高速运动下,能够克服重力作用有序沉积在收集磁铁之间,有效减少重力对纤维运动路径的影响。

    电磁场耦合法制备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14791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310703715.9

    申请日:2013-12-19

    Abstract: 一种电磁场耦合法制备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料桶、活塞、喷丝头、高压供电装置、接收板以及接地电源线,所述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设于喷丝头与接收板之间且正对喷丝头和接收板的导电线圈,所述接收板上设有两块平行放置的电磁铁。本发明带电聚合物溶液在足够大的磁场的作用下,收集到的纳米纤维的取向性会大大提高,同时又在聚合物射流过程中附加带正电的线圈,可以稳定射流,缩小了泰勒锥的幅度,进一步提高纳米纤维的有序度,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简单、工艺流程短。

    一种气泡纺丝制备氧化锆纳米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210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94189.0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吉欢 李雅 沈靖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9/10 D01D5/003 D01D5/0076 D01D5/0092

    Abstract: 一种气泡纺丝制备氧化锆纳米纤维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室温下,首先将锆盐溶解在溶剂中,然后依靠分散剂与抑制氧化锆胶粒生长的纳米颗粒混合搅拌,添加聚合物后得到气泡纺丝溶液;将纺丝液输入到气泡纺丝设备的储液池中,同时将正极喷丝头连接高压电源进行气泡纺丝,在负极接收板上获得复合纳米纤维膜;在烘箱中预氧化后将复合纳米纤维膜放入真空箱式炉中煅烧处理后再放入马弗炉中高温煅烧,最后得到氧化锆纳米纤维膜。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产量大,便于规模化批量生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制备高取向纤维的气泡纺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7031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99354.1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D5/18 D01D13/00

    Abstract: 一种制备高取向纤维的气泡纺丝装置,包括喷出单元和接收单元,接收单元设置在喷出单元的垂直上方;喷出单元包括转盘,转盘垂直放入储液池,且转盘底部部分浸没在储液池内,转盘周向成型有若干圆孔,转盘内部设置有一气流喷嘴,气流喷嘴垂直接收单元设置,至少任一圆孔转动至转盘顶部时,该圆孔与气流喷嘴间连通;工作时,转盘匀速转动,转盘上的圆孔逐一转动至顶部与气流喷嘴连通喷出射流;接收单元包括网罩、电源负极;喷出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还附加一铜质金属框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备高取向纤维的气泡纺丝装置,通过将圆环形转盘代替圆管,并加设有金属铜质框架、平行电极网罩来解决气泡破裂不均匀,射流范围大,原料浪费等问题。

    一种纳米纤维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118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78837.9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吉欢 宁翠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D5/0076 D01D5/00 D01D5/0015 D01G1/00

    Abstract: 一种纳米纤维溶液,包括均匀分散的纳米纤维和分散纳米纤维的液体。所述一种纳米纤维溶液中,纳米纤维是均匀分散到液体里,该种纳米纤维溶液可以均匀喷洒在无纺布上,等到液体挥发,可以得到厚度薄且均匀的纳米纤维膜。本发明将纳米纤维均匀分散在液体中,得到一种纳米纤维溶液,该种纳米纤维溶液可以制得厚度薄且均匀的纳米纤维膜。本发明制作简单,易于使用,方便快捷。

    一种薄膜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0593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256884.2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何吉欢 孔海燕

    Abstract: 一种薄膜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包括薄膜气泡发生器、高压静电发生器、风机、接收器、金属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薄膜气泡发生器设置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与所述接收器之间,所述接收器设置于所述薄膜气泡发生器的正前方,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薄膜气泡发生器所发射出的射流,所述薄膜气泡发生器与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相连,所述风机置于所述薄膜气泡发生器后方,所述金属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与薄膜气泡发生器和接收器电性连接,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形成有电压差。本发明所揭示的薄膜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可以提高气泡静电纺丝的稳定性,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设备简单,易操作,适应性强,可实现纳米纤维的高效率、低耗能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