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真随机码发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70581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516031.2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真随机码发生装置,包括发光模块、图像传感器、散射材料、反射片、控制模块、USB桥接模块、USB接口、电源转换模块和PCB板;其中,发光模块、图像传感器、FPGA控制模块、USB桥接模块、USB接口、电源转换模块均固定在PCB板上,发光模块设置在图像传感器的周边,散射材料覆盖在图像传感器、发光模块上,反射片设置在散射材料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真随机码发生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高随机性、高产生率、且价格低廉,预计实现实物只有U盘大小,方便携带,使用USB进行真随机码的传输,即插即用,使用非常方便。产生随机码的过程不依赖于任何外部辅助,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一种基于频漂动态补偿的Φ-OTDR增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77398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111885.7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漂动态补偿的Φ-OTDR增敏方法,使用内调制或者外调制的方法对Φ-OTDR的光源输出频率进行主动的扫描,获取不同光频率点下的Φ-OTDR曲线组;通过对各频率点下的Φ-OTDR曲线进行互相关运算,确认光源频漂的大小与方向,并据此反馈控制光源的输出频率;数据处理过程中,选取不同曲线组间互相关值最高的Φ-OTDR曲线作为有效数据,抛弃其它互相关值较低的曲线,以此补偿光源频漂带来的曲线畸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频漂动态补偿的Φ-OTDR增敏装置,本发明采用对各频率点下的Φ-OTDR曲线进行相关计算,确定频漂大小和方向,据此反馈相位调制器的驱动,对光源频漂进行补偿;本发明的方案降低了Φ-OTDR传感系统对于光源稳定性的需求,极大提高系统捕获低频扰动的能力。

    一种双目立体视觉引导下的激光振镜加工系统的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5141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60688.6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目立体视觉引导下的激光振镜加工系统的标定方法,预先确定包含若干二维标志点的激光振镜加工图形,采用该激光振镜加工图形在激光振镜加工系统的景深内通过激光打标获得不同深度上的密集的空间标志点,采用双目视觉传感器测量得到空间标志点的三维坐标;根据激光振镜加工图形上的二维标志点的坐标和空间标志点的三维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表征双目视觉传感器和激光振镜加工系统间的映射关系的转换矩阵。本发明方法可有效建立双目视觉传感器与激光振镜加工系统间的鲁棒的映射关系,提高视觉反馈加工精度;本方法操作方便且稳定性高。

    一种双目直视相机的标定靶标、标定系统及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80535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101490.9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目直视相机的标定靶标,包括平面钢板,该平面钢板上刻蚀有多个易识别角点的孔洞,所述孔洞的大小相同且排列成M行×N列,每行中相邻孔洞的间距是相等的,每列中相邻孔洞的间距是相等的;其中,M为正整数,N为正整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目直视相机的标定系统,包括第一相机、第二相机、设置在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之间的标定靶标、第一面光源、第二面光源和处理模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目直视相机的标定方法。在标定过程中,标定靶标放置于两互相直视的相机的共同视场内的若干不同位置上,两相机采集标定靶标图像并通过匹配孔洞标志点的方法来确定两相机间的空间结构参数。

    一种羽毛缺陷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438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26634.9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羽毛缺陷检测系统,包括光源模块、处理模块、相机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包括正面匀光光源、背面匀光光源、正面低角度直射光源、背面低角度直射光源,所述相机模块包括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该系统采用了三相机和多光源配合的检测结构,通过不同的光源照射方式来突出羽毛的不同缺陷,可同时对羽毛弯拱度、毛叶缺陷、毛叶颜色及毛杆折痕这四个常见羽毛缺陷类型进行检测和量化,实现了羽毛球制球过程中的全自动羽毛缺陷检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羽毛缺陷检测方法。在一次检测流程中完成多种缺陷类型的检测,减少了羽毛缺陷检测的复杂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具有超高消光比的电光调制器偏置点自动锁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881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026652.8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高消光比的电光调制器偏置点自动锁定装置及方法,包括激光器、电光调制器、光开关、电光调制器偏置电压控制系统、时钟同步模块;其中所述电光调制器偏置电压控制系统包括光电转换信号放大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控制器、输出驱动电路;时钟同步模块用于同步光开关的打开、电光调制器射频端调制电脉冲输入、电光调制器的直流偏置端扰动引入的时刻。所述方法通过电光调制器与光开关的级联实现超高消光比脉冲光输出,通过对电光调制器的偏置电压的控制,使得电光调制器稳定的工作在合适的工作点。本发明实现了电光调制器偏置电压的自动控制,该装置输出的脉冲光消光比有大幅度提升,且能量更高更稳定。

    一种近红外光谱仪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0509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05844.2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谱仪,包括光源、抛物面反射镜、闪耀光栅、数字微镜器件、线性探测器、单光子探测器、光谱信息处理系统;所述光源设置在抛物面反射镜的焦点处,光源经抛物面反射镜准直后投射到闪耀光栅上,经闪耀光栅在一级闪耀角上分开成单色平行光投射到数字微镜器件上;数字微镜器件中的微镜产生+12°和-12°的偏转,将单色平行光分别反射到线性探测器和单光子探测器上;光谱信息处理系统对该发明中两个探测器接收的光谱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原始光谱信号的光谱强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光谱仪的测量方法。本发明将单光子探测器引入到近红外光谱仪中,提高对微量物质和微弱光谱的检测能力、增加灵敏度和精度且结构简单。

    电力机车受电弓在线磨损检测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07601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110349370.2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电力机车受电弓在线磨损检测方法与系统,受电弓在线磨损实时检测包括激光投射模块,图像获取模块、光纤触发信号转换和传输模块;还有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激光投射模块由两个线激光器阵列组成,每个线激光器阵列包含若干个线激光器,线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线平行投射到受电弓上,每两条相邻线激光光斑之间的间距保持在毫米量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等间距排列,第一线激光器阵列、第一数码相机和第二数码相机安装在第一立柱,红外触发器安装在第二立柱,第二线激光器阵列、第三数码相机和第四数码相机安装在第三立柱;并且红外触发器安装在第二立柱的位置,数码相机以俯角20-30度向前对准轨道中心对受电弓进行拍摄。

    电力机车受电弓在线磨损检测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0760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49370.2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电力机车受电弓在线磨损检测方法与系统,受电弓在线磨损实时检测包括激光投射模块,图像获取模块、光纤触发信号转换和传输模块;还有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激光投射模块由两个线激光器阵列组成,每个线激光器阵列包含若干个线激光器,线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线平行投射到受电弓上,每两条相邻线激光光斑之间的间距保持在毫米量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等间距排列,第一线激光器阵列、第一数码相机和第二数码相机安装在第一立柱,红外触发器安装在第二立柱,第二线激光器阵列、第三数码相机和第四数码相机安装在第三立柱;并且红外触发器安装在第二立柱的位置,数码相机以俯角20-30度向前对准轨道中心对受电弓进行拍摄。

Patent Agency Ranking